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人工智能+政务场景”,大模型应用遍地开花

2025-01-15 22:34: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月15日电 (记者 夏宾)如果想开设一家公司,需要准备哪些材料?相较于通用大模型而言,政务大模型能给出更为清晰、准确的回答,具体到各类材料信息,还会区分内资、外资等不同公司类型所需要的不同材料。

  2015年,“互联网+”一词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不仅三次提到“人工智能”,更首次提出了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也正是在2024年,人工智能与政务场景深度融合,大模型应用遍地开花。

  去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对外公布。其中提到,支持人工智能政务服务大模型开发、训练和应用,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印发《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支持各地积极建设政务服务大模型,推动政务服务智能化。

  伴随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不少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加快大模型产业的持续发展。当前,北京、上海、广东、安徽、福建和深圳、杭州、成都等地均发布了AI大模型的相关产业政策。

  湖北大学资深教授彭富春表示,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形成超大特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随着近年来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突破,建设城市大脑应用大模型,推动城市“治理”向“智理”转型,已成为提升城市运行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应看到,大模型在政务领域各类场景具有广泛的应用能力。例如,在政务服务领域,数字政府大模型具备咨询问答推理准、政策文件解读全、线上办事流程快等能力,企业群众办成一件事效率提升。

  在城市治理领域,大模型应用可学习大量法规、法条以及具体的政务业务知识,能实现法规条例精准快速问答等,大幅提升执法人员文书处理和案件处置效率。

  以杭州市医疗保障局为例,通过AI智能综合服务平台——医保小智,实现了用户医保服务全流程“远程在线窗口”办理,让参保人员足不出户就能“面对面”办理业务。中关村科金公司把大模型技术与应用和医保服务进行链接,通过数智化创新赋能医保经办流程。

  医保小智的语音客服“智能会话”,实现全时段智能应答。文字客服“即时应答”,实现高效率智能回复。视频客服“远程办理”,实现远程可视化交流办事。自医保小智上线以来,杭州医保局的AI语音客服承担超70%的市民咨询接待任务;AI文字客服问答准确率超90%;通过接入12393医保服务热线,助力浙江省医保咨询“一号受理”,打造省市县高度配合的一体化服务体系。

  北京市首个政务大模型服务平台“亦智”也已在经开区率先落地。其利用北京亦庄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提供的算力资源,采用国产自主可控框架,结合本地数据资源,构建形成具有经开区认知能力的服务平台。

  其中,精心打造的智慧政务小助手“小亦”,是经开区数字政务服务的统一客服,拥有200多万个海量知识的“小亦”可为办事人提供智能化咨询互动、精准化办事服务、自动化材料预审等多种掌上政务服务。据悉,北京市经开区还联合京东、百度、华为等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打造首批8个大模型创新应用场景。

  科大讯飞则依托讯飞星火大模型在语言理解、知识问答、逻辑推理等方面的能力,融合数字政府行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打造了数字政府大模型,在政务服务、城市治理、智慧水利等多个领域,创新了智问智办、综窗助手、政府热线、智案通、智水助理等典型应用。

  华为云也助力深圳市福田区打造了全国首个城市大模型城区,提供“专业+温度”的双重智能服务,实现惠民便企、增效减负的成果,深耕城市数智化。

  中关村科金总裁喻友平表示,大模型只是一种能力,相当于“电”,不是直接应用的电器产品,大模型中台则相当于发电站,把电先造出来接进来;然后需要的是像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各种各样电器,来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通过“平台+应用+服务”这一大模型落地的最佳路径,大模型在政务场景,一边造发电站,一边造电器,正在快速推进落地。

  人民中科研究院院长李兵表示,当前人工智能赋能政务服务在数据、算法、安全和评估多个层面上存在的技术挑战。通过探索政务语义对齐、多智能体协同、可信政务大模型、全过程综合评估等技术,可以有效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政务服务需求的深度融合,实现人工智能从数据、算法、应用、评估多层次深入赋能政务服务,推动政务服务的智能化转型,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公众服务水平。(完)

  • 相关阅读
  • 深谈丨2025年标志性改革举措让百姓可感可及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5日讯(记者 朱晓航)“我理解的标志性改革,应该是起到战略性和全局性影响作用的改革,并且能够迅速让老百姓可感可及。”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在接受中国经济网《深谈》节目采访时说道。 ...

    时间:01-15
  • 西安中欧班列2024年开行同比增25.1% 覆盖欧亚全境

      【欧洲专线】西安中欧班列2024年开行同比增25.1% 覆盖欧亚全境  中新社西安1月15日电 (杨英琦 党田野)“2024年,中欧班列(西安)优势持续稳固,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全年开行量达到4985自然列,同比增长25.1%,开行量、...

    时间:01-15
  • 广西推进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建设 构建跨境产业链供应链

      中新网南宁1月15日电(黄令妍)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东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辉15日介绍,该市在管理机制、合作开发、产业推进、对外开放等重点领域锐意改革,为广西东兴产业园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当地与浙江兰溪...

    时间:01-15
  • 中国对民众购买手机平板家电等给予补贴

      中新社北京1月15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国提振消费再出新举措。中国商务部等部门15日发布文件,明确2025年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以及12类家电产品可获得补贴。  根据官方最新文件,今年消费者购买手机...

    时间:01-15
  • 荷兰扩大半导体出口管制范围 商务部:坚决反对

      中新网1月15日电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1月15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荷兰半导体出口管制答记者问。  问:1月15日,荷兰宣布将扩大半导体相关物项出口管制范围。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中方注意到荷兰外交部发布公告,对...

    时间:01-15
  • 中国工信部组织开展中小企业出海服务专项行动

      中新社北京1月15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工信部15日印发通知,组织开展中小企业出海服务专项行动,旨在汇集各方资源力量帮助中小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更好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  专项行动部署了六...

    时间:01-15
  • RCEP红利助稳外贸 福建累计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8.2万份

      【东盟专线】RCEP红利助稳外贸 福建累计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8.2万份  中新社福州1月15日电 (记者 龙敏)自《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三年来,RCEP为福建外贸注入了强劲动力。福州海关15日披露,202...

    时间:01-15
  • 西部数字贸易创新发展联盟成立

      中新社重庆1月15日电 (梁钦卿)首届西部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大会15日在重庆举行。会上,西部数字贸易创新发展联盟成立,旨在推动中国西部地区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数字贸易格局。  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

    时间:01-15
  • 上期所:将天然橡胶期货交割结算价授权大阪证券交易所

      中新社上海1月15日电 (高志苗)上海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期所)与大阪证券交易所15日在上海联合举办天然橡胶期货交割结算价授权签约发布暨服务全球天然橡胶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上海期货交易所理事长田向阳...

    时间:01-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