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探访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

2025-01-06 15:03: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漳州1月6日电 题:探访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

  中新社记者 张金川 吴晟炜

  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漳州核电1号机组1月1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漳州核电1号机组建设过程中取得了哪些突破?批量化建设工程在标准化设计方面有哪些改进及优化?中新社记者近日走进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探访全球最大的“华龙一号”核电基地漳州核电。

  负责漳州核电等清洁能源项目开发、建设和运营的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致力打造中国综合性清洁能源基地。该公司新闻发言人李彬介绍,漳州核电接过“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的接力棒后,通过成熟的装备制造体系、标准化的工程管理模式,充分吸收“华龙一号”前期建设与运行的经验反馈,持续开展技术创新和优化,使其安全性、经济性、先进性不断迭代提升,以证明“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的市场竞争力。

  漳州核电基地是“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的始发地,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其中4台机组已开工建设,安全质量均处于良好受控状态。漳州核电1号机组于2019年10月16日开工建设,是中核集团投资建设的第五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历时1800多天,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成功投入商业运行。

1月2日,航拍漳州核电1号机组。  (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供图)

  “‘华龙一号’能顺利投入商用,除了中核集团自身具备核工业体系能力优势外,还得益于各方大力协同。”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设备成套中心党委书记、总经理张继心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华龙一号”研发团队联合东方电气、哈电集团等58家国有企业,联动140余家民营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链5000多家企业,共同突破411台核心装备的国产化,实现了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飞跃。

  张继心表示,参与“华龙一号”设备供货的厂家几乎延伸到中国装备制造的各个领域,在围绕“华龙一号”更高标准的技术要求和海外出口要求开展自主攻关的同时,推动了核电装备产业链做强做大。

  “华龙一号”是中国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满足全球最高安全标准。目前,“华龙一号”已成为全球在运在建机组总数最多的三代核电技术。

2024年12月20日,航拍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的漳州核电。(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供图)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漳州现场办主任张翼称,在设计方面,该院设计团队完成了“华龙一号”机型融合及反应堆系统技术方案,并进一步开展了设计优化和改进,包括反应堆功率提升、燃料管理策略改进等,其中重大改进有20多项,采纳经验反馈300多条。

  “相关团队还针对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控制棒驱动机构和堆内构件等主设备采用成熟的设计方案,制造工艺得到国产化验证,国产率达90%左右,原材料全部实现国产化。”张翼说。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还在漳州核电1号机组中首次应用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级DCS“龙鳞”系统,且棒控棒位系统、堆芯测量系统、棒电源系统等仪控系统也成功实现应用。

  相关数据显示,“华龙一号”每台核电机组每年发电超100亿度,能够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万人口的年度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同时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7000多万棵。

  目前,漳州核电2号机组处于调试阶段,将于2026年并网发电,二期工程的3、4号机组已于2024年开工建设。基地全部投产后,预计将每年发电600亿度。(完)

  • 相关阅读
  • 财政部: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实施期限延长

    本报讯 (记者韩昱)据财政部网站1月6日消息,日前,财政部发布《关于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为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发挥财政贴息政策引导放大作用,进一步加力...

    时间:01-06
  • 两部门:提升新型储能调用水平 完善峰谷电价机制

    本报记者 杜雨萌1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对外发布的《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要提升新型储能调用水平。在新能源消纳困难时段优先调度...

    时间:01-06
  • 政策暖风助推入境游市场繁荣发展

    本报记者 寇佳丽作为提振文旅消费、推动经济发展、增强国际交流的重要力量,我国入境游市场潜能正不断释放。近日,福建、江苏、天津、贵州等多地发布新政,旨在更好促进入境游市场繁荣发展。例如,1月5日消息,福建省...

    时间:01-06
  • 全球制造业保持平稳趋升态势 亚洲制造业引领全球经济稳定复苏

    本报记者 孟珂1月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49.5%,较2024年11月份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小幅上升,刷新2024年下半年以来新高。2024年,全球制造业PMI均值为49.3%,较2023...

    时间:01-06
  • 去年12月份新增信贷有望环比大幅增加 今年1月份金融数据“开门红”可期

    本报记者 刘琪2024年12月份的金融数据即将出炉。在“收官”数据正式发布前,《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和多家机构,对该月金融数据进行前瞻。业界普遍预计,2024年12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环比将大幅...

    时间:01-06
  • 2024年12月份CPI同比涨幅或持稳 PPI同比跌幅有望收窄

    本报记者 孟珂2024年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月度报告即将发布。对此,多位业内专家认为,由于2024年12月份食品及非食品价格涨跌互现,叠加去年低基数效应,CPI同比或持稳,仍将保持温和上涨趋...

    时间:01-06
  • 要素保障支持 城市更新将步入“黄金发展期”

    本报记者 韩昱 张芗逸“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是2024年12月份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今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这一工作在近期又迎来新动向,1月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城市更新关系城市...

    时间:01-06
  • 最高法:做好资本市场司法保障

    本报记者 吴晓璐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简称“最高法”)举行2025年首场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高质量审判服务保障科技创新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从总体要求、依法加强科技创新成果保...

    时间:01-06
  • 三部门联合印发《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 加快布局国家数据基础设施 每年将吸引直接投资约4000亿元

    本报记者 郭冀川1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正式发布,《指引》阐述了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概念内涵、发展愿景、总体功能、总体架...

    时间:01-06
  • 四部门:切实做好企业2024年年报工作

    本报讯 (记者韩昱)据财政部网站1月6日消息,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日前印发《关于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切实做好企业2024年年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企...

    时间:01-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