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提示:谨慎选购“金包银”首饰

2025-01-21 11:48: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月21日电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站消息,腊月步入尾声,新春已然临近。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中国消费者协会祝全国广大消费者新春快乐,在新的一年,幸福美满、平安顺遂。同时,也借机提醒广大消费者在春节期间消费不踩坑,留意以下六点。

  一、抵制餐饮浪费

  春节是欢聚团圆的日子,不应成为餐饮浪费的重灾区‌。所谓“年年有余”是指每年仓有余粮、库有余钱,不是为了“爱面子、讲排场、比阔气”而营造“剩宴”。在佳节欢聚时刻,消费者要继续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到理性消费、文明餐饮,把“光盘行动”作为一种时尚,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成为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的“践行者”,制止餐饮浪费的“监督者”,倡导绿色消费的“宣传者”。

  二、抵制过度包装

  商品过度包装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让消费者被迫承担了不必要的支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每一个人的责任,通过种种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带来所谓的“仪式感”消费,不符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应当受到全社会的共同抵制。鼓励消费者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追求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抵制商品过度包装、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共同营造绿色、节约、环保的可持续消费环境。

  三、抵制“特供”“专供”“内供”等酒品

  春节期间亲朋聚会难免会饮酒,中消协提醒消费者在注意饮酒安全的同时,还要避免落入假酒圈套。一些不法分子虚假标注或宣传与党政机关和军队有密切关联的特定名称、符号、标志性建筑物、官方活动等信息,制售“特供”“专供”“内供”等假冒伪劣酒类商品,欺骗误导消费者。这些不法分子利用了部分消费者的特权崇拜思想,采用成本低廉的白酒灌装而成,通过“精美”的包装、编造营销话术,打着所谓“特供”渠道的幌子来诱导消费者,不仅价格虚高,还可能损害饮酒人的身体健康,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四、重视青少年近视防控

  中小学生正处于眼屈光发育的敏感期,绝大部分近视眼都是在这个时期内发生、发展的。家长应合理安排孩子寒假日程,让孩子在看书学习时要注意适时休息,特别是不要沉迷电子游戏,中小学生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最长不超过40分钟,年龄越小的孩子,持续用眼时间建议越短。科学证明,户外活动时间与屈光度数、眼轴长度呈显著相关,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是最有效、最经济的近视防控方法。因此家长应尽可能保证孩子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或者每周累计达到14小时。另外,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家长不要听信“康复”“恢复”“降低度数”“近视治愈”“近视克星”等虚假宣传,以防落入消费陷阱。

  五、谨慎选购“金包银”首饰

  当前黄金市场上“金包银”首饰很是火热,“包金”是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将金箔牢固地包在首饰制品基体上得到的金覆盖层,制作工艺相对复杂,通常采用真正的黄金材质进行加工和覆盖,需要经过熔炼、压制、镶嵌等工序,这使得包金的首饰质感更好,具有更高的价值和耐久性;“镀金”则是将黄金溶液通过电镀或化学镀的方式沉积在基底材质上,制作工艺相对简单,成本也较低。据专家介绍,市面上所谓的“金包银”产品,不论是线下店还是网络渠道销售,本质是银首饰,绝大多数都是镀金的产品,不是手工“包金”。另外,很多商家在销售时通常会标注金重银重作为卖点,但这种行为很难验证,其金重银重分别是多少,连珠宝行业专家也难以分辨,更何况是普通消费者。因此消费者在购买“金包银”首饰时应仔细鉴别,勿信虚假宣传。

  六、谨慎选购保健食品

  临近春节,不少消费者选择保健食品作为过节礼物,或者自用。首先,保健食品是食品,不是药品。出现疾病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用药,不能用保健食品代替药品治疗疾病,以免贻误治疗时机。其次,选购保健食品时,要认准产品包装上的保健食品“蓝帽子”标志,核对保健食品注册号/备案号,根据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等信息科学选择,并按标签、说明书的有关要求食用,切忌盲目购买和食用。另外,网上选购保健食品,要通过正规的电商平台,仔细核对其食品经营许可证或备案凭证和保健食品注册证书或备案凭证信息。如果选择通过跨境电商购买境外保健食品,需要注意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食品原产地有关质量、安全、卫生、环保、标识等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可能与我国标准存在差异,尤其是宣称功能的进口食品,其管理方式与我国不同,消费者应谨慎购买。

  • 相关阅读
  • 1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703元 上调183个基点

      中新网1月21日电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网站消息,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5年1月2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1703元,上调183个基点。图片来源: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网站截图...

    时间:01-21
  • 1月21日央行开展256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中新网1月21日电 据央行网站消息,为维护春节前流动性充裕,2025年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2560亿元逆回购操作。具体情况如下:图自央行网站...

    时间:01-21
  • 31省份今年增速目标揭晓,多个经济大省定为5.5%左右

      第一财经 作者:李秀中  从经济增长目标来看,各地普遍确定在5%以上,其中,多个经济大省将目标定在5.5%左右。  1月20日,山东、四川、安徽、甘肃等省份人代会开幕,至此,全国31个省份人代会均已召开,各地2025年经济社会主...

    时间:01-21
  • 干字当头!江苏拿下多个全国第一

      2024年GDP达13.7万亿元、增长5.8%,增量全国第一;新增中国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数量均居全国第一;新获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4个,累计14个,总数全国第一……江苏2024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拿下了众多全国第一。  ...

    时间:01-21
  • 重庆八部门现场办理 助推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重庆1月21日电(马佳欣)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20日,民建重庆市委会、民盟重庆市委会、民进重庆市委会、农工党重庆市委会、九三学社重庆市委会、台盟重庆市委会共同提出《关于大力推...

    时间:01-21
  • 走心了!给TA们私人定制的新年礼物 腾讯基金会发起数字关爱金活动

      春节将至,对“一老一小”等特殊群体的帮扶,将在传统米面油等物资的基础上,有了新的“私人订制”模式,针对老人和孩子们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一对一的精准“礼物”,来满足他们的新年愿望。  近日,腾讯基金会联合多家机构,开...

    时间:01-21
  •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2024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稳中向好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1月20日)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  2024年,我国粮食...

    时间:01-21
  • 【新春走基层】花卉市场年味浓 年宵花经济火出圈

      中国经济网1月20日讯(记者 高原)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北京市的花卉市场迎来了一年中最为热闹的销售旺季。1月19日,记者实地走访了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的良乡花卉市场,现场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处处洋溢着新春的喜庆氛围。 ...

    时间:01-21
  • 快递业迎来年货寄递高峰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张露)春节临近,年货寄递需求不断攀升,国补促销与冰雪热潮的叠加效应,进一步推动了快递业务量的持续增长。近日,各大快递企业纷纷发布春节运营公告,表示将通过增加人力和运力资源,全力保障节假日...

    时间:01-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