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绿色亚冬来了,冰雪经济火了

2025-01-25 04:15:01

来源:光明日报

  【绿色低碳发展·大家谈】

  当“尔滨”遇上亚冬会,会上演怎样的精彩?2月7日至14日,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将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这是我国继1996年哈尔滨亚冬会、2007年长春亚冬会后,第三次举办亚冬会;也是继北京冬奥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重大综合性国际冰雪运动盛会。绿色环保理念与亚冬会赛事、冰雪经济将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延循绿色冰雪文化理念,让每一块冰、每一片雪都熠熠生辉

  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我国冰雪运动实现跨越式发展,“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为现实,以绿色为底色的冰雪生态文化直观地展现在大众面前。其中,绿色奥运的卓越成就为世界树立了典范。从主火炬使用清洁氢能为燃料,所有场馆使用100%绿色电力,到应用智能交通系统,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出行,北京冬奥会在能源、建筑、设施、交通等多个方面,将可持续性要求贯彻到冬奥会筹办和举办全过程,也传播着冰雪生态文化。申办冬奥会时,北京、张家口向国际社会作出生态环境大气质量的承诺。2015年以来,北京、张家口的空气质量状况明显改善,PM2.5年平均浓度大幅下降,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北京冬奥会形成强大的推动力,助力京津冀环境治理驶入“快车道”。

  以北京冬奥会的绿色成绩单为目标导向,以“冰雪同梦,亚洲同心”为主题的第九届亚冬会,延循绿色冰雪文化的理念,将“守护好绿色才能守住未来,利用好冰雪才能更好发挥优势”贯彻到底。

  哈尔滨结合地域气候,运用新能源技术,如甲醇、电混、纯电等动力模块,构建起满足亚冬会低温环境用车的新能源交通运输方案,带来绿色高效、安全可靠的亚冬用车体验。在老旧场馆升级改造中,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线和空气流动,减少对人工照明和通风系统的依赖。例如,使用光纤传感技术,精准控制场馆能耗;推广智能窗帘、低辐射膜材料节能顶棚技术等,减少日间照明碳排放。通过绿色环保的国际冰雪赛事和活动,激发百姓对冰雪运动项目的兴趣,深化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促进不同国家之间低碳基建经验的互学互鉴,通过举办体育赛事,使绿色冰雪运动得到跨文化、跨地域的交流。

  为了提升高质量冰雪运动赛事的市场热度,整合优化冰雪生态文化资源,发展多元冰雪文化新业态,擦亮“冰雪生态+多元化”的特色名片,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冰雪生态+人才培养”模式,可大力发挥高校教育科研优势,充分发挥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高校作用,深挖冰雪环保能源、冰雪环保装备器材、场馆建筑再利用等相关课题,引导高校、企业、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等加强合作,开展冰雪环保设施设备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又如,“冰雪生态+特色实践教育基地”模式,可通过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等比赛场馆的翻新改造,积极谋划场馆赛后利用并规划低碳转型,未来成为冰雪运动特色实践教育基地。还可鼓励哈尔滨新区打造“冰”特色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亚布力“雪”特色研学实践基地,依托基地开展冰雪研学,支持哈尔滨承办全省、全国、国际学生冰雪体育赛事活动等。

  “冷资源”的“热玩法”,激起公众崇尚绿色的行动自觉

  冰雪热,背后是文化热。走进全长1400多米的百年老街——哈尔滨中央大街,零下20多摄氏度的天气里,游人如织。随处可见的中西式老建筑、冰雪景观,呈现文化的开放与多元。冰雪“冷资源”变身“热经济”,玩法多多,关键是要把绿色环保理念融入人心,激起公众保护环境、崇尚绿色的行动自觉。

  例如“冰雪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模式,通过低碳环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像黑龙江皮影戏、满族刺绣、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方正剪纸等,深入挖掘各地区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合冰雪元素,充分展示各民族传统村落风貌和习俗等文化特色。不仅可推广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经验和做法,也为龙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视角,使冰雪生态文化得到有效传播。

  又如“冰雪生态+红色文化、工业文化”模式,可依托相关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冰雪文旅线路,传承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大庆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协同推进工业遗产保护和冰雪生态文化发展,鼓励利用老矿区、老厂区等,建设冰雪运动场所和研学基地。不仅能够丰富冰雪旅游项目,还能以低碳环保的方式,将工业遗产变废为宝、发挥余热。

  再如“冰雪旅游+生态环保”模式,在滑雪场和冰雪旅游设施建设和翻新时,可积极推广低碳设计,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滑雪场提供电力,采用节能环保的取暖系统,减少能源消耗。同时,使用由玉米秸秆制成的新型融雪剂等,减少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在冰雪旅游的产品和服务上,推广绿色出行方式,修建覆盖全省冰雪旅游景点的轻轨绿色环线和发展“电动低空飞行”交通运输方式,鼓励游客使用绿色交通等低碳出行工具,支持开展低碳、环保的旅游活动。

  上一个冰雪季,哈尔滨的“宠粉”模式,带来了冰雪旅游新体验。2024—2025年冰雪季,“冰雪热”持续升温,各地不断盘活冰雪自然资源,涌现出一系列“冰雪+”新产品、新场景,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哈尔滨冰雪生态旅游,还可以借鉴其他国家滑雪度假区的“生态足迹”评估体系,实施生态足迹管理,为推动哈尔滨冬季旅游业的绿色转型、完善旅游生态治理政策提供数据支撑。

  无论哪种推广路径,都应注重“推之有方,传之有法”,通过冰雪体育、冰雪旅游等多元内容,促进冰雪文化与社会生活的融合与提升,使冰雪生态文化在传播与推广中孕育出和谐共生、纯洁如雪的底色,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行动自觉。

  (作者:严天时,系黑龙江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讲师)

  来源:光明日报

  • 相关阅读
  • 撬动设备更新大市场

      近日,2024年中国经济年报公布。“三驾马车”稳步奔跑,彰显了我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其中,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14374亿元,比上年增长3.2%。在投资“大盘子”中,有一个数据值得关注: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5.7%,...

    时间:01-25
  • 小而美、“线上+线下”……老字号不“老”释放消费新活力

      央视网消息:目前,由商务部主办的2025年“老字号嘉年华活动”正在各地进行。2025年,不少老字号品牌抢抓消费旺季,不断打造消费体验场景,通过举办商品展销、技艺展示、文化体验活动,在释放节日消费活力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

    时间:01-25
  • “国补”政策成春节促销亮点 更多“电子年货”加入百姓“购物车”

      央视网消息:近期,各地正式实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手环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政策。随着春节临近,不少消费者将这些电子产品,列入了年货好物的购物清单。  在山东日照的一些数码商场专柜,有不少消费者前来咨询购买...

    时间:01-25
  • 多部门出台举措促进春节假期消费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今天(1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多部门介绍保障春节市场供应、促进节日消费有关情况。商务部表示,全国各地商务部门强化货源组织,统筹肉菜储备投放,增加节日市场供应。目前监...

    时间:01-25
  • 春节市场生活必需品库存充足保障供应

      春节市场生活必需品库存充足保障供应  年货节精彩纷呈,数字赋能促消费  国务院新闻办2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保障春节市场供应、促进节日消费有关情况。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2025年春节,是申遗成功以后的首个...

    时间:01-25
  • 迎春花市开到万米高空 航司开展迎新春主题航班活动

      中新网广州1月25日电 (记者 郭军)1月23日,南方小年当天,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在哈尔滨至广州的CZ3616航班上开展“木棉新禧”迎新春主题航班活动,把岭南传统的迎春花市搬到万米高空,为旅客送上新春的温暖祝福。  记者24...

    时间:01-25
  • 预制年夜饭销售火爆 专家:没有国标仍是行业主要问题

      293元8个菜的预制年夜饭销售火爆  专家:没有国标仍是行业主要问题  蛇年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年夜饭预订开始火热。美团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该平台上“年夜饭预订”“年夜饭餐厅推荐”相关搜索量月环比提升256%,年夜...

    时间:01-25
  • 春节前机票价格再跳水,业内: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环比小幅下滑

      2025年春节前夕再现机票跳水,部分航线跌至百元。  “没想到晚回家赶上了节前机票跳水,捡漏了!”在北京工作的李萌计划不请假,大年三十再回合肥老家,查询发现除夕机票比1月25日(大年二十六)便宜了1100元,“只花了400块...

    时间:01-25
  • 做好“加减法”、两个“没有变” 外企投资中国有了更多“定心丸”

      央视网消息: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进口总额1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进口规模创历史新高,预计将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在1月23日商务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积极扩大进口是...

    时间:01-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