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2025-01-17 13:54: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月17日电 据国家能源局网站消息,1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一、“国和一号”示范工程成套技术装备

  “国和一号”是依托“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开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非能动压水堆核电技术。该项成果形成了反应堆压力容器、堆内构件、蒸汽发生器、反应堆主冷却剂泵、堆芯仪表系统、超大口径主蒸汽隔离阀等关键技术装备,填补了我国核电产业多项技术和工艺空白。基于该项成果的“国和一号”示范工程1号机组于2024年9月实现首次并网发电,为我国自主核电型号“国和一号”批量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海基二号”深水导管架平台

  深水导管架平台是支撑我国深水海域油气资源大规模低成本开发的关键核心装备。该项成果攻克了深水超大型导管架海上平台长期服役面临的复杂设计计算、恶劣海况作业等工程技术难题,填补了超大型深水导管架平台领域多项技术空白,刷新了深水导管架高度和重量两项亚洲纪录。该项成果于2024年9月在南海流花11-1/4-1油田建成投用,为我国深水海域油气资源的经济高效开发开拓了新道路。

  三、煤矿10米超大采高综采技术装备

  超大采高综采是实现我国6~10米特厚煤层高产、高效、高回收率开采的重要途径。该项成果攻克了超大开采空间采场围岩控制、超大超重型开采设备、装备群智能协同控制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当前特厚煤层开采一次割煤高度极限突破。基于该项成果的10米超大采高工作面于2024年3月在陕西曹家滩煤矿建成投运,为煤炭10米超大采高工作面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提供了范本。

  四、80米级水深海上风电自升式综合勘测平台

  海洋岩土勘察是海上风电建设的关键环节。该项成果集成了智能钻探、原位测试、土工试验、地球物理探测、岩土工程分析评价等功能,是当前国内适用水深最大、升降速度最快、定位精度最高的海上风电综合勘测试验平台。成果应用于山东半岛、浙江苍南和福建宁德等海上风电项目,有效提升了勘察分析效率和精度,对保障深远海风电工程的勘测设计和施工运维具有重要意义。

  五、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

  钠离子电池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新型储能技术之一,具有原材料储量丰富、易于提取、成本低廉、自主可控等优势,应用潜力巨大。该项成果突破了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和工艺难题,在核心材料体系、系统集成、安全防控等方面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在广西南宁、湖北潜江钠离子储能电站项目成功应用,有力推动了我国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迈向新台阶。

  六、高电压大容量电力电子构网型技术装备

  构网型技术装备是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稳定器”。该项成果建立了构网型控制特性塑造理论方法,实现了电网故障下毫秒内高倍率短路电流支撑和零延时惯量响应。基于该项成果形成的35千伏/50兆乏静止同步调相机、电网侧带超容静态无功补偿装置、±500千伏/4500兆瓦构网型柔直等系列装备,已成功应用于福建霞浦柔直、西藏电力保供专项等重大工程,为推动大规模清洁能源基地开发提供了坚实支撑。

  七、新型高效3000标准立方米/小时碱水制氢装置

  碱性电解水制氢是实现新能源大规模制取绿色氢能的关键技术。该项成果突破了高稳定低能耗电极制备、高阻气低阻抗新型隔膜制备、大尺寸电解槽结构优化、系统集成与安全防护等关键技术。基于该项成果的3000标准立方米/小时新型碱性电解水制氢装置,已于2024年11月成功应用于兴国铸业30万立方米/天绿电电解水制氢-储氢-450立方米高炉富氢冶炼示范项目,有力推动了我国绿氢全产业链贯通。

  八、大中型水轮发电机自主可控智能励磁系统

  励磁系统用于控制同步发电机电压和抑制无功功率波动,是提升水轮发电机组运行可靠性的关键控制设备。该项成果开发了智能化励磁系统网络结构、高冗余分布式控制架构、一体化在线监测系统,提高了励磁系统智能化程度及安全可靠性,实现了大中型水轮发电机励磁系统软硬件产品全面自主可控。成果应用于葛洲坝水电站和三峡水电站,为安全运行发电提供了有力保障。

  九、煤直接液化制备航天煤油成套工艺

  发展以煤炭为原料制备液体火箭推进剂是拓宽我国航天燃料供给的有效途径。该项成果开发了以煤炭为原料通过直接液化技术制备高热值液体火箭推进剂的成套生产工艺,产品在比冲性能、冷却特性、流阻性能、燃烧特性等方面与石油基航天煤油一致,可以实现现役石油基煤油的有效替代。基于该成果制备的煤基航天煤油于2024年11月作为主燃料成功应用于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发射任务,对于保障我国航天煤油燃料来源多样化具有重要意义。

  十、630兆瓦燃煤机组掺氨发电技术

  燃煤机组掺氨燃烧是从燃烧源头减少煤电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途径。该项成果解决了在大容量燃煤锅炉上掺氨燃烧存在的着火燃尽困难、锅炉受热面吸热分布变化、烟气氮氧化物排放升高等关键技术难题,系统构建了大容量燃煤锅炉掺氨清洁高效燃烧技术装备体系。基于该项成果的广东台山630兆瓦燃煤机组于2024年10月完成特定工况20%比例掺氨燃烧工业应用,为我国燃煤机组源头减碳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

  • 相关阅读
  • 2024年江西省大中型项目投资突破1万亿元

      中新社南昌1月17日电 (记者 李韵涵)江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17日在南昌开幕,江西省省长叶建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透露,2024年江西省大中型项目投资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  据介绍,过去一年,江西省...

    时间:01-17
  • 一揽子增量政策有效发力 2024年四季度中国经济回升明显

      中新社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 陈溯)2024年9月以来,中国推出促进消费、促进投资等政策措施。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17日表示,这些政策有效发力,2024年四季度以来,中国各项经济指标回升明显。  当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2024...

    时间:01-17
  • 国家统计局:2025年CPI有望温和回升

      中新社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 陈溯)“2025年CPI有望温和回升。”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17日在北京表示。  国家统计局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上...

    时间:01-17
  • 2024年国家能源集团14项关键指标刷新纪录 新能源投产规模创历史新高

    本报讯 (记者杜雨萌)1月16日,《证券日报》记者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国家能源集团”)2025年工作会新闻发布会现场获悉,2024年,国家能源集团完成投资2656亿元,高质量完成国务院国资委&ldqu...

    时间:01-17
  • 中国新发现超大规模稀土矿

      中新社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 庞无忌)记者17日从中国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该部门在云南省红河地区发现超大规模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潜在资源达115万吨,其中,镨钕镝铽等关键稀土元素超过47万吨。  这是1969年在...

    时间:01-17
  • (新春走基层)山东企业生产忙 年货经济带动消费热潮

      中新网济南1月17日电 (吕妍)进入腊月,年味渐浓,家家户户开始置办年货。山东各地企业订单不断,纷纷开足马力忙生产,保障春节期间年货市场供应。  寓意着甜甜蜜蜜、节节高升的传统手工芝麻糖迎来销售旺季。菏泽鲁西新...

    时间:01-17
  • 专家学者齐聚郑州 共话机器人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

      中新网郑州1月17日电 (记者 韩章云)为期6天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16日在河南郑州开幕。比赛间隙,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就我国机器人产业现有短板、未来发展方向及行业人才培养等问题展开讨论,为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

    时间:01-17
  • 北京经开区出台“开门红”政策 单项支持最高达2000万元

      中新网北京1月17日电 (李啸)为稳定企业预期、增强发展活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北京经开区在新年之初发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围绕巩固扩大制造业发...

    时间:01-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