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酒店“虚假房”背后的真问题

2025-01-13 07:41:37

来源:羊城晚报

  何勇海

  一家四口假期出游,提前在线上预订酒店,却订到房型根本不存在的“虚假房”,最后不仅订单被取消,旅行计划也被打乱,被迫3天换了3家酒店——这是孙先生的真实经历。日前,孙先生起诉平台和旅行社索赔案的一审判决公布,法院判旅行社(提供酒店预订的服务方)赔偿1倍订房款项3000余元。(1月12日《工人日报》)

  春节假期临近,不少人开始计划出行,出游如何住得放心成为关注焦点。早有不少消费者吐槽,“预订酒店就像开盲盒一样,图片非常好看,但实际上住的不知道是哪一间。”像孙先生这样订到“虚假房”,比起“订酒店像开盲盒”,更让人难以接受,明明交了钱,到酒店后却无房可住,要么取消订单,要么接受酒店经营者的建议——让花了高价钱的顾客换住低价房,且不赔偿差价,带来的是折腾和权益受损。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孙先生预订某酒店时看到有“大床房”和“高级大床房”两种房型,他选了价格更高的“高级大床房”,到酒店后却被告知“只有‘大床房’,没有高低级之分”。由此来看,酒店和平台在线上不仅没公示房型的真实情况,让消费者知悉,且有用“高级大床房”诱导消费者多花冤枉钱之嫌,违背了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交易原则,涉嫌通过虚假信息误导、欺骗消费者,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一直以来,提供虚假房源是酒店行业(包括民宿)的顽疾,特别是在旅游旺季。消费者寄望于酒店向平台提供真实房型,无异于与虎谋皮。在此种情况下,平台对入驻的酒店就负有监管责任,从核实入驻信息、资质审核,到日常监管方面,平台均应主动作为,以确保其信息安全及其服务的真实性。比如,投入人力和成本,在线下核查房源、房型的实际位置和实际情况;在平台醒目位置设置“虚假房源”“描述不符”投诉选项,以便快速解决消费者的入住体验问题;针对房源、房型问题建立“相符保障”服务,消费者入住时发现房间居室、格局等与平台描述严重不符或设施损坏等,积极协助消费者向酒店申请退款或赔偿,并降低相关酒店的信用值,减少其房源的推广机会。

  从孙先生的经历来看,“虚假房”背后的审核关恐怕形同虚设,这是真问题之一。真问题之二,相关部门对酒店行业的监管仍存漏洞。近年来,各地严查酒店的价格违法行为,如虚构原价、误导性价格标示、价格欺诈等,以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然而如今,虚构客房紧张、虚构高级房源、临时毁约“放消费者鸽子”等,以谋求高价乃至天价,渐成一些酒店价格违法的变通之道。监管部门应针对新情况,提升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遏制价格违法、欺客宰客。

  真问题之三,酒店提供虚假房源的违法成本较低。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时存在欺诈行为,应按商品购买价款或服务费用的三倍赔偿。然而现实中,故意隐瞒真实情况的酒店,对预订虚假房源的消费者,却极少按照“假一赔三”来赔偿。各地监管部门、法院在查处或判决“虚假房”消费纠纷时,应考虑提高酒店的违法成本,追究平台的连带责任,让二者“吃不了兜着走”,才能倒逼酒店提供真实房源,倒逼平台加强酒店房源等信息的审核。

  • 相关阅读
  • 中国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会议:要坚定不移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本报记者 刘琪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近日,中国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国家外汇局副局长李斌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讨论了近期外汇市场形势,部署了加强外汇自律管...

    时间:01-13
  • 刚刚,央行、外汇局宣布:上调!

    本报记者 刘琪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为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继续增加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资金来源,引导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

    时间:01-13
  •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审批通过贷款超5万亿元

      2024年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  “白名单”项目审批通过贷款超5万亿元  本报北京1月12日电 (记者屈信明)日前,金融监管总局召开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24年,重点领域风险有力有序防范...

    时间:01-13
  • 医保商保“破冰”加速,第三方支付平台能否分得一杯羹

      第一财经 作者:吴斯旻  市场主导的支付创新,可以覆盖的保险产品更多。但多方博弈中,是否会加大保司的营销费用,如何处理与平台巨头之前的合作关系等,也需要进一步评估。  国家医保局日前在部署2025年医保工作时明...

    时间:01-13
  • 从危楼变新房 广东首例“自主更新”房屋模式能否复制?

      第一财经 作者:吴绵强  集群街2号楼项目的成功探索,为解决超大城市发展新阶段危旧房治理难题,推动城市更新工作提供了借鉴。  这两天,深冬的广州市花都区晴空万里,温暖如春。新华街道集群街2号楼内,73岁的老业主文...

    时间:01-13
  • 再无“鞋王”贵人鸟

      一代“鞋王”陨落后,想靠卖大米转型?1月12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贵人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人鸟”)近日已更名为金鹤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鹤农业”)。在业内看来,从“贵人鸟”到“金鹤农业”,改名喻示着...

    时间:01-13
  • 布鲁可借谷子经济东风登陆港交所

      谷子经济正盛,布鲁可借势而起登上港交所。1月10日,素有“中国版乐高”之称的布鲁可成功登陆港交所。动漫IP大框架下的拼搭角色类玩具企业正在成为资本新宠,能否成为第二个泡泡玛特成为业界的期待。然而诸多光环之下,...

    时间:01-13
  • 商务部: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

      拓展跨境电商、扩围实施以旧换新、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1月11日至12日,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总结2024年商务工作,明确2025年将实施八大重点任务。  会议指出,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

    时间:01-13
  • 突破3000亿千瓦时!我国距离最远特高压工程送电量数据亮眼

      记者从国家电网了解到,我国输送容量最大、距离最远的特高压工程——新疆准东至安徽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到1月12日已累计输送电量超过3000亿千瓦时,相当于1.3亿个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时间:01-13
  • 酒店“虚假房”背后的真问题

      何勇海  一家四口假期出游,提前在线上预订酒店,却订到房型根本不存在的“虚假房”,最后不仅订单被取消,旅行计划也被打乱,被迫3天换了3家酒店——这是孙先生的真实经历。日前,孙先生起诉平台和旅行社索赔案的一审判决...

    时间:01-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