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业界共议资本市场深化改革 提升内在稳定性成重中之重

2025-01-13 00:18:00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吴晓璐

近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北京召开专题座谈会时表示,坚持市场化、法治化,以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努力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1月11日,在第二十九届(2025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与会专家围绕金融强国、资本市场下一步改革重点进行讨论。与会人士表示,繁荣开放的资本市场是实现金融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下一步,要重点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大力发展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培育良好的投融资文化,提升市场定价效率。其中,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成为重中之重。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与会人士认为,建设稳定、高效、繁荣、开放的资本市场,是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抓手。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表示,金融强国有两个标志,一是国际化的本币,二是高度开放的资本市场以及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资本市场开放面临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挑战、金融监管复杂性及市场透明度、法治建设和资产成长性等挑战,需要逐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吴晓求认为,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资本市场完善与透明度提升,吸引国际资本流入;构建多层次、灵活的市场体系,提升市场吸引力和抗冲击能力。

国融证券董事长张智河表示,当前金融业已不再是简单适应实体经济需求的传统金融,正在呈现新的业态模式,蜕变为现代金融,并不断显现出对科技产业越来越大的推动助力作用。特别是,资本市场联结投融资,对于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促进实体经济增长,起到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建设稳定、高效、繁荣的资本市场,是实现金融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建设金融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加快资本市场发展已成为金融强国建设的一个突破口和一项枢纽工程。”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表示,我国已建立比较规范的资本市场,证券监管水平不断提高。

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多处提及资本市场,对资本市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2024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住楼市股市”“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

中国人民大学财经金融学院国家一级教授王国刚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已对资本市场改革进行系统布局,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成为重中之重。

中证金融研究院院长毛寒松认为,下一阶段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需要把握四方面重点:一是强化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机制。要夯实高质量上市公司这个基石,在融资结构、公司治理、专业服务、监管执法等方面协同发力,引导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回购,落实市值管理责任。更好发挥并购重组的作用,助力上市公司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探索杠杆资金的逆周期调节机制,加强市场综合研判和应对,充分发挥各类金融主体的稳市功能。

二是着力提升资本市场定价效率。要继续提高IPO的定价水平,引导长期投资,减少非理性交易,真正树立价值投资理念,持续优化股市和金融期货的交易制度,改善股票价格的形成机制。

三是大力促进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的发展。加快落实《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堵点,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提高价值创造能力,完善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募投管退”的支持政策,协同推动政府引导基金的长周期考核,努力畅通科技、资本和产业的良性循环。

四是培育良好的资本市场投融资文化。督促上市公司、行业机构坚守法治诚信、契约精神,履行诚信义务和受托责任,将尊重投资者、回报投资者的理念融入公司治理,更加有力支持投资者获得赔偿救济。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表示,2025年资本市场改革围绕三大主线:一是并购重组市场改革。预计未来将会出台一系列极具实操性的指引细则,为并购重组的顺畅推进保驾护航。二是大力推动长期资金入市。加强政策引导力度,进一步完善行政法规,对私募投资基金实施差异化监管,确保“募投管退”各个环节畅通无阻;持续推进注册制改革,为创业投资与股权投资拓宽退出通道;出台政策吸引各类养老金、保险资金、银行理财资金等入市,同时强化金融机构的合规经营与专业能力建设,精准引导资金流向优质中小企业;不断丰富金融产品,全方位为长期资金入市创造有利条件。三是深入推进基金行业改革。2025年,在监管继续深入引导公募基金提升能力的同时,基金行业改革需要持续深化,基金费率或将下降,ETF等指数投资产品将增加。

从券商角度来看,张智河表示,作为连接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桥梁,证券行业在现代金融的实践中,凸显出较强的功能优势。证券公司可以凭借自身在资产定价方面的优势,多品种金融工具运用方面的优势,以及广泛的上下游客户群体,有效推进存量资产证券化,扩大资产流动性,提高存量资产效率,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 相关阅读
  • 聚焦拓市场增订单优服务 多地下好稳外贸“先手棋”

    本报记者 寇佳丽近段时间,天津、重庆、广州等多地发布政策、召开专题会议或举办活动,助力新一年外贸质升量稳。例如,新年伊始,广州举办“广货优品广贸全球”全年首场贸易促进活动。本场活动共计带来80...

    时间:01-13
  • 海关总署出台16条重点措施 支持中部地区加快崛起

    本报讯 (记者寇佳丽)1月12日,海关总署出台16条重点措施,支持新时代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支持中部地区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方面,主要措施包括:拓展“铁海联运”“空陆联运”“空空...

    时间:01-13
  • 多地接连出台支持举措 2025年并购重组市场有望更活跃

    本报记者 吴晓璐新年伊始,各地纷纷发力支持并购重组。1月8日,无锡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无锡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十条举措支持企业开展并购重组,力促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同时还...

    时间:01-13
  • 2024年四季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小幅上升

    中小企业高开工率上升;分区域指数均有所上升本报记者 孟珂1月12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SMEDI)为89.0,较2024年三季度上升0.1点。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马彬表示,2...

    时间:01-13
  • 深市民营企业新年布局启新程 力促质量回报双提升

    本报记者 田鹏“新的一年,公司将继续专注主业,加大研发力度,积极对接行业前沿的新原料、新技术,从原料端、技术端出发,不断丰富研发项目,加快公司产品立项与研发节奏。”哈尔滨敷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

    时间:01-13
  • 今年首批地方债今日发行

    本报记者 张芗逸2025年地方政府债券(以下简称“地方债”)即将开始发行。根据湖北省财政厅、青岛市财政局发布的有关通知,湖北、青岛两地将于1月13日发行专项债券,这是今年最先发行的地方债。“湖...

    时间:01-13
  • 旅游平台:春节期间中国县域高星酒店预订量同比翻番

      中新社北京1月12日电 (记者 刘亮)中国在线旅游平台去哪儿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春运期间出行预订量已迎来高峰。据平台预测,1月25日或成为春运期间单日出行人次最多的一天。同时,今年春节县域旅游市场表现亮眼,高...

    时间:01-12
  • 盾构机顺利启动 钱塘江首座高铁隧道迎新进展

    “钱塘号”泥水平衡盾构机顺利启动。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 供图  中新网杭州1月12日电(记者 王逸飞)1月12日10时18分,在浙江海宁市周王庙镇施工现场,新建杭州萧山机场站枢纽及接线工程(下称杭州机场高铁)钱塘江...

    时间:01-12
  • 财经调查丨警惕!“代发论文”套路深 起底山寨官网骗局

      一些不法分子打着“金融投资”“退费补贴”“消费充值”“证件办理”“期刊征稿”等幌子,假冒有关部门、单位的官方网站平台,实施诈骗活动,迷惑性很大,令消费者防不胜防。记者揭开山寨杂志社官网骗局↓  杂志社假冒...

    时间:01-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