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最低降至3%以下,新春消费贷价格战打响

2025-01-09 10:26:22

来源:第一财经

  第一财经 作者:陈君君

  蛇年春节将至,多家银行打响消费贷价格战。

  近期,不少银行推出新的消费贷款利率优惠活动,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部分银行的消费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甚至跌破3%。

  分析人士指出,从市场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如果银行一味追求过低的利率策略,可能会损害整个行业的利润,追求低价的同时还要注意控制消费贷的资产质量,并且维持一个相对合理的利率水平有助于引导消费者理性看待贷款利率的变化。

  此外,为争夺客户,不少贷款中介也活跃在市场上,以更低利率吸引消费者申请贷款,对此,监管和银行发布声明提示消费者警惕不法贷款中介虚假宣传和诱导。

  价格战打响

  临近蛇年春节消费旺季,多家银行提前部署消费贷营销活动,有不少银行将消费贷利率降至3%以下。

  例如,杭州银行通过发放贷款优惠券来推广消费贷款,广告宣称,使用首贷优惠券后,消费贷款的最低利率可达2.88%,最高可贷金额为20万元。浦发银行的“浦闪贷”产品目前推出了限时优惠利率,年化利率(单利)最低也可达2.88%。

  民生银行、北京银行推出的限时优惠利率则更低。民生银行的消费贷款产品“民易贷”在1月27日前申请可享受最低2.76%的优惠利率,线上申请的最高额度为30万元。

  北京银行的“京e贷”产品目前提供最低年化利率(单利)为2.76%,最高可申请额度为10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可达3年,该优惠活动将持续至1月31日,相较于去年11月最低为2.98%的年化利率,此次利率水平有所下调。

  “目前正值银行传统的‘开门红’时期,各大银行都希望在新年的开始取得良好的业务开局。”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为此,他们通过推出利率优惠的消费贷款产品来吸引客户,以增强客户黏性和忠诚度,并增加贷款业务量,为全年的业务发展奠定基础。

  不过,相较于股份行和城商行的促销手段,国有大行推出的消费贷利率普遍在3%以上。例如,中国银行的“中银e贷”提供最高20万元的贷款额度,最低年化利率为3.4%。建设银行的“快贷”年化利率从3.45%起,最高额度为20万元。交通银行的“惠民贷”年化利率则在3.2%至3.6%之间。

  此外,许多低利率消费贷产品有一定的门槛要求,只针对部分优质客户。例如,农业银行的“网捷贷”主要针对公务员、事业单位、上市公司、国有企业、学校、医院、银行、政府机关等单位的员工,以及有房贷、公积金、社保、代发工资的客户等;而中国银行的“中银e贷”则主要面向拥有稳定房产或收入的客户群体。

  民生银行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2.76%的优惠利率主要提供给代发工资客户、贵宾客户、按揭贷款客户、部分合作单位的员工以及在北京缴纳公积金的客户等特定群体。北京银行的个贷经理也向记者介绍称,目前“京e贷”产品的最低年化利率为2.78%,只有在了解了客户的基本情况后,系统才会向符合条件的客户发放专属的利率优惠券。

  “尽管今年贷款利率可能会继续下调,但消费贷款利率持续低于3%的可能性不大。”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指出,一方面,银行的存款成本相对固定,使得消费贷款利率难以持续下降;另一方面,3%的消费贷款利率明显低于住房贷款,可能会导致部分消费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和投资领域,从而带来新的风险。

  资产质量不容忽视

  在最近两年个人住房贷款增长放缓的背景下,银行需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以保持个人贷款业务的规模和收益。消费贷款具有额度相对较小、期限灵活、风险分散等优势,成为各家银行重点发展的领域。

  根据上市银行半年报,2024年上半年,在国有六大行中,农业银行的个人贷款较上年末增加了5921.78亿元,增长率为7.3%。其中个人消费贷款增长了26.5%。与此同时,交通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较上年末增长26.85%。

  工商银行的个人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加了1809.22亿元,其中个人消费贷款实现17.4%的两位数增长。建设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达到了4805.9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了589.74亿元,增幅为13.99%。

  根据央行披露的数据,截至2024年9月末,住户消费性贷款(不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到20.4万亿元,较年初新增6580亿元,同比增长5.8%。

  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扩大有助于银行优化收入结构和提升盈利能力,但在消费贷款价格竞争日益激烈的同时,银行也要关注零售信贷资产质量的风险。

  去年上半年,包括多家国有行在内,虽然整体资产质量相对稳健,但部分银行的个人贷款不良率出现抬升。截至2024年6月末,农业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了26.5%,不良率从1.04%升到1.17%。工商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也较上年末增长了17.4%,不良率从1.34%上升到1.65%。

  股份制银行、城农商行的个人消费贷不良率也有所上升。2024年半年报显示,民生银行个人类不良贷款率为1.69%,比上年末上升0.17个百分点。上海银行的个人贷款和垫款不良率为1.11%,较前一年末上升了0.22个百分点。青岛农商行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从1.71%上升到了2024年末的2.06%。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低利率可能会鼓励消费者借贷消费,从而刺激消费需求。但贷款利率的下降会直接影响银行的利息收入,对银行的盈利能力构成压力。银行需要更加注重风险管理,以避免不良贷款率的上升。在降低消费贷利率的同时,银行应当加强信贷审批流程,使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同时在业务经营方面增加多元化收入来源,比如非利息收入等。

  警惕不法贷款中介

  在各家银行发力消费贷推广时,不少贷款中介也在市场上变得活跃,以“提高额度”“优惠利率”等名义吸引消费者贷款。

  在记者了解过程中,不少贷款中介宣称,“最近许多客户来办理借款业务,操作流程通常是先从银行申请贷款,然后进行取现和分散转账,消费贷款的利率最低可达2.1%”。

  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有的中介以极低的利率吸引客户,但在实际放款时,利率却远超承诺的水平,甚至还会额外收取风险管理费等费用。更有些不法中介伪造或冒充正规机构的名称、标志和文件,诱使消费者购买不存在的保险产品或办理虚假业务。

  对此,监管和银行纷纷发布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切勿上当。去年12月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风险提示,指出近期在社交平台上出现了一些不法贷款中介,打着“债务重组”和“债务优化”的旗号,诱导消费者进行“借新还旧”或申请高息过桥垫资。

  监管提示称,应警惕不法贷款中介虚假宣传和诱导。充分认识违规“倒贷”的风险和危害,警惕不法中介隐瞒不利信息、只谈诱人条件的虚假宣传和误导,切勿盲目相信陌生来电、短信、广告传单、社交平台等渠道推送的“债务重组”“债务优化”“免抵押担保”等贷款中介信息,避免陷入相关陷阱。

  多家银行近期也发布声明,与不良贷款中介或不法分子撇清关系。1月6日,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发布谨防诈骗软件的重要提示,称近期发现有不法分子冒用兴业银行名义,利用一款名为“兴惠”的App诱导消费者申请“贷款”,从而实施诈骗。华夏银行也发布声明称,近期网络上出现了冒充“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某分行”名义发布的虚假宣传广告,提示消费者注意风险。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指出,金融机构应严格控制贷款申请、资质审核和贷中监测等环节,防止贷款资金被用于炒房、炒股等违规行为,以及防止“以贷转贷”等套利行为的发生。同时,应向金融消费者充分告知消费贷款资金不得用于违规领域及其可能带来的后果。

  • 相关阅读
  • CPI环比持平!国家统计局发布重要数据!

    本报记者 孟珂1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全国CPI环比持平,同比上涨0.1%。全国P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2.3%,同比降幅比2024年11月(以下称“上月”)收窄0.2个百分...

    时间:01-09
  • 睢宁县人大代表走进直播间共同为睢宁农产品代言

      1月6日,徐州市睢宁县进入两会时间。睢宁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睢宁县农业农村局、睢宁县农业发展投资集团、睢宁县融媒体中心,在县文化艺术中心联合搭建了“人大代表助农直播间”,邀请人大代表走进直播间,为全县优质农...

    时间:01-09
  • 1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886元 上调1个基点

      中新网1月9日电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网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5年1月9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1886元,上调1个基点。图片来源: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网站截图...

    时间:01-09
  • 1月9日央行开展41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中新网1月9日电 据央行网站消息,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1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41亿元逆回购操作。具体情况如下:图源:央行网站截图...

    时间:01-09
  • 央行决定在港发行600亿元离岸人民币央行票据

      中新网1月9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微信公众号消息,为丰富香港高信用等级人民币金融产品,完善香港人民币收益率曲线,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签署的《关于使用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发行中国人民银行票据的合作...

    时间:01-09
  • 国家统计局:12月份CPI同比小幅上涨 PPI同比降幅收窄

      中新网1月9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2024年12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称,12月份CPI同比小幅上涨,PPI同比降幅收...

    时间:01-09
  • 客旺货畅彰显经济持续向好

      刚刚过去的2024年,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答卷——全年客运量预计达到645亿人次,日均1.8亿人次,同比增长5.2%;货运量有望达到565亿吨,日均1.5亿吨,同比增长3.5%;港口货物吞吐量有望达到175亿吨,同比增长3.4...

    时间:01-09
  • 国家统计局:2024年12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降幅收窄

      中新网1月9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24年1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均下降2.3%,降幅比上月均收窄0.2个百分点;环比均下降0.1%。2024年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均下降2.2%,降幅比上年分...

    时间:01-09
  • 2024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2%

      2024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其中,城市上涨0.1%,农村持平;食品价格下降0.5%,非食品价格上涨0.2%;消费品价格下降0.2%,服务价格上涨0.5%。  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持平。其中,城市持平,农村下降0.1%...

    时间:01-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