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医保码用户超12亿,招行助力跨区域医保结算高效化

2025-01-21 19:54: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今天,人口高频率、跨区域、大范围的流动成为常态,医保码的跨区域结算成为必要且紧迫的事情。

  据国家医保局最新公开数据,医保码上线五年以来,累计激活量已超过12亿人,结算率达到41.5%,使用量超过500亿次,结算金额2.97万亿元,医保码合作渠道达242家。

  在医保码的普及过程中,各个展码渠道的参与有效推进了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普惠化和便利化。以招商银行为例,该行最新荣获国家医保局“医保码优秀合作伙伴”证书。在国家医保局的指导下,为便利参保人,“招商银行”App已实现医保“激活、查询、展码、备案”全流程服务闭环,获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截至2024年12月末,该行累计激活医保码超3000万张,当年累计服务参保人使用医保码进行就医购药结算超1000万人次。

  据悉,医保码是支持医保基金跨区域结算的关键载体。近年来国家医保局相继出台了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省内跨区域免备案等相关配套政策,以及“医保钱包”功能。去年7月,作为首批银行,招商银行率先上线异地就医备案功能,截至当年末,“招商银行”App已经累计服务异地就医人群1.5万人次。为了做好医保码跨区域结算应用,招商银行将持续结合自身渠道情况和特色优势,助力医保码跨区域结算“更普及”“更便捷”“更创新”“更安全”。

  更普及:助力“人手一张医保码”

  医保码跨区域结算的前提是“人手一张医保码”,其普及工作需要各方持续推进。

  招商银行介绍,在医保参保扩面上,该行会进一步发挥数智招行的差异化优势,在线上通过人工智能服务,找到用户,触达用户。在线下通过配合各地医保部门进企、进院、进校等方式做好参保宣传,争取扩大医保码新用户的挖掘和激活。

  另一方面,在医保码的应用上,招行多措并举宣传医保码功能。在推广医保码方面,该行通过内部宣传平台向11万名员工详细示范医保码用法,号召员工和亲友成为了医保码的使用者。同时,采用多种促活方式,搭建“功能+内容+权益活动”的经营体系,效果显著。截至2024年末,“招商银行”App医保场景年活跃用户数超过1800万,同比增加31%。

  为了让医保码跨区域使用深入人心,该行还制作了包括“异地就医备案”功能的医保码系列宣传视频,通过“招商银行”App、官方公众号、朋友圈、小红书、B站等多渠道加大推送。

  更便捷:一键展码提升用户体验

  据招商银行工作人员介绍,该行将医保码入口最大程度进行简化,在手机桌面长按“招商银行”App图标,即能弹出与“扫一扫”“乘车码”“收付款”并列的“医保码”选项,从而省去了其他展码方式需要“层层点击、查询关键字”的繁琐操作。“我们的‘一键展码、一码付’功能,让参保人无论在哪里,都可以随时掏出手机,一键展码,一键支付用医保。”该工作人员说道。

  在此基础上,在医保码的体验方面,招行还做了诸多优化。该行打通了医保码+自费二维码的衔接、定制开发了“我的医保缴费”+消费查询可视图标、开通两定机构索引+地图导航跳转等功能。

  此外,招行还上线了另一大便捷功能,称作“随时备案、跨省通用”。这一功能可让参保人无论是异地长期居住还是临时外出就医,都能以最便捷的方式完成异地就医备案,享受医保。

  招行这些举措,大大缩短了用户使用路径,极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其背后践行的是“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初心。

  此外,招行还在多个省份将线上、线下网点开放给医保局,实现医保业务“多点办”“就近办”;同时,该行积极对接各省税务局,让用户通过“招商银行”App快速完成参保缴费,提升了城乡居民参保的工作效率,截至目前,此项功能已覆盖25省。

  更创新:开发“医保钱包”等功能

  随着医保码普及度和便捷性日益提升,产品和功能的创新成为了下一个着力点。

  去年12月2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开启医保个人账户的跨省共济功能,即“医保钱包”,并宣布计划用一到两年时间全面解决医保个账跨省共济难题。

  目前,招行配合国家医保局及各地医保局积极推动“医保钱包”业务,支持在医保局账户下构建子单元体系,自由、灵活、便捷和智能的管理医保钱包资金余额以及交易记账。

  另一方面,为助力“1+3+N”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构建,招行持续探索“商保+医保”的一站式理赔。

  未来,将进一步加强银保联动,探索“医保码+商保码+银行”二维码,基于医保数据+用户授权,助力实现同步结算+快速报销,提升参保人的就医体验。

  更安全:科技护航医保码跨区域结算

  据介绍,在“招商银行”App,该行以零售智慧风险管理体系来保障医保码跨区域结算安全可靠。招商银行零售智慧风控体系,以“天秤”智慧风控平台为中心,基于大数据、大模型、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建立“事前感知-事中侦测-事后处置”的风险全生命周期管理闭环生态,实现对网银、手机APP、ATM、POS等渠道7*24小时全天候实时侦测,覆盖伪冒盗用、营销欺诈、电诈、网络赌博等多种风险类型,以综合身份核验体系、智能调查管控体系分类应对各类风险,实现各类风险可控,客户体验持续提升。招行提到,充分依靠科技能力和大数据风控优势,将风险感知、实时决策、风险调查和问题处置等能力有机整合,为医保码跨区域支付结算提供一站式风险管理与闭环处置服务。

  作为医保码最密切的合作渠道之一,招商银行将不断加快医疗健康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不断创新,全力配合好国家医保局和各省医保做好医保码以及医保跨区域结算的相关工作,让医保跨区域结算更普及、更便捷、更创新、更安全。

  • 相关阅读
  • 重磅利好!中央金融办、证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发文

    本报记者 吴晓璐据证监会网站1月22日消息,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稳住股市、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推动专业机构投资者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提高权...

    时间:01-22
  • 深圳重登“外贸第一城” 民企成为重要动力

      “这是2024年8838万份报关单中的最后一份,它是一批从深圳发往日本的翻译耳机。”  近日,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向媒体展示了2024年最后一份报关单,为2024年中国外贸的进出口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官方发布...

    时间:01-22
  • 1月22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上升0.37个点

      中新网1月22日电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据农业农村部监测,1月22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24.28,比昨天上升0.37个点,“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126.06,比昨天上升0.43个点。截至今日14:00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

    时间:01-22
  • 1月22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340万人次 多措并举增加运力

      中新网1月22日电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月22日(农历腊月廿三)是北方小年,铁路客流进入节前高峰期,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340万人次,计划加开旅客列车1346列。1月21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312.3万人次,运输...

    时间:01-22
  • 31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哪家强?去年6省份超5万元,京沪超8.5万元

      第一财经 作者:林靖  去年有6个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5万元,其中上海、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超过了8.5万元。  国家统计局网站21日公布31个省份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数据显示,去年有6个省份...

    时间:01-22
  • 2024年中国国内出游人次56.15亿 同比增14.8%

      中新社北京1月22日电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22日披露,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2024年,国内出游人次56.15亿,比上年同期增加7.24亿,同比增长14.8%。  其中,城镇居民国内出游人次43.7亿,同比增长16.3%;农村居民国内出游...

    时间:01-22
  • 【冰雪春天】万亿冰雪经济 正在“上新”

      中新网1月22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左雨晴) 随着新冰雪季来临,冰雪消费再度升温。曾经刷屏热搜的“尔滨”迎来“回头客”,新疆、内蒙古的冰雪游热度上升,滑雪成为冬季休闲运动中的“顶流”……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时间:01-22
  • 连续9年!中国人寿寿险公司获A类经营评价

      近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了2023年度保险公司法人机构经营评价结果,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再次获评A类。这是自2015年开展此项评价以来,该公司连续第9年荣获A类评价,这一殊荣不仅...

    时间:01-22
  • 大学生“自媒体”就业满意度高,算法平台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平台型媒体的崛起和对优质内容的竞争催生了“自媒体”创业,或曰“内容创业”这一新型样态。在这波兴起于2014年、兴盛于2016年的创业浪潮中,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大学生凭借知识技能和专业优势,成为“自媒体”创业的生力...

    时间:01-22
  • 海南实施新“国补”:线上线下热度高 有税免税齐覆盖

      中新网海口1月22日电(记者 王子谦)新年伊始,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多个省份于1月20日启动了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数码产品的购新补贴。记者21日在海南省了解到,本轮“国补”海南省销售场景涵盖线上线下...

    时间:01-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