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业界人士厦门共探“好房子”“好社区”实施路径

2025-01-09 21:46: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厦门1月9日电 (记者 杨伏山)第二届中国“好房子·好社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9日在厦门召开。会上,业界人士聚焦“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分享住房设计、建设、运维、服务经验做法,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

第二届中国“好房子·好社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厦门召开。图为圆桌对话环节。  张贵福摄

  本次研讨会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指导下,由中国建设报社、福建省厦门市住房和建设局共同主办。研讨会以“加快发展保障性住房大力推进‘四好’建设”为主题,搭建起以人民为中心的“政企研学媒”协同创新交流平台。部分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分管住房保障工作的领导、相关领域的专家及企业负责人参会。

  厦门市政府副市长张志红在致辞时说,近年来,厦门市为解决困难群体住房问题,投入更多资源提高住房品质,特别是在筹集建设保障性住房方面开展了一些积极探索,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周边配套设施,打造“15分钟生活圈”,实现“住得下、住得近、住得好”。另一方面,提高建设品质,鼓励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采用先进理念技术,高标准建设福建省最大的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洋唐居住区,提供住房1.34万套,惠及3万多人。

  同时,该市积极推进城中村的现代化治理,改善城中村居住环境,把城中村打造成为宜居、宜业、智慧、和谐的现代化社区,积极创造高品质的生活空间。

  中国建设报社党委副书记、社长韩店称,本次研讨会与会者共同探寻“好房子”“好社区”实施路径,提炼总结“好房子”“好社区”经验做法。作为住房城乡建设部主管的行业主要媒体,《中国建设报》以“新闻+政务+服务+商务”为发展模式,为推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让越来越多“好房子”为“好生活”代言。

  为进一步满足广大居民的住房与服务的需求,福建省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赵峥谈到,首先要有“好思路”,其次建设好“好房子”,配套好“好社区”,提供好“好服务”。福建省房地产业协会正努力探索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聚焦住宅设计、保障性住房、社区建设、物业服务等领域内容,搭建供应链平台促进供需对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本次研讨会对恢复市场信心,满足市民改善居住品质需求,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和宜居城市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福建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柳文定表示,近年来,福建省从好标准、好设计、好建造、好建材、好服务等方面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系统推进“好房子”建设。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推动福州、厦门、泉州率先推进好房子建设,每个城市打造2个以上保障性住房好房子示范项目并纳入发展保租房城市年度监测评价的主要考核指标。

  在商品房建设方面。加大“闽派”建筑风格传承引导,突出建筑隔声、建筑遮阳、隔震减震等技术应用,指导各地推动“第四代”住宅(立体生态住宅、城市森林花园住宅)建设。大力推广“系统代脑、机器代工、工厂代现场”的新型建造方式。

  “把保障性住房建成好房子,可以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实现安居。”住房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副司长翟波表示,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居住方面美好生活的需要,要将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绿色低碳技术、新型的建造技术等新技术,以及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应用到我们的房屋建设中去,引导房地产业和建筑业,从过去注重速度、数量,转向追求高质量、新科技、好服务,实现转型发展。此外,按照“安全、舒适、绿色、智慧”要求建设保障性住房好房子,可以让居民住得安心、放心、健康,用得更方便,同时可以节约生活成本,也有利于满足适老、适幼、青年友好等多元化生活方式和居住需求,可以更好释放刚性住房需求潜力。

  “人是目的,房子是手段。”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马秀莲表示,好房子不仅要见房子,更要见人,见一个人、见一群人、见社区。好房子、好社区要服务于人,塑造更加活力健康的个体,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共融,共创更加和谐、更有归属感的社区。

  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设计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副总建筑师刘东卫谈到,聚焦制约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战略的突出矛盾,应转变发展模式,促进建设品质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面向新需求,落实绿色低碳可持续要求,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居住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实现“双碳”战略目标。面向新供给,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建筑产品的长久质量,将提高产品供给高质量延伸到建筑全寿命期环节,全面提高建筑综合性能。面向新发展,重点关注城市新建可更新性住房、既有存量可持续再生住房建设。

  厦门市住房和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德才介绍了为民众创造高质量生活空间的“厦门经验”,即拿出好的地块、满足空间需求、打造综合社区、落实绿色标准、加强智能管理,把保障房建成“好房子”。

  在圆桌对话环节,与会嘉宾结合实际工作,为推进“四好”建设提供思路。

  会上还启动了“好房子·好社区”品牌共建仪式,凝聚行业先行者与行业头部企业力量,为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完)

  • 相关阅读
  • 第24届中国电器文化节:新规模、新赛道、新对标

      中新网温州1月9日电 (张益聪)“经过40多年发展,乐清电气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占全国市场份额65%以上,产品覆盖输电、变电、配电全领域。”第24届中国电器文化节组委会主任、浙江省电气行业协会会长郑经...

    时间:01-09
  • 浙江启动新春消费季 多方发力释放节庆消费潜能

      中新网杭州1月9日电(奚金燕 蓝伊旎 毛连城)1月9日,2025浙江新春消费季在杭州启动。新春期间,浙江将结合小年夜、春节、元宵节、情人节等节日时点举办200多场活动,带动年货经济升温沸腾。1月9日,2025浙江新春消费季在...

    时间:01-09
  • 全球最新一代海上风电安装船在山东烟台交付

      中新网烟台1月9日电 (王娇妮 曲正扬)记者9日从中国海工企业中集来福士获悉,全球最新一代海上风电安装船BOREAS日前在山东烟台交付。1月8日,全球最新一代海上风电安装船在山东烟台交付。中集来福士供图  据悉,BOREA...

    时间:01-09
  • 打造科创高地 湖北襄阳2024年GDP预计超6000亿元

      中新网襄阳1月9日电 (张倩龙)襄阳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9日召开,代理市长杜海洋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透露,襄阳全年经济总量预计突破6000亿元,连续8年位居中西部非省会城市前列。  素有“扼天下之要”之称...

    时间:01-09
  • 中国首次实现大直径盾构下穿铁路“咽喉区”

      中新社天津1月9日电 (记者 王君妍)记者从天津港保税区获悉,由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铁设)勘察设计的津潍高铁津沽海河隧道9日成功下穿既有西南环进港线东大沽站,为中国首次实现大直径盾构下穿既有铁路...

    时间:01-09
  • 沿太行高速上跨焦柳铁路立交桥双幅同步转体成功

      中新网郑州1月9日电 (记者 刘鹏)9日,位于河南济源境内的沿太行山高速公路(简称沿太行高速)上跨焦柳铁路立交桥双幅同步转体顺利完成,沿太行高速建设再获重要进展。图为沿太行高速上跨焦柳铁路立交桥双幅同步转体现...

    时间:01-09
  • 机构投资者推动2024年北京物业投资交易稳步增长

      中新网北京1月9日电 (记者 庞无忌)世邦魏理仕(CBRE)9日发布《2024年北京房地产市场回顾及2025年展望》显示,机构投资者推动2024年北京物业投资交易稳步增长。  报告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北京物业投资市场一共录得1...

    时间:01-09
  • 东北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首单测试成功

      中新网沈阳1月9日电 (记者 韩宏)1月9日,装载着陆路启运港退税货物的X438次货运班列从沈阳东站准时发车驶往大连大窑湾港,本次班列也是辽港与国铁沈阳局集团共同升级打造的沈大城际快速货物班列首次开行。本批货物在...

    时间:01-09
  • 江西瑞昌培育特色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

      中新网江西瑞昌1月9日电(张玉周 刘懿格 熊昱康)小寒时节已过,天气渐冷,但江西省瑞昌市高标准设施蔬菜示范中心的种植大棚内却是暖意融融,菜农们穿梭在一排排藤蔓间,有序采收新鲜的蔬菜。  “目前,我们中心每天的蔬菜...

    时间:01-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