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这地民间投资增速超60%,首席经济学家直呼很意外!

2025-01-12 13:58:5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首席看经济,通过专家视角观察中国经济发展,今天聚焦投资。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2024年制造业投资呈现出增速较快、回升向好的积极态势,对促进经济企稳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2025年投资会有哪些新趋势和新亮点?一线首席经济学家分析给你听↓

  当记者来到粤开证券位于北京的研究院时,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正在和同事们进行一场沟通分享会,会议的主题是“投资总结与展望”。

  研究政策、分析数据,是罗志恒的工作日常。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而这些恰恰是罗志恒研究的重点内容。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他拿出手机,跟记者分享了2024年自己的出差轨迹,其中出现了一些他过去关注较少的新地点。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罗志恒:可以看到我有两个点在西部,一个是陕西西安,另一个是西藏拉萨。

  在西藏,通过调研,罗志恒和团队发现,这里的投资增速,尤其是民间投资的增速,令他意想不到。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罗志恒:整个西藏可以看到,经济增速比较快,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20%以上,尤其是民间投资增速在60%以上,在全国范围内看到的,都是一个积极的现象,让我们觉得很意外。

  罗志恒告诉记者,除了西部,还有很多地区都在积极发挥市场有效和政府有为的协同作用。2025年,随着专项债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将发挥着更大乘数效应,促进更多有效益的投资,不仅是指经济效益,也代表着社会效益、综合效益。惠民生、补短板、增后劲,政府投资将发挥更大作用。

  有效投资为稳增长发挥重要作用

  不仅罗志恒在研究中有收获,记者在走访多家机构、采访首席经济学家的过程中了解到,这些首席在研究不同的投资领域时,普遍认为,像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投资等投资为稳增长和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专家认为,2024年9月底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陆续落地,成为扭转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的关键。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温彬:制造业投资在去年的增长还是比较显著的。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加大投资,特别是研发投入这一块,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亮点。

  温彬告诉记者,加大研发投入、促进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正成为企业的普遍共识。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8.5%,明显快于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在2024年提升到第11位,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持续显现。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师 霍霄:2024年我国制造业技改资金规模进一步增长,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进一步显现。

  专家普遍认为,新质生产力正在成为投资新方向,受到多方关注。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管涛:新发展理念里头第一个就是创新发展,创新发展就需要发挥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培育耐心资本,这一块就是资本市场改革的重点。

  以有效投资积极扩内需

  为经济发展添活力

  在采访过程中,专家表示,多措并举增强了投资信心,其中蕴藏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2025年,全球经济发展仍有多重不确定性因素,面临下行风险,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管涛: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我觉得下一步稳增长过程中要发挥更大作用。

  专家表示,面对不确定性,2025年迫切需要通过增加投资积极扩大内需。长期研究债券的霍霄注意到,2025年专项债券的整体发行节奏不仅将有所提升,还将投入更多公共服务领域。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师 霍霄:我们预计今年政府投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为消费扩容打下坚实的基础,投资范围也将有所优化,进一步聚焦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公共服务领域,持续补短板、调结构、惠民生,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和活力。

  展望2025年,随着推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改革、加快修订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等一批改革举措加快落地,政策叠加效应将进一步释放,长期研究民营经济的经济学家温彬告诉记者,我国仍然拥有大量潜在投资机会。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温彬:我感兴趣的方向和领域是人工智能,这个领域会出越来越多优秀的企业,我们对中国的经济更加充满信心。

  (总台央视记者 朱继华 田琪永 刘世军 杜雷鸣 张军)

  • 相关阅读
  • 聚焦拓市场增订单优服务 多地下好稳外贸“先手棋”

    本报记者 寇佳丽近段时间,天津、重庆、广州等多地发布政策、召开专题会议或举办活动,助力新一年外贸质升量稳。例如,新年伊始,广州举办“广货优品广贸全球”全年首场贸易促进活动。本场活动共计带来80...

    时间:01-13
  • 海关总署出台16条重点措施 支持中部地区加快崛起

    本报讯 (记者寇佳丽)1月12日,海关总署出台16条重点措施,支持新时代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支持中部地区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方面,主要措施包括:拓展“铁海联运”“空陆联运”“空空...

    时间:01-13
  • 多地接连出台支持举措 2025年并购重组市场有望更活跃

    本报记者 吴晓璐新年伊始,各地纷纷发力支持并购重组。1月8日,无锡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无锡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十条举措支持企业开展并购重组,力促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同时还...

    时间:01-13
  • 2024年四季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小幅上升

    中小企业高开工率上升;分区域指数均有所上升本报记者 孟珂1月12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SMEDI)为89.0,较2024年三季度上升0.1点。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马彬表示,2...

    时间:01-13
  • 深市民营企业新年布局启新程 力促质量回报双提升

    本报记者 田鹏“新的一年,公司将继续专注主业,加大研发力度,积极对接行业前沿的新原料、新技术,从原料端、技术端出发,不断丰富研发项目,加快公司产品立项与研发节奏。”哈尔滨敷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

    时间:01-13
  • 今年首批地方债今日发行

    本报记者 张芗逸2025年地方政府债券(以下简称“地方债”)即将开始发行。根据湖北省财政厅、青岛市财政局发布的有关通知,湖北、青岛两地将于1月13日发行专项债券,这是今年最先发行的地方债。“湖...

    时间:01-13
  • 业界共议资本市场深化改革 提升内在稳定性成重中之重

    本报记者 吴晓璐近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北京召开专题座谈会时表示,坚持市场化、法治化,以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努力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力量。1...

    时间:01-13
  • 港股IPO市场暖意足 新年首批新股受关注

    本报记者 毛艺融2025年伊始,企业赴港上市趋势已升温。Wind资讯数据显示,仅1月1日至10日期间,已有8只新股登陆港股市场。1月13日至15日,还有3只新股即将上市。更多企业也在奔赴港股市场。港交所官网显示,1月1日至1...

    时间:01-13
  • 经济大省发挥“火车头”作用 力保一季度经济“开门红”

    “两新”“两重”、科技创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重点本报记者 孟珂岁末年初,全国多个省份相继召开经济工作会议,对2025年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其中,广东、河南、浙江与山东等经济大省明确提...

    时间:01-13
  • 旅游平台:春节期间中国县域高星酒店预订量同比翻番

      中新社北京1月12日电 (记者 刘亮)中国在线旅游平台去哪儿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春运期间出行预订量已迎来高峰。据平台预测,1月25日或成为春运期间单日出行人次最多的一天。同时,今年春节县域旅游市场表现亮眼,高...

    时间:01-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