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业界人士厦门共探“好房子”“好社区”实施路径

2025-01-09 21:46: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厦门1月9日电 (记者 杨伏山)第二届中国“好房子·好社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9日在厦门召开。会上,业界人士聚焦“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分享住房设计、建设、运维、服务经验做法,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

第二届中国“好房子·好社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厦门召开。图为圆桌对话环节。  张贵福摄

  本次研讨会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指导下,由中国建设报社、福建省厦门市住房和建设局共同主办。研讨会以“加快发展保障性住房大力推进‘四好’建设”为主题,搭建起以人民为中心的“政企研学媒”协同创新交流平台。部分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分管住房保障工作的领导、相关领域的专家及企业负责人参会。

  厦门市政府副市长张志红在致辞时说,近年来,厦门市为解决困难群体住房问题,投入更多资源提高住房品质,特别是在筹集建设保障性住房方面开展了一些积极探索,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周边配套设施,打造“15分钟生活圈”,实现“住得下、住得近、住得好”。另一方面,提高建设品质,鼓励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采用先进理念技术,高标准建设福建省最大的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洋唐居住区,提供住房1.34万套,惠及3万多人。

  同时,该市积极推进城中村的现代化治理,改善城中村居住环境,把城中村打造成为宜居、宜业、智慧、和谐的现代化社区,积极创造高品质的生活空间。

  中国建设报社党委副书记、社长韩店称,本次研讨会与会者共同探寻“好房子”“好社区”实施路径,提炼总结“好房子”“好社区”经验做法。作为住房城乡建设部主管的行业主要媒体,《中国建设报》以“新闻+政务+服务+商务”为发展模式,为推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让越来越多“好房子”为“好生活”代言。

  为进一步满足广大居民的住房与服务的需求,福建省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赵峥谈到,首先要有“好思路”,其次建设好“好房子”,配套好“好社区”,提供好“好服务”。福建省房地产业协会正努力探索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聚焦住宅设计、保障性住房、社区建设、物业服务等领域内容,搭建供应链平台促进供需对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本次研讨会对恢复市场信心,满足市民改善居住品质需求,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和宜居城市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福建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柳文定表示,近年来,福建省从好标准、好设计、好建造、好建材、好服务等方面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系统推进“好房子”建设。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推动福州、厦门、泉州率先推进好房子建设,每个城市打造2个以上保障性住房好房子示范项目并纳入发展保租房城市年度监测评价的主要考核指标。

  在商品房建设方面。加大“闽派”建筑风格传承引导,突出建筑隔声、建筑遮阳、隔震减震等技术应用,指导各地推动“第四代”住宅(立体生态住宅、城市森林花园住宅)建设。大力推广“系统代脑、机器代工、工厂代现场”的新型建造方式。

  “把保障性住房建成好房子,可以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实现安居。”住房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副司长翟波表示,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居住方面美好生活的需要,要将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绿色低碳技术、新型的建造技术等新技术,以及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应用到我们的房屋建设中去,引导房地产业和建筑业,从过去注重速度、数量,转向追求高质量、新科技、好服务,实现转型发展。此外,按照“安全、舒适、绿色、智慧”要求建设保障性住房好房子,可以让居民住得安心、放心、健康,用得更方便,同时可以节约生活成本,也有利于满足适老、适幼、青年友好等多元化生活方式和居住需求,可以更好释放刚性住房需求潜力。

  “人是目的,房子是手段。”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马秀莲表示,好房子不仅要见房子,更要见人,见一个人、见一群人、见社区。好房子、好社区要服务于人,塑造更加活力健康的个体,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共融,共创更加和谐、更有归属感的社区。

  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设计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副总建筑师刘东卫谈到,聚焦制约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战略的突出矛盾,应转变发展模式,促进建设品质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面向新需求,落实绿色低碳可持续要求,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居住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实现“双碳”战略目标。面向新供给,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建筑产品的长久质量,将提高产品供给高质量延伸到建筑全寿命期环节,全面提高建筑综合性能。面向新发展,重点关注城市新建可更新性住房、既有存量可持续再生住房建设。

  厦门市住房和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德才介绍了为民众创造高质量生活空间的“厦门经验”,即拿出好的地块、满足空间需求、打造综合社区、落实绿色标准、加强智能管理,把保障房建成“好房子”。

  在圆桌对话环节,与会嘉宾结合实际工作,为推进“四好”建设提供思路。

  会上还启动了“好房子·好社区”品牌共建仪式,凝聚行业先行者与行业头部企业力量,为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完)

  • 相关阅读
  • 多部门详解深化养老服务改革 优化养老服务政策 加大资金投入支持

    本报记者 韩昱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1月9日,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意见》是对加强养老服务作出的系统性制度设计,也是紧...

    时间:01-09
  • 商务部:我国已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3个自贸协定

    本报记者 刘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日前迎来生效实施三周年。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1月9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RCEP是世界上参与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贸协定。生效...

    时间:01-09
  • 增值税发票数据折射经济运行六大亮点

    本报记者 韩昱1月9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伴随去年9月26日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揽子增量政策和前期已出台的存量政策持续落地显效,2024年四季度全国企业销售收入明显改善,经济运行呈现六方面...

    时间:01-09
  • 地方政策加码布局脑机接口 相关投融资快速增长有望

    本报记者 寇佳丽伴随技术成熟度的不断提升,脑机接口的应用范围正不断拓展,展现出巨大市场潜力。近日,重庆、上海、北京等地抢抓发展机遇,围绕脑机接口筹划或发布新的政策举措。以北京为例,1月8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

    时间:01-09
  • 绿色债券发展势头强劲 政策助力市场发展空间大

    本报记者 刘琪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生态环境部联合召开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工作推进会。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朱鹤新在会上指出,近年来金融部门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形...

    时间:01-09
  • 央行将在港发行600亿元离岸央票 稳汇率信号明显

    本报记者 刘琪1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发布公告称,为丰富香港高信用等级人民币金融产品,完善香港人民币收益率曲线,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签署的《关于使用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

    时间:01-09
  • 2024年12月份CPI同比上涨0.1% PPI同比下降2.3%

    本报记者 孟珂1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12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2024年12月份,全国CPI环比持平,同比上涨0.1%。2024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2023年上涨0.2%。2024...

    时间:01-09
  • 广西小米粉工业化发展十年:“嗦”出百亿元产业

      中新社柳州1月9日电 (林馨)柳州螺蛳粉工业化十周年大会9日晚在广西柳州市举行。多年来,柳州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和产业链思维来谋划产业发展,小米粉“嗦”出大产业。据初步预测,2024年柳州市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为75...

    时间:01-09
  • 第二十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开幕 行业数字化变革受关注

      中新网天津1月9日电 (记者 王君妍 周亚强)9日,以“聚新质生产力 谋可持续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在天津开幕。多名嘉宾在论坛中表示,非常关注人工智能、数字化对于行业的影响。1月9日,第二...

    时间:01-09
  • 湖南实有经营主体超760万户

      中新网长沙1月9日电(向一鹏)记者9日从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2024年底,湖南省实有经营主体达764.11万户,同比增长7.20%,其中企业210.10万户,同比增长10.57%。  经营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基础。2024年,该局以主体强...

    时间:01-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