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超四十三万亿元,我国外贸规模再创新高

2025-01-14 09:04:21

来源:人民日报

  二〇二四年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百分之五

  超四十三万亿元,外贸规模再创新高(权威发布·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1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等介绍2024年进出口有关情况。“202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达到43.8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我国作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更加稳固。我国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外贸‘朋友圈’越来越大。”王令浚表示。

  外贸实现总量、增量、质量齐升

  2024年我国外贸实现总量、增量、质量“三量”齐升。

  看总量,连续跨过42、43两个万亿级大关,比2020年增加了11.63万亿元,增量是“十三五”期间5年增量的1.5倍。世界贸易组织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和进口占国际市场份额分别达到14.5%和10.5%。

  看增量,我国去年外贸增长规模达到2.1万亿元,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外贸总量。

  看质量,结构更优,2024年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长了8.7%,占出口总值的比重达到59.4%;“新”意更足,高技术产品增势良好,更多高科技属性的新产品加速出海,自主品牌出口创历史新高,跨境电商等新型贸易业态蓬勃发展;主体更强,2024年,我国有进出口记录的经营主体近70万家,数量再创新高;伙伴更多,2024年,我国出口和进口伙伴分别比2023年增加了1个和4个,对160多个伙伴实现进出口增长,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6.4%,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0.3%,首次超过50%。

  王令浚分析,2024年,外贸实现高质量发展主要受益于3方面原因:协同发力的政策为外贸高质量发展下了“及时雨”。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迅速出台,有力推动四季度外贸实现了11.51万亿元的季度历史新高,增速较三季度提升了0.4个百分点。尤其是12月份,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是月度历史新高,增速提升至6.8%,全年外贸圆满收官。

  升级版的中国制造和超大规模的中国市场是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完整的产业体系,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迭代升级的中国制造,向广大贸易伙伴提供更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的商品。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满足了多样化生产消费需求,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多机遇。锐意进取的经营主体为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广大外贸企业搏风击浪、锐意创新、苦心经营,夯实了外贸的基本盘,进一步激发了外贸发展活力。

  王令浚表示,下一步,海关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不断提高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持续推动我国外贸行稳致远。

  新动能为外贸注入澎湃动力

  从出口来看,2024年,我国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5万亿元,达到25.45万亿元,同比增长7.1%,连续8年保持增长,展现出较强的动能和活力,呈现产品种类齐全、增长动能转换灵活、市场多元稳定的特点。2024年,制造业占我国出口总值98.9%,其中装备制造业出口14.69万亿元。2024年,我国出口集成电路增长18.7%,平板显示模组增长18.1%,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增长60.1%。我国对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实现增长,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整体增长9.6%、对东盟增长13.4%。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介绍,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为外贸发展持续注入澎湃动力。绿色贸易领跑全球,2024年,我国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增长71.9%;光伏产品连续4年出口超过2000亿元;锂电池出口39.1亿个,创历史新高;数字贸易蓬勃发展,根据初步统计,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63万亿元,增长10.8%;高水平开放平台带动作用明显,2024年,综合保税区合计进出口6.7万亿元,增长4.7%,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计进出口8.45万亿元,增长10.3%。

  从进口来看,2024年,我国进口18.39万亿元,增长2.3%。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口增速高于全球1个百分点,预计全年继续保持第二大进口国地位。2024年,我国电子元件进口增长10.1%,半导体制造设备进口增长21%,电脑零部件进口增长62.6%。同期,民生消费品进口需求较为旺盛,12月,我国进口消费品1678.2亿元,创近21个月新高,同比、环比分别增长3.9%和14.4%。

  “2025年进口增长空间还是很大的。这不仅仅是因为我国市场容量大、梯次多,蕴藏巨大潜力,更重要的是我们坚持积极主动扩大进口,与世界分享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到2030年,仅自发展中国家累计进口就有望超过8万亿美元。”吕大良分析。

  打造安全、便利、高效通关环境

  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负责人林少滨介绍,海关持续推进海关监管服务创新,努力打造安全、便利、高效的通关环境。通关便利化措施概括起来是3个字:优、简、快。

  优,就是优流程、优服务。持续优化进出口货物通关模式改革,推行快速通关的“绿色通道”。例如,在广东省推行“组合港”(“一港通”)便利通关模式,进口主要环节从11个减少到8个,出口主要环节从14个减少到10个,据测算,货物平均堆存期由原来的5—7天缩短到2天以内。

  简,就是简单证、简手续。积极推动大幅精简进出口环节需要验核的监管证书,并基本实现了网上验核。比如青岛海关把涉税化验和涉检化验合二为一,提高进口燃料油的通关时效,储油罐的周转能力提升30%以上。

  快,就是作业快、检查快。通过智慧海关试点“远程属地查检”改革,通过视频连线“千里眼”实施远程查检,可以让单票查检作业时间压缩90%。

  “我们将继续组织推进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还准备出台专门的促进航空口岸通关便利化政策措施。”林少滨说,下一步,将继续全面深化海关改革,充分释放发展潜力。(本报记者 欧阳洁)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14日 02 版)

  • 相关阅读
  • 四部门发文促进数据标注产业发展释放了哪些信号?

      年均复合增长率超20%,四部门发文促进数据标注产业发展释放了哪些信号?  人工智能背后的数据标注产业被关注,国家层面首次对数据标注产业进行系统谋划。  1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人力资源社...

    时间:01-14
  • 2024年我国外贸“量稳质升” 新动能加速形成

      专家表示,在外部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去年我国对外贸易整体保持了“质量提升”发展势头,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2024年,我国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亮点频出,跨境电商进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长,高于外贸整体增速。出口市场“多点开花...

    时间:01-14
  • 稳!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总量连续10年全球第一

      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达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  3100万辆,这份答卷含金量十足(经济新方位)  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  汽车出口58...

    时间:01-14
  • 各地市场产销两旺腾起浓浓“烟火气” “年货经济”释放强大消费潜力

      央视网消息:临近春节,各地市场、商超也越来越热闹。在山西太原一处大型农贸市场,各种蔬果肉类食品热销。商户提前备货,保障节前市场供应充足。  在太原一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鲜肉摊位前站满了前来采购的消费者。  ...

    时间:01-14
  • 指引发布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有了“说明书”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的发布对于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正在提速。  1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的《全国...

    时间:01-14
  • 1月份资金面存多个扰动因素 春节前降准预期升温

      证券日报记者 刘 琪  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248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5%。鉴于当日有141亿元逆回购到期,故央行公开市场实现...

    时间:01-14
  • 地方小贷加速出清,开年多地公告涉及清退超20家

      作者:王方然  开年以来,地方小贷清退潮正在加速。  据记者不完全梳理,截至目前,2025年已有湖南、内蒙古、福建、重庆、湖北等多地发布清退、注销地方小贷等地方金融组织的公告,涉及清退的小贷公司超20家。  拉长...

    时间:01-14
  • 东南亚旅游降温:游客“亏钱”退订泰国旅游产品,春节期间上海往返曼谷机票降价近四成

      澎湃新闻记者 唐莹莹  东南亚旅游市场面临降温。  据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了解,临近春节假期,旅游预订持续升温,但受安全因素的考量,泰国旅游市场却逆行遇冷,越来越多预订了泰国旅游的中国游客选择“退订”。...

    时间:01-14
  • 中金董事长陈亮:中国人工智能市场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增长动能

      中新网香港1月14日电 (记者 魏华都)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董事长陈亮13日在香港出席第18届亚洲金融论坛,并于专题午餐会上致开幕辞。他表示,中国人工智能市场将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增长动能。1月13日,第18届亚...

    时间:01-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