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2024中国经济年报,怎么看?

2025-01-18 15:52:27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宏观经济数据,2024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30万亿。面对2024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用五个“很不容易”来评价。2024年,中国经济怎么样?2025年,又如何应对挑战保持经济持续向好?《新闻1+1》主持人白岩松,连线宏观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带来解读分析。

  2024年四季度GDP增长5.4%,是为实现目标努力发力的结果,还是自然增长规律的结果?

  宏观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5.4%毫无疑问不是经济自然运行的一个产物,而是党中央对于二季度、三季度经济增速有所回落、经济动能有所转弱进行精准分析,果断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在投资、消费以及出口等领域取得一系列良好的反弹,所产生的一个综合效应,因此是宏观政策综合发力的产物。我们现在从结果来看很美好,很满意,但是过程依然是很艰辛。当然下一步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所以去年12月中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5年要再进行超常规、逆周期的政策,也就是说在去年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码推动经济的全面复苏。

  如何看待经济增速目标的实现VS普通人的“体感温差”?

  宏观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在自媒体时代,引领大家的体感和新闻的,是决定于一些边际人群的感受。我们看到的GDP增长速度5%,是总体平均的一个速度。实际上在不同部门不同人群,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人在收入、利润等方面的增长,可能与GDP的平均速度是有差异的,尤其是在传统的一些行业里面,企业利润的增长速度,可能呈现负增长;还有一些可能面临着失业危险、面临着行业调整的一些劳动者,收入可能出现了一些下滑;我们也会看到一些地方政府,财政也面临了一系列的压力。这些边际群体的感受,往往会左右整个的舆论,所以从而形成了大量的人所听到的、看到的、自己感受到的,和宏观数据出现了一些偏差。那么这个偏差在外围国家可能体现得更明显,原因就是结构不均衡,导致偏差会更大。

  如何看待全年外贸比上年增长5.0%?

  宏观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外贸数据的超预期,不仅仅是在2024年下半年,实际上从2019年以来都超乎预期。这种超预期的增长,主要来源于中国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同时也会受惠于整个外贸结构的多元化,特别是向“全球南方”进行全面发展。我们看到的12月份10.9%的出口增长速度,也取决于这两个主体因素,当然这里面也有抢订单这样的一些现象。但是不管怎么样,的确中国经济的弹性韧性,就是体现在我们全球竞争力上面,体现在我们超大经济体,在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的效应上面,所以这是好事。

  年末全国人口比上年末减少139万人,如何应对人口红利的消失?

  宏观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从理论上来讲,人口减少直接会导致劳动力供给出现持续下滑,从而会导致增长速度下滑。更重要的是如果人口出生率下降,会导致整个平均年龄下降,生产效应和储蓄效应都会发生作用,进一步使人口红利出现消退。这种消退对很多群体来讲,会周期性地发生。在应对上,人类历史上已经有很多经验,很重要的一个应对方式是,我们一定要从过去数量型的人口红利,转向质量型的人口红利,也就是说要转向人力资源红利,特别是当下所看到的工程师红利,这对于经济增长是极其重要的。另一方面,当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龄化到来,就要求我们在社会保障体系上要进行全面提级,社会建设上要加大力度,这样才能使整个经济增长有很好的社会支持,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需要我们制定一系列的战略来进行应对。

  2024年的经济数据中,有哪些惊喜?又有哪些担忧?

  宏观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惊喜的是我们在科技自立自强、产业升级上面持续发力,在新能源汽车等一系列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行业,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这不仅体现在外贸增速的大规模提升,也体现在这些行业本身的增加值和产值出现了快速提升。这体现了我们整个民族在穿越周期、在提升整个全球竞争力上面,一个根本的也是我们弹性韧性的所在。担心是目前由于我们在宏观上内需不足,那么一些价值实现出现了不畅通的现象,在微观上出现了一些非规范性的竞争,从而导致宏观微观相夹击下面所出现的低价格现象,这个现象的产生是我们很担忧的,值得我们在战略上要进行更为深刻反思和研判。

  如何进一步提高老百姓收入?

  宏观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①很重要的是要保持适度的增长速度,也就是说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还要下功夫做大蛋糕,这要求我们整体经济要摆脱低迷状态,使名义GDP的增长速度到5%,甚至到5%以上,这是我们保证收入增长的一个基本面。②很重要的是收入政策。对民众和劳动者收入进行一个系统提升,我们在短期可以采取一些短期的再分配政策,来一次性提升,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启动社会建设工程,同时加大再分配的改革力度,通过改革来提升居民收入占整个GDP的比重,从而进一步为扩消费奠定收入财富的基础,当然这需要我们在政策层面和改革层面要综合发力。

  2025年提振消费,还有更大的招吗?

  宏观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国家已经把扩消费定为今年的头等大事,并且还要专门启动相应的扩消费工程,也就是说在2024年9月26日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惠民生来促消费,通过扩收入来促消费,以及实施消费刺激政策等多个层面,来加力整个消费的提升。但是我们一定要记住,消费是一个基础变量,也是一个慢变量,一旦消费低迷,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个状况,不是哪一招就能够马上起效果的,它需要综合施策,同时需要一定的过程。因此在中国目前消费政策的发力上,不能够简单地继续用某一项政策来改变目前的格局,而是要有一个综合施策,从多途径来进行改善,所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布局2025年的九项工作中,很多工作实际上都与消费的提振密切相关联。因此在这方面我们还需要有一个很清晰的认识,需要有一个中期的布局,需要在短期刺激政策、中期结构调整和中长期制度改革上,要有一个统筹安排。

  2024年CPI比上年上涨0.2%,怎么看?2025年如何回到合理区间?

  宏观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2024年CPI全年增长0.2%,这的确是目前供求关系失衡的一个产物。它是我们整个调控中间的一个重中之重的参数,也就是说当物价水平出现过低的状况,一定会导致国内经济循环动荡减弱,导致整个需求下滑、企业利润下滑、居民收入下滑,进一步导致我们的预期和下一步的需求变化,从而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要解决这种恶性循环,特别是低价格、高债务所产生的一系列的后果,我们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上,一定要更加积极,更加注重在内需扩展上面下大力气,更加注重在预期调整上面下大力气。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设定的2025年的目标,不仅仅是稳增长、稳就业,同时还有一个价格目标。这个价格目标2024年是3%左右,那么当然从目前这个状况,我们认为2025年向2%这样一个增长目标坚定地去做,是我们政策上面一个很重要的抓手,也是我们各项工作很重要的一个抓手,是我们走出目前一些困局、解决很多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中间目标。

  • 相关阅读
  • 2024年云南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13.6%

      中新社昆明1月18日电 (韩帅南 时文枝)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18日在昆明开幕。云南省省长王予波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称,2024年,云南省开放势能愈加强劲,农产品出口规模保持西部第一,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2...

    时间:01-18
  • (经济观察)外资金融机构密集“上新” 看好中国A股长期机遇

      中新社上海1月18日电(高志苗)贝莱德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正在募集资金,富达任远稳健三个月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结束募集获准成立……近日,多家外资金融机构发布产品,密集“上新”看好中国A股市场长期机遇。  作...

    时间:01-18
  • 沈阳:“老字号”呈现行业类型多元等特点

      中新网沈阳1月18日电(记者 韩宏)记者18日从沈阳市商务局获悉,近年来通过政策支持、服务管理、品牌打造和平台搭建等系列举措,沈阳市老字号呈现出行业类型多元、文化内涵深厚、品牌效能持续增强的特点。  目前,沈阳...

    时间:01-18
  • 九元航空开通广州至河内直飞航线

      【东盟专线】九元航空开通广州至河内直飞航线  中新社广州1月18日电(记者 郭军)中国中南地区首家低成本航空公司九元航空18日正式开通中国广州至越南河内的直飞新航线。即日起,该航线每周二、四、六共执飞三班,为...

    时间:01-18
  • 2024年中国旅游大省云南实现旅游总花费超1万亿元

      中新网昆明1月18日电(时文枝 韩帅南)2024年,旅游大省云南实现旅游总花费1.14万亿元,旅居人数达389.75万、增长20.7%……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18日在昆明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披露,随着“有一种叫云南的...

    时间:01-18
  • 1月17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完成20103.1万人次

      中新网1月18日电 据交通运输部官方微信消息,2025年1月17日(春运第4天,农历腊月十八,星期五),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0103.1万人次,环比增长7.0%,比2024年同期(星期一)增长5.0%。  铁路客运量1238.7万人次,环比增长3.0...

    时间:01-18
  • 我国镓、锗、铟等共伴生、低品位资源再评价取得重大成果

      中新网北京1月18日电(记者 庞无忌)记者18日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在财政部大力支持下,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联合全国27个省(区、市)100余家调查单位、2000余名调查人...

    时间:01-18
  • 山西省政协委员张晟骏:推动“低空经济”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中新网太原1月18日电 (记者 李庭耀)“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已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18日,正在进行的山西省两会上,山西省政协委员、农工党太原市委副主委张晟骏为山西省“低空经济”的发展建言...

    时间:01-18
  • 优化产业体系 江西南昌加速推进制造业重点产业发展

      中新网南昌1月18日电(卢梦梦)进入腊月,位于南昌的江西汇恒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声隆隆,全自动工业机器人、组装机等设备不停运转,忙着赶制订单。  “目前企业产销两旺,所有生产线均满负荷运转,生产订单...

    时间:01-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