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浙江两会观察:科技创新何以为发展谋“新”招?

2025-01-17 20:50: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1月17日电(鲍梦妮)在今年的浙江省两会中,“科技创新”话题热度依旧居前,尤其是如何“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备受关注。

  2024年,浙江新增全国重点实验室18家、重大科技成果110项,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预计达3.2%,新引育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300多人……透过今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公布的“成绩单”,不难发现去年浙江科技创新水平进步显著,新质生产力发展势头良好。

  浙江省人大代表、浙江锋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贾璐见证了科技创新如何赋能企业发展,也切身感受着浙江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的持续加码。五年间,其所在的研发团队通过探索创新试验了150多种材料配方,最终使成本下降到原先的一成。

  “技术研发需要‘真金白银’,前期各项支出压力巨大。”贾璐说,这些年的人才政策、增值税减免、科技成果转化等扶持政策,切实减轻了团队的压力,令其能够持续享受科技创新的过程。

  科技创新,是浙江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长期命题。今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也列出了该省与科技创新有关的部分短板,如创新发展能力还不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贯通还需深入推进、构建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还需加力提速等。这一背景下,“以创新浙江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浙江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的重点任务之一。

  2025年,浙江在科技领域定下了一系列目标并明确“打法”。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该省力争全研发投入强度达3.3%左右,实施重大科技项目400个以上,新引进顶尖人才40名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20万人;新增“雄鹰”企业20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3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0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000家……

  在政府谋篇布局的基础上,参加今年浙江省两会的代表委员也从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等多个方面,为浙江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出谋划策。

  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关键一跃”。《2024浙江科技成果转化指数》显示,该省科技成果转化总指数增速逐年加快,发展态势良好。面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更高要求,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需“再添一把火”。

  围绕作为“技术红娘”的科技成果转化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省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九三学社浙江省委会委员李立飞建议,需拓宽技术经理人职业发展路径,充分发挥行业部门与地方政府作用,以保障技术经理人职业发展、建立资格评定和薪酬激励等制度为重点,增强其职业认同感。

  在浙江,政、企、学正携手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快速路”。前不久,该省首批“先用后转”成果池启动建设。浙江省科技厅成果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高校院所与企业将以此为纽带,更加快捷地寻找潜在合作对象,更加充分地了解彼此能力与需求,并借助政府构建的一系列保障机制让产学研合作的实施更有底气。

浙江省首批“先用后转”成果池启动建设。 浙江省科技厅供图

  可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相辅相成。做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的文章,正是该省培育创新“沃土”的发力点之一。

  目前,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众多高校正精准锚定应用研究方向,以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打造融合创新团队。

  “要重点做好学科专业优化布局和科技成果创新转化两方面工作。”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科技大学校长陈建孟表示,高校要做“有用的科研”,主动对接产业需求,引导师生把实验做在车间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而考虑到科研人才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结合高能级科创平台在高水平研究技术、先进科研设备等方面的基础优势,浙江省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汪爱英建议,教育部门加大对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政策支持,最终实现优化健全以重大科创平台为策源支撑的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加快培育和汇聚更多创新人才。

  眼下,浙江正从“创新驱动”向“创新引领”转型,并将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作为重点。

  这为传统制造业提供了新机遇。浙江省人大代表、巨星控股集团董事长仇建平认为,大量智能和无人物流装备随着技术发展,在市场上广泛应用,传统制造业将面临与新兴技术公司的竞争,如新兴技术公司的人形机器人获得成功,将会颠覆现在的制造业。

  据悉,巨星控股集团决定研发人形机器人物流工人,争取在智能物流搬运领域抢占先机。仇建平同样表示,希望浙江省政府加快布局浙江人形机器人产业,出台更多政策,抢占新赛道,打造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创新从来不是一家企业的单打独斗和一个领域的一枝独秀。早在去年10月,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发布了《浙江省“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从“人工智能+”制造、科学、医疗、教育等多领域着手,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从二十多年前“八八战略”将“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列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创新优势、再上新台阶的重要举措之一,到如今浙江努力实现“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创新”始终被该省视作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新的一年,浙江将“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纳入建议主要预期目标。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科技创新将如何持续发挥“强引擎”作用,值得期待。(完)

  • 相关阅读
  • 2024年内蒙古原煤产量居全国第一

      中新社呼和浩特1月17日电 (记者 李爱平)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17日消息称,2024年内蒙古原煤产量12.97亿吨,居全国第一,同比增长5.4%,高于全国增速4.1个百分点。  其中鄂尔多斯市、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三大原煤主产...

    时间:01-17
  • 江苏推动企业迁移登记“一件事”高效办成

      中新网南京1月17日电(记者 徐珊珊)1月17日,南通市海门区数据局颁发了江苏首张通过高效办成企业迁移登记“一件事”平台申请的营业执照。该企业负责人江洁说:“真没想到,企业从南京迁到海门,现在这么方便,线上一次申请...

    时间:01-17
  • 全球新一代液化乙烯运输船从江苏引航出江

      中新网南京1月17日电 (屈浩阳)17日,全球新一代36000立方米液化乙烯(LEG)运输船——葡萄牙籍“辉煌未来”轮在长江引航中心太仓引航站2名引航员的引领下,从江苏太仓扬子江海工码头开航,出江交付德国船东。1月17日,在长...

    时间:01-17
  • 央行:推动普惠信贷努力做到“雪中送炭”

    本报讯 (记者刘琪)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23—2024年)》。其中提到,下一阶段,通过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健全普惠金融激励约束机制、强化金融机构普惠金融能力建设、夯实普...

    时间:01-17
  • 央行就《商业银行、信用社代理支库业务审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本报记者 刘琪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精神,不断完善商业银行、信用社代理支库业务审批工作制度,中国人民银行研究起草了《商业银行、信用社代理支库业务审批管理...

    时间:01-17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中新网1月17日电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微信公众号消息,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督管理,促进行业稳健经营、规范发展,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发布《小额贷款公...

    时间:01-17
  • 四部门携手推动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化 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再添动力

    本报记者 郭冀川为加快提升工业产品碳足迹管理水平,1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推荐清单(第一批)》(下称《清单》)。这份《清单...

    时间:01-17
  • 去年前11个月安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0家

      中新网合肥1月17日电 (记者 赵强)记者17日从安徽省商务工作会议上获悉,去年前11个月,安徽省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0家,安徽省高技术制造业直接利用外资占比达17.1%。  据安徽省商务厅主要负责人介绍,去年安徽省聚焦...

    时间:01-17
  • (经济观察)“两新”政策效果显现 中国消费热力回升

      中新社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 陈溯)国家统计局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消费同比增长3.5%,保持增长态势。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看,2024年最终消费支出拉动经济增长2.2个百分点。  分析认为,中国“两新”政策效果持...

    时间:01-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