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增速与质量并进!一组数据看2024年中国经济年报

2025-01-19 16:10:39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焦点访谈丨增速与质量并进!一组数据看2024年中国经济年报

  2024年,中国经济过险滩、闯难关,在战胜困难挑战中不断发展壮大。这一年,中国经济“稳”的态势有效延续,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与此同时,“进”的步伐也坚定有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一系列成果在中国经济的年度成绩单上有着怎样体现?又将如何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从消费到出口,细看2024年中国经济年报,一组组数据,勾勒出中国经济结构向优、动能向新的轨迹。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副司长 王冠华:这一年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成绩单,比如我国研发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延续了较快提升的态势。企业在研发投入中的占比已经超过了75%,出口结构在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转变,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到了2.63万亿元,大家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全球卖全球。

  新年伊始,全国多地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2024年,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4.4%,增速比1—11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高1.2个百分点。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是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工程,该项目面积约为128万平方米,相当于5个国家体育场“鸟巢”的面积,不仅实现了土地最大化集约利用,绿色低碳的建造细节也随处可见。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施工02标段二分部装修工程负责人 贺巍:所谓阳光引入站台,是指阳光通过这个ETFE的膜,直接照射到乘客乘车的站台上,不仅能够给车站提供照明,而且每年省下的电在48.6万度左右。

  48.6万度电相当于1000户四口之家两个半月的用电量,在整个项目建造过程中,通过数字化和装配式的建造技术和工艺,不仅效率提升,能耗也大幅降低。2024年,化工、建材、钢铁、有色等规模以上工业的主要耗能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均比上年有所下降,清洁能源发电占比不断提高,绿色低碳转型加快。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 黄卫挺:现在绿色低碳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通行证。对于这么一个大体量的经济体来说,要融入国际大循环里面,必须把这个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硬约束,通过绿色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2024年,有效益的投资持续扩大,特别是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8.0%,增速比全部投资高4.8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引领作用尤为凸显,比上年增长9.2%,增速比全部投资高6个百分点。

  名为“天工”的人形机器人,因为搭载了多能具身智能体平台,具备强大的智能交互、具身运控和具身操作能力。具身智能的一大特点就是让人形机器人借助AI大模型能力,通过“肢体”与物理世界交互,来不断学习人的行为动作,从而掌握多种技能。

  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国内外头部企业新品接连面世,国内多地也创建了专门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一个万亿级的新赛道正在展开,成为我国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缩影。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 黄卫挺:2024年中国经济运行整体稳中有进,在进的方面,新质生产力最大的一个亮点,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多进步,包括上天下海的一些重大科技成果;另外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到新兴产业加快布局,再到一个未来产业制高点,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这么一个大的布局之下,新质生产力对经济的支撑力、引领力,效果进一步显现出来了。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副司长 王冠华:比如装备制造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占比达到了34.6%,高技术制造业占比突破了16%,以电子、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为代表的高端产业,发展态势都是比较好的。像智能无人飞行器、智能穿戴设备、智能车载设备等等这些高新技术产品,也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成为带动经济稳定运行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2024年我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不断放宽市场准入,制造业领域实现准入限制“清零”,中国正依托新优势和新机遇成为外资企业投资兴业的热土。2024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9080家,同比增长9.9%;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的11.7%。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瑞士迅达电梯就进入中国,见证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基础设施的飞速发展。2024年,受益于中国持续推进的老旧电梯改造等城市更新需求,它们的订单量持续增长,上海工厂正是迅达集团在全球最大的电扶梯生产基地。繁忙的生产线上这些先进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彰显出他们对于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和市场机遇的坚定信心。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 黄卫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的发展潜能还是巨大的,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这个结论没有变。外资加码中国高技术领域的投资,也反映了外资对我国经济基本面以及中长期发展的信心没有改变,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投资的新风向标。

  内需包括投资和消费,202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达到48.8万亿元和51.4万亿元,内需主动力的作用得到持续发挥。这一年,一系列促消费、惠民生的政策举措密集出台,其中,就包括15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有超过3600万名消费者购买8大类家电产品超5600万台,带动销售超2400亿元。深圳市民韩啸宇,就是这些消费者中的一员。去年“双十一”,他在网上给家里购置了智能扫地机器人和全新的热水器。真金白银的补贴以及简单的购买流程,是让他果断下单的主要原因。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副司长 王冠华: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对于经济增长的带动十分明显。2024年9月份以来,家电类商品零售额连续4个月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另外随着居民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高能效等级的家电、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数据显示,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目前,有超过3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奔跑在中国道路上。2014年底,这个数据是12万。新能源汽车不仅成为消费和投资的重要拉动力,也是“中国制造”的一张亮丽的名片。2024年,新能源汽车出口128.4万辆,较上年增长6.7%,继续领跑全球。

  仅在比亚迪所在的深圳坪山区,就集聚了300余家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涵盖了从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到整车制造的全链条产业生态。进入新的一年,全国多家新能源车企继续加码新技术的投入和研发,固态电池、高阶智能驾驶正加速落地;一大批交通、能源、水利工程建设按下“快进键”,投资拉动效应持续释放;“两新”政策继续加力扩围,中央财政已预下达2025年首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810亿元,支持各地做好政策持续实施的衔接工作。2025年随着积极因素累积增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壮大,一揽子政策效果不断显现,中国经济必将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继续稳步前行。

  2024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不利影响加深,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运行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新年伊始,一系列重磅政策文件接连出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为更好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干字当头、砥砺前行,中国经济必将迎来更好的风景。

  编辑丨高琦 王一喆 王露莹

  摄像丨阮红宇 李必雄 罗安敏

  剪辑丨周维 赵云龙

  (央视新闻客户端)

  • 相关阅读
  • 民革云南省委建言打造“中国绿色美谷”

      中新网昆明1月19日电 (缪超 陆希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17日至20日在昆明召开。民革云南省委集体提案,建言云南打造具有高原植物特色的“中国绿色美谷”。  当前,中国化妆品市场...

    时间:01-19
  • 报告:全国各地呈三梯队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

      中新网北京1月19日电 (曾玥 吴约)日前发布的《数据要素市场化推进力指数(2024)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认为,全国各地在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中体现出不同的路径、重点、模式和成效,整体呈现三个梯队分布。...

    时间:01-19
  • 中国甘肃等地发现大型金矿 新增金资源量168吨

      中新社北京1月19日电 (记者 庞无忌)记者19日从中国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中国地质调查局在甘肃、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发现大型金矿。  据了解,甘肃安坝里北、内蒙古哈达门沟和黑龙江塔河宝兴沟3个矿区金矿...

    时间:01-19
  • 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报告:新职业人才需求规模庞大

      中新网北京1月19日电 (记者 夏宾)以“担当·创新·未来——科技赋能就业暨大学生高质量就业”为主题的主旨对话近日在京举行,活动现场发布的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报告暨大学生就业白皮书显示,产业结构升级催生新职业序...

    时间:01-19
  • 长春至越南芽庄航线复航 冰雪游迎新助力

      中新网长春1月19日电 (张瑶 石林)记者19日获悉,吉林长春往返越南芽庄国际定期客运航线正式复航。该航线的恢复,不仅为两地旅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交通方式,也开启了跨境旅游“双向奔赴”的新篇章。  18日19时,越南越...

    时间:01-19
  • 营造开放包容环境 河南省政协委员建言如何为民企“撑腰”

      中新网郑州1月19日电 (杨大勇)在今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民营经济着墨颇多。其中,2025年该省重点工作更是提及“出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持续开展民营企业家‘百千万’培训,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

    时间:01-19
  • 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首次亮相海南陵水 将于2月投运

      中新网海南陵水1月19日电 (张月和)海南(陵水)低空经济常态化运营首航启动仪式18日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举行。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拥有无人驾驶适航认证的载人航空器——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首次在海南亮...

    时间:01-19
  • 新年新品新动能 中国外贸含“新”量超高

      2024年我国外贸增长规模达到了2.1万亿元。这些增量的背后,到底藏着哪些新动能?新年伊始,记者走访多地企业时发现,我国新产品、新业态、新品牌不断涌现,外贸含“新”量不断上升。  倒立行走、后空翻,甚至托马斯旋转—...

    时间:01-19
  • 畅通生产储运各环节 春节前蔬菜市场供应足价格稳

      蔬菜市场供应足价格稳  临近春节,消费市场迎来了一年中的繁忙时刻。围绕百姓民生关切,聚焦消费市场热点亮点,本报今天起推出系列报道,展现节前消费市场的良好态势和可喜变化。  畅通生产储运各环节  记者 王金...

    时间:01-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