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2024年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京召开

2025-01-09 13:33: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1月8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2024年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北京召开。“见手青”蘑菇中毒致幻可当儿戏?食用油燃烧变“沥青”?“神仙酒”真有神奇功效吗……对于这些引发公众广泛关注的2024年食品安全与健康十大热点,陈君石、孙宝国、谢明勇、金征宇等多位来自食品科技界的院士及专家学者在会上进行了权威的科学解读。

  此次发布的“2024年食品安全与健康十大热点”,主要基于2024年12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征集的近10家主流媒体筛选的舆情热点,以及在社交平台上受到高度关注的相关热点,涵盖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科技创新、监督管理、标准法规等多个方面。再经专家多轮评议选取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10个热点,最终形成“2024年食品安全与健康十大热点”。这些热点中既有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的食品欺诈事件,也有引发公众热议的脱氢乙酸钠标准调整,更有在网上被娱乐化而对健康带来危险的蘑菇中毒事件。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重大食品安全问题——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依然不容忽视,国外发生的大肠杆菌O157:H7污染含洋葱条汉堡事件,成为热点之一,再次引发广泛关注。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邵薇在会上针对2024年食品安全与健康形势进行了分析。她指出,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新的发展环境中,食品安全与健康呈现出新的特征,亦面临新的挑战。对未来食品安全与健康的发展,邵薇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要强化对“新技术、新知识”的科普。科普重点应逐渐从辟谣,向推动全民科学素养提升而转变,使食品领域的前沿科技和重大成果更加可知、可感、可触,进而推动高质量科普的有效供给。二是,加快推进保健食品原料目录扩充,将更多原料纳入备案管理。建立基于传统食养理念的食药物质健康声称管理体系,为消费者提供更精准的健康选择。三是,强化自媒体平台监管,维护网络空间健康清朗。四是,新时期的科普工作需要有组织、有针对性和有系统性。建立全国性科普专家队伍,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开展有针对性的科普,形成矩阵式传播,放大科学的声音。

  2024年食品安全与健康十大热点发布

  热点一:食品欺诈频发——货真价实何其难?

  解读专家:陈君石,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

  “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为代表的食品欺诈,虽然不一定会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危害,但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打击了消费者对食品供应的信心,扰乱了公平竞争秩序。要通过完善法制、行业自律、科普宣传、加强监督等,共同构建食品真实性社会共治共建的良好生态。

  热点二:减油、增豆、加奶——做好健康“加减法”

  解读专家:李宁,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研究员

  围绕“合理膳食、健康生活”主题,针对我国居民油摄入过多,豆、奶类食品摄入不足等膳食结构现状,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提出“减油、增豆、加奶”的针对性改善措施,对于促进我国居民合理膳食结构形成,提升健康素养,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热点三:脱氢乙酸钠——标准调整引热议

  解读专家:孙宝国,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教授

  脱氢乙酸钠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为保障公众健康和食品产业发展,我国对食品添加剂一直实行严格的准入和淘汰机制,开展持续的、动态的跟踪评价,不断调整其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并对部分物质禁止使用。强制性标准实施前都会设置一定的过渡期,给予食品生产企业以调整的过程。要科学、理性看待标准的调整。

  热点四:食用油燃烧变“沥青”?——陈年老“梗”莫恐慌

  解读专家:王兴国,江南大学教授

  食用油在不完全燃烧后都会形成黑色胶状物,这是油脂的共性,是高温加热的缘故,将食用油烧热变“沥青”与“问题油”挂钩的说法是错误的。各方应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传播食品营养和安全信息,以免误导公众。同时,消费者在家庭烹饪时可多采用蒸、煮、炖或水焯的烹调方式,尽量减少高温煎、炒。

  热点五:大肠杆菌O157:H7污染含洋葱条汉堡——食源性疾病仍为“头号杀手”

  解读专家:刘秀梅,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食品安全首席专家、研究员

  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是全球普遍关注的重大食品安全问题。以大肠杆菌O157:H7为代表的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极易污染生肉、生乳和生鲜蔬菜,引发人群疾病的负担加大。国内外正逐步完善基于风险的控制措施,我国社会各界都应予以高度重视,食品企业要加强对食品原料、生产经营过程的风险管理,将食品安全“五要点”落到实处。

  热点六:“中药奶茶”爆红——食药物质圈粉年轻人

  解读专家:谢明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南昌大学教授

  食药物质是指传统作为食品,且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物质。食药物质的创新应用是我国食品行业健康转型的重要方向。行业在应用食药物质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我国相关法规的要求,同时加强食药物质的基础及应用研究,建立我国食品功能声称管理体系,为食药物质相关产品的市场定位提供标准化依据。

  热点七:溴酸盐“达上限”——乌龙事件“水”落实出

  解读专家:王竹天,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安全与标准技术分会主任委员、研究员

  用欧盟对天然矿泉水中溴酸盐含量的标准评判饮用天然水产品,属于标准套用错误,而对于“溴酸盐达上限”的表述也易引起公众误解。溴酸盐在涉事产品中的含量符合标准要求,且远低于能够引发健康风险的量。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应遵循科学、严谨的态度,避免造成消费者恐慌。

  热点八:“见手青”出圈——蘑菇中毒非儿戏

  解读专家:范志红,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

  野生的“见手青”多属于条件食用菌,味道鲜美,但同时可能含有多种有毒物质,其中毒机理复杂,中毒后果严重。网络中将“见手青”中毒体验娱乐化,是十分危险的行为。公众应坚持“不采、不买、不吃”不认识的野生蘑菇,相关部门要强化相关科普宣传。网络平台应加强内容审核管理,规范自媒体行为。

  热点九:节粮减损——耕好“无形良田”

  解读专家:金征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江南大学教授

  做好“从田间到餐桌”全链条减损,控制好“舌尖浪费”,将大大减少我国食物资源的浪费。依靠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建立节粮减损的长效机制,实现“藏粮于食品”。政府、行业、企业和消费者要多方协同,推动全社会形成节约粮食的良好风气,向“舌尖”餐桌要食物。

  热点十:央视揭秘“神仙酒”——神奇功效原是虚假宣传

  解读专家:钟凯,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中心主任

  食品企业在市场营销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规要求,确保产品宣传的真实性。普通食品不应宣称具有保健功能,更不应宣传能治疗或预防某些疾病。消费者购买保健功能酒类产品时应查看“蓝帽子”标识,并按标签、说明书要求使用。牢记“小酌怡情,酗酒伤身”,坚持健康饮食。

  据悉,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自2012年开始,持续举办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10多年间,共邀请上百人次专家,解读了逾百个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引导我国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舆情向科学、理性和客观的方向转变,为夯实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基石提供科技支撑。(完)

  • 相关阅读
  • 北京石景山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科幻产业加速崛起

      中新网北京1月9日电 (记者 陈杭)记者9日从北京市石景山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获悉,今年,石景山区将进一步聚焦产业融合,着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力争引入高精尖企业2300家,高精尖产业总收入突破3450亿元...

    时间:01-09
  • 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1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凝心聚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三里河注意到,这篇文章强调了一个“没有变”,即我国发展长期向好的...

    时间:01-09
  • 去年12月中国CPI同比涨0.1% 核心CPI继续回升

      中新社北京1月9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2024年12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1%。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

    时间:01-09
  • 50余位侨商海南行 集中签约7个项目132.7亿元

      中新社三亚1月9日电 (记者 符宇群 林士杰)“公司主营业务为矿山投资开发和国际贸易两大板块,计划在2025年将公司总部落户海南。”正在三亚参加世界侨商海南行活动的中国侨商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怡豪投资控股集团董...

    时间:01-09
  • 广州海关再出台20条措施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中新社广州1月9日电 (记者 许青青)据广州海关9日消息,该关近日研究制定20条措施,从培育外贸新动能、促进外贸优进优出、帮助企业降本提效、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等四个方面推动打造一流口岸营商环境。  在培育...

    时间:01-09
  • 全球超1亿台智能手机出自川渝!两地高新技术企业2.7万家

      在今天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球超1亿台智能手机出自川渝,下一步,两省市将共同培育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  近年来,两省市围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等加快补链强链,...

    时间:01-09
  • 清洁能源温暖高原寒冬—西藏不断推进供暖工程建设持续改善群众生活环境

      走进拉萨市城关区嘎玛贡桑街道的达珍老人家,一股暖风扑面而来,达珍正在与家人、朋友们唠家常。“拉萨的冬天充满了阳光,不仅白天阳光灿烂,晚上也暖意融融。买罐换气、薪柴取暖既贵且费的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达珍...

    时间:01-09
  • 印尼经济专家:加入金砖将助力本国经济增长

      作为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巴西外交部1月6日宣布印尼成为金砖正式成员。对此,印尼经济专家表示,加入金砖合作机制将助力印尼经济增长和发展。  印尼经济改革中心执行主任 穆罕默德·费萨尔:印尼新一届政府雄心勃勃,设...

    时间:01-09
  • 中国人民银行将在港发行600亿元央行票据

      中新社北京1月9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人民银行9日发布消息称,将于15日在香港招标发行2025年第一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量为人民币600亿元。  这是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签署的《关于使用债务工具中央结算...

    时间:01-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