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尺素金声丨“打开方式”不断翻新,科普内容频频“出圈”

2025-01-10 11:07:52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当前,我国科普成效如何,不妨先看两个数据: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4.14%,较2015年提高了1倍多;2012年我国现代科技馆体系启动建设以来,服务线下公众的总人次突破10亿。

  科普事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近日,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完成首次修订,我国科普事业发展有了更有力、更完善的法律保障。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现行科学技术普及法施行后,尤其是新时代以来,我国科普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科普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科普设施布局不断延伸,拉近了科学与大众的距离。科技部最近发布的2023年度科普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有科技馆和科学技术类博物馆1779个,比2022年增加96个。我国建立了实体科技馆、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农村中学科技馆和数字科技馆于一体的现代科技馆体系。满足不同人群科普需求,扩大覆盖面,还积极激发图书馆、文化馆等社会资源的科普潜能。比如,中国科协发布了287家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认定1274家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将科普融入日常。

  ——传播形式与时俱进,科学种进更多人的心田。老百姓获取科技信息主要来自互联网,让科普触达更广泛的人群,中国科协推出科普中国品牌,通过发布原创科普视频、图片等方式,回应公众关切;中国农业科学院举办农科开放日,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在田间地头“劳作”中感受科学、触摸科学;“火山爷爷”刘嘉麒院士、“深潜院士”汪品先等借助网络科普“出圈”,在与年轻人对话中,传播科学知识、方法。

  ——科普服务均衡普惠,“薄弱一环”逐渐补齐。我国地域广袤,优质科普资源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满足基层日益增长的科普需求,引导科普资源和服务向基层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在内蒙古自治区,科普大篷车化身“草原科普轻骑兵”,远行千里为农牧民送去养殖技术;在云南省,农田边的“流动技术服务站”,为果农开展猕猴桃、大枇杷等种植培训。科技特派员、科技小院师生驻扎农村,为乡亲们送去鲜活有用的知识。开展“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科普专项行动,助力老年人拥抱数字时代。

  科普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需要高质量科普作支撑;科普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更多人共享科技进步成果,需要推进科普工作再上新台阶。

  回应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需,科普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有不小的改进空间。确保科普工作与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同步推进,应对科普事业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科普法的修订很有针对性。

  进一步强化全社会的科普责任。总体上看,全社会参与科普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待提升。新修订的科普法,从法律层面上明确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科研机构、企业、社会团体等各类科普主体的责任进行细化完善。同时,设定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内在一致、相互支撑。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挺说,在新学年开始组织科普活动,有助于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科技后备人才。

  发展科普产业,提升科普供给水平。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层次的科普需求,推动科普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科普公共服务市场化是有效手段之一。当前我国科普产业比较弱小,修订的科普法提出,国家发展科普产业,鼓励兴办科普企业,促进科普与文化、旅游、体育、卫生健康、农业、生态环保等产业融合发展。可以期待,随着科普产业完善,高质量科普作品将持续涌现。

  培养科普专业人才,健全科普人员评价、激励机制。统计显示,2023年,全国科普专、兼职人员共计215.63万人,其中,兼职人员占到八成以上。科普人才较为缺乏,缺乏职业认同、上升渠道狭窄等是主要制约因素。新修订的科普法明确,国家健全科普人员评价、激励机制,鼓励相关单位建立符合科普特点的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评价制度,为科普人员提供有效激励。2023年起,中国科协在中央在京单位试点开展了科普专业职称评审工作,取得了切实成效。在法律层面,支持和保障科普人员的权益与发展,一批能做科普、愿做科普的专业人才将脱颖而出。

  科普伴随科技创新而生,也驱动科技创新不断发展。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空间广阔,筑牢大国科普法治基石,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发力,越来越有力的“科普之翼”必将厚植科技创新沃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人民日报客户端

  • 相关阅读
  • 刚刚,央行宣布:暂停!

    本报记者 刘琪1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鉴于近期政府债券市场持续供不应求,中国人民银行决定,2025年1月起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后续将视国债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

    时间:01-10
  • 央行决定阶段性暂停在公开市场买入国债

      中新网1月10日电 中国人民银行公众号10日消息,鉴于近期政府债券市场持续供不应求,中国人民银行决定,2025年1月起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后续将视国债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中新财经)图自央行官微...

    时间:01-10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阶段性暂停在公开市场买入国债

      中新网1月10日电 据央行网站消息,鉴于近期政府债券市场持续供不应求,中国人民银行决定,2025年1月起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后续将视国债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

    时间:01-10
  • “携手打造沙中新能源合作标杆”

      中企在沙特承建全球最大在建单体光伏电站项目——“携手打造沙中新能源合作标杆”  登上沙特阿尔舒巴赫光伏电站项目的“愿景平台”,身后是起伏的丘陵,眼前的光伏面板宛如一片蓝色汪洋。远处,上百座线塔若隐若现。...

    时间:01-10
  • 北京海淀数据要素综合服务中心成立

      中新网1月10日电(记者 张尼)1月8日,北京市海淀区数据要素产业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海淀数据要素综合服务中心与海淀数据要素场景实验室正式揭牌。  记者了解到,依托北京市数据流通利用增值协作网络,海淀数据要...

    时间:01-10
  • 2024年四季度大家都买了啥?增值税发票告诉你

      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最新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显效,2024年四季度,全国企业销售收入明显改善,经济运行呈现多方面亮点。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8%,较三季度增...

    时间:01-10
  • 2024年四季度大家都买了啥?增值税发票告诉你

      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最新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显效,2024年四季度,全国企业销售收入明显改善,经济运行呈现多方面亮点。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8%,较三季度增...

    时间:01-10
  • AI客服越来越多,人工客服为啥还被列为急需人才?

      AI客服越来越多,人工客服为啥还被列为急需人才?  专家表示,两类客服应实现协同互补,同时加强从业者权益保障  阅读提示  近年来,AI客服的使用场景越来越丰富,多地却把人工客服岗位列入紧缺技能职业目录。记者采访...

    时间:01-10
  • AI客服越来越多,人工客服为啥还被列为急需人才?

      AI客服越来越多,人工客服为啥还被列为急需人才?  专家表示,两类客服应实现协同互补,同时加强从业者权益保障  阅读提示  近年来,AI客服的使用场景越来越丰富,多地却把人工客服岗位列入紧缺技能职业目录。记者采访...

    时间:01-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