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拓宽消费新赛道 浙江如何为之?

2025-01-17 16:58: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1月17日电(奚金燕 蓝伊旎)从“情感经济”到“体验经济”,从沉浸式数字体验到个性化定制商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近年来新的消费需求不断涌现,推动着消费市场快速变革。

  在此背景下,浙江应如何顺应潮流,在培育壮大新型消费上进一步发力?浙江省两会期间,这一议题受到多位浙江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

1月1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浙江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杭州开幕。 吴君毅 摄

  “破冰”传统模式 创新消费场景

  随着消费结构不断变化,传统消费模式面临着挑战。以老字号为例,这些品牌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消费者长期以来的信任,如今也面临着转型的压力。

  “老字号必须与时俱进,才能大有可为。”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省知联会副会长、杭州朱炳仁铜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军岷认为,只有通过创新产品和消费场景迎合当下的消费习惯,如通过电商、直播等形式吸引新的客户,才能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如其所言,如何平衡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以激发新的消费活力,也正是浙江在文旅领域所面临的难题之一。

  近年来,浙江聚力文脉赓续、文旅兴业、文化惠民,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但文旅项目仍存在开发缺少文化挖掘、场景创新缺少传统文化的融入等问题。

  例如,浙江省政协委员、民建嘉兴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章纯指出,与国内外先进内河游览项目相比,杭州大运河的水上游览在服务提供、线路设计、文化阐释、国际化标识方面缺少能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发展型消费产品,杭州河坊街的场景和业态则较为单一,宋韵、舞蹈、非遗、文创等嵌入性略显不足。

  “应该在文旅项目建设中,嵌入时尚艺术、生活美学、沉浸体验、休闲娱乐、运动养生等文旅消费热点,提供多类型的文化服务。”她提到,比如可以将杭州良渚、大运河、西湖三大世界遗产沿线的文博资源串珠成链,打造全域博物馆。

  此外,民进浙江省委会建议,也可以将人工智能技术充分融入文旅数字化转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沉浸式文旅消费场景,实现虚拟导览、AI驱动的个性化行程推荐和数字文化体验等。

  畅通创新体系 “解锁”新型业态

  当前,以“Z世代”为代表的年轻消费者越来越追求独特的生活方式,不少新的消费业态应运而生,成为现代消费文化的亮点。

  “要培育壮大‘嗅觉经济’等新消费业态,满足日益增长的个性化消费需求。”在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美通香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力看来,香薰等产品不仅是感官体验的满足,更是情感与品位的表达。

  她认为,跨界合作与IP联名等举措可以丰富新消费品牌的文化内涵,助力打造中国特色品牌。“比如,嗅觉类产品可以与电视剧等文化产品联名,持续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香调,探索多场景应用等。”

  消费业态的创新不仅依赖于创意和产品本身,更离不开完善的创新体系支持。以“颜值经济”赛道为例,2024年“双11”期间,浙派美妆业绩表现不俗,然而从国内上市美妆企业研发投入排名看,浙江美妆品牌在研发环节仍相对薄弱。

  为加大对化妆品技术支撑能力建设的扶持力度,农工党浙江省委会建议,应加快推进浙江化妆品注册备案检验、功效验证和安全评估能力建设,鼓励支持化妆品原料开发等基础研究,结合浙江特色植物资源研究开发化妆品原料及产品,夯实化妆品产业发展基础。

  有了创意的“品”,更要有过硬的“质”。针对化妆品产业存在的质量监管问题,农工党浙江省委会进一步提出,要创新监管模式,强化产品质量管理。

  具体而言,要鼓励支持企业建立更多优于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浙产化妆品推荐性标准,推广使用电子标签(如RFID)、区块链等先进技术,确保产品来源清晰、流向明确,便于消费者查询和监管部门追踪。

  优化管理体系 “拆墙”透光照亮新路径

  眼下,夜经济与外摆经济已成为扩大内需、激活消费潜能的关键路径之一。如何进一步优化管理体系,成为浙江在推动新兴消费业态发展中的关键议题。

  “合理放宽商业外摆限制,与浙江的政策导向高度契合,是在新发展阶段探索城市治理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有效路径。”浙江省人大代表、海亮集团党委委员、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时嵩表示。

  他指出,浙江省内山区县及对口帮扶区域的农产品基于其生鲜产品的属性,需要快速进入市场实现价值转化,还有一些特色农产品受限于销售场地和展示空间,无法充分展现其特色与优势,难以吸引到消费者购买。

  “适度放开农产品商业外摆不仅有助于农产品销售和消费帮扶,还能为城市注入新的商业活力。”时嵩举例,在杭州、宁波等城市的一些社区周边,允许商业外摆的时段里,居民的采购便利性显著提高。

  近年来,浙江高度重视夜经济的发展,出台了多项相关政策。然而,由于商业外摆管理措施严格、城乡结合部管理精细化不足等问题,夜经济发展仍受到限制。

  农工党浙江省委会认为,可以通过拆除部分围墙、围栏等障碍物拓展综合体沿街商业空间,鼓励商家在沿街区域设置特色店铺、展示橱窗,打造若干夜经济主题商业街等措施助力夜经济发展。同时,也可以鼓励发展夜宵店、24小时便利店、路边摊等业务,丰富酒吧、脱口秀、Live House等娱乐业态。

  此外,优化监管措施,促进合法经营至关重要。

  对此,农工党浙江省委会提出,可以鼓励市场自治,建立夜市协会,让商户参与夜市的自我管理和创新,形成政府、协会、商户三者良性互动的机制;在特定区域试点“夜间经济特区”,因地制宜规划“临时经营点”,确保商业外摆活动能够更好地满足大众需求。(完)

  • 相关阅读
  • 2024年全国吸收外资8262.5亿元人民币

      2024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9080家,同比增长9.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262.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1%。  从行业看,  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2212.1亿元人民币,  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5845.6亿元人民币。  高技术制...

    时间:01-17
  • 江西南康家具“扬帆出海” 去年拿下超50亿元海外订单

      中新网南昌1月17日电 (朱莹)“2024年,南康家具企业组团出海,参加了意大利米兰、东南亚、中亚、韩国、日本等国际展会,通过这些展会,我们累计签下了超过50亿元的海外订单,真正实现了南康家具‘扬帆出海’。”正在举行的...

    时间:01-17
  •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四项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中新网1月17日电 据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1月1日起,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的《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运行指南》(GB/T 44189—2024)《政务服务便民热线集成规范》(GB/T 44190—2024)《政务服务便民热...

    时间:01-17
  • 从2024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看国民经济新亮点

    中国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发布数据,初步核算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202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70650万吨,比上年增加1109万吨,增长1...

    时间:01-17
  • 事关外贸、外资,中国贸促会最新发声

    本报记者 刘萌1月17日,中国贸促会举行1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杨帆通报了2024年商事认证数据,并就外界关心的外资对在华投资营商环境感受、“千团出海”行动成果等作出回应。2024年...

    时间:01-17
  • 郭丽岩:2025年中国经济仍有多方面有利条件

      中新网北京1月17日电 (冯玲玲)国家统计局17日公布2024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在中新社国是直通车当天举行的“年度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会”上,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岩说,2025年中国经济仍有多方面有...

    时间:01-17
  • 吴璟:对2025年房地产市场进一步止跌回稳充满信心

      中新网北京1月17日电 (王梦瑶)国家统计局17日公布2024年中国经济“成绩单”。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吴璟分析房地产形势时指出,2024年最重要的是市场势头得到明显扭转,他对2025年房地产进一步止跌回稳充满信心...

    时间:01-17
  • 我国在智能制造国际标准化工作中取得新突破

      中新网1月17日电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微消息,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IEC 63206《工业过程控制系统 记录仪 试验和性能评定》正式发布。该标准是当前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记录仪标准的一次重要革新,旨在为...

    时间:01-17
  • 国务院国资委最新发声!加大力度推进战略性重组

    本报记者 杜雨萌1月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证券日报》记者从现场获悉,2024年,中央企业的资产规模突破了90万亿元,同比增长5.9%;全年研发经费投入1.1万亿元,连续三...

    时间:01-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