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2024年浙江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居全国第二

2025-01-22 21:57: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1月22日电(蓝伊旎)22日,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浙江省分局在杭州召开2024年金融支持浙江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据悉,截至2024年12月末,浙江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22.9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4.0%;贷款余额为23.79万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浙江社会融资规模新增2.64万亿元,增量居全国第二。

  2024年,浙江省金融运行总体呈现“金融要素保障充分,信贷投向重点突出,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特点,为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发挥“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撑。

2024年金融支持浙江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召开。 主办方 供图

  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张全兴介绍,2024年,该行聚焦“两重”“两新”和三个“一号工程”“十项重大工程”等重点领域,认真贯彻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深入推动一揽子增量货币政策落地,做深做实金融“五篇大文章”,深化区域金融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聚焦降本增效,浙江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在政策利率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下行带动作用下,2024年浙江省一般贷款利率、企业贷款利率分别同比下降0.36、0.33个百分点,为有统计以来最低水平。

  过去一年,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指导金融机构有序调整存量房贷利率,涉及浙江省房贷2.5万亿元,惠及310万户家庭,每年节约利息支出130亿元左右。

  2024年,浙江企业发债融资规模增量显著,浙江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5655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民营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902亿元,同比增长49.7%;科技、绿色、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596亿元,同比增长97.8%。

  聚焦结构优化,浙江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2024年,浙江科技服务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9.7%,累计发放“浙科贷”近4500亿元,惠及科技型中小企业超3.2万家;浙江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5.7%,显著高于各项贷款增速,截至11月末,浙江累计发放排污权抵质押贷款922亿元,占全国总额的90%;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9%,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2.4个百分点,截至12月末,浙江省普惠小微、涉农贷款余额均居全国首位;数字人民币试点成果丰富,交易规模、场景数量保持全国前列。

  与此同时,浙江全力实施支付便利化工程,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支付服务体系,满足外籍来华人员、老年人等群体的支付服务需求。比如,浙江设立618个现金服务点,累计兑换“零钱包”277.1万个;浙江支持外币兑换的银行网点达5825家,外币代兑点达429个。

  2024年,浙江共发生外卡消费交易60.07万笔,共计12.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63%;外籍来华人员移动支付应用大幅增长,发生交易1492万笔,共计2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5倍、7.5倍。

  此外,浙江聚焦稳外贸稳外资,助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截至12月末,浙江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银行达38家,备案优质企业超5000家,成效居全国前列。跨境电商结算渠道不断拓宽,服务跨境电商数量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市场采购线上线下“双便利”收结汇优势不断显现,惠及商户4万余家。

  2024年,浙江还在全国率先出台汇率避险担保政策,持续优化县域外汇管理服务,落地“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新场景。2024年,浙江跨境人民币结算量2.42万亿元,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有效满足了经营主体在跨境贸易投资中不断增长的人民币需求。

  据悉,2025年,浙江将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核心任务,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和传导,着力支持扩大内需、提振消费、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的货币金融环境,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贡献金融力量。(完)

  • 相关阅读
  • 数据要素开发与利用受关注 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成重要抓手

    本报记者 田鹏进入1月中下旬,地方两会陆续启幕,全国各地纷纷聚焦新一年的发展大计,紧锣密鼓地筹划布局一系列工作任务。其中,数据要素的开发与利用被多地“划重点”,加快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数据运...

    时间:01-23
  • 多地加码数字贸易 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新动能

    本报记者 寇佳丽近日,国内多地出台增量政策、召开专门会议,探索数字贸易发展新机遇。1月20日,2025大湾区数字贸易深化会在深圳举行;1月1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上海市推动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时间:01-23
  • 央行开展逾万亿元14天期逆回购 维护春节前流动性充裕

    本报记者 刘琪1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发布公告,为对冲公开市场逆回购到期、现金投放等因素的影响,维护春节前流动性充裕,当日,央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11575亿元14天期逆回购...

    时间:01-23
  • 央行等五部门: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开展与中资金融机构同类新金融服务

    本报讯 (记者刘琪)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联合印发《关于金融领域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

    时间:01-23
  • 2024年上海涉外收支总额49523.88亿美元 同比增长33.1%

      中新网上海1月22日电 (高志苗)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22日发布消息称,2024年,上海涉外经济保持活跃。涉外收入23672.48亿美元,同比增长35.3%;涉外支出25851.40亿美元,同比增长31.1%。涉外收支总额49523.88亿美元,同比增长...

    时间:01-22
  •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稳中有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色十足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2024年中国经济年报。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2024年中国经济发展成色如何?全年经济运行有哪些亮点...

    时间:01-22
  • 2024年四川银行业保险业运行平稳 四项指标均居西部第一

      中新网成都1月22日电 (杜成)22日,四川金融监管局发布2024年四川银行业保险业相关数据。数据显示,2024年四川银行业保险业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截至2024年末,全省银行业资产、负债、存款、贷款余额分别为16.86万亿元、1...

    时间:01-22
  • (经济观察)重庆发挥产业优势 加速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

      中新网重庆1月22日电(陈媛 马佳欣)作为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重庆具备齐全的产业门类和厚实的产业基础,拥有全国41个工业大类中的39个。重庆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紧扣“先进制造业”这个关键词,构建...

    时间:01-22
  • 中国多地发展“具身智能”助力产业转型

      中新社成都1月22日电 (单鹏)中国地方两会近期陆续召开,多地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具身智能”。  其中,河南省提出开发具身智能整机产品,广东省提出重点抓住未来具有爆发式增长潜力的具身智能等产业,四川省提出要抢...

    时间:01-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