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经济大省挑大梁:浙江以“新”字拼开局

2025-02-06 19:38: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2月6日电(王逸飞 张煜欢)经济大省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顶梁柱”,“经济大省挑大梁”成为多地开年工作的着眼点。在浙江,一个“新”字成为“拼开局”的题眼。

  春节假期,杭州多家机器人企业的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亮相晚会舞台、参加街头活动,成为节日里的“新风景”。岁末年初,以“杭州六小龙”为代表的杭州科技企业更是将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话题带热。

  浙江为何“新”意频出?以“新”开局,浙江又剑指何处?

近日亮相春晚的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的人形机器人H1。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供图

  不妨将目光放长一些。世纪之初,快速发展的浙江面临“成长的烦恼”,在“八八战略”的引领下明晰了方向。“八八战略”将“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列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创新优势、再上新台阶的重要举措之一。多年来,该省沿着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道路向“新”而行——“创新”,始终被该省视作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近年来,该省以数字经济为核心打出一张张创新“先手牌”,持续推动产业升级与转型,一批批高科技企业、高能级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以创新浙江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更是今年浙江省政府重点工作之一。

  今年浙江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聚焦未来产业,该省将深化“人工智能+”行动,加快布局人形机器人、量子信息、类脑智能、空天信息和低空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除了着眼“未来”,该省还将目光聚焦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改革。

  在1月下旬举行的浙江省2025年经济政策新闻发布会上,该省明确:2025年,浙江全省财政科技投入将超1000亿元,其中省财政预算安排202.7亿元,按照“能快则快、能早则早”要求,加快资金下达进度。

  上述资金重点向三个方面倾斜,一是聚焦强化新质生产力动力引擎,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二是聚焦强化新质生产力科技供给,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三是聚焦强化新质生产力底座支撑,推进科技领域重大项目建设。

  面对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新变化,浙江深知,唯有不断创新、强大动能,方能持续领跑。

  以“新”制胜,浙江如何多点开花?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春节期间,商场、景区、电影院人气居高不下,首店、市集、冰雪等“新消费”领域更是亮点纷呈。

春节期间的杭州西溪湿地。张煜欢 摄

  据统计,浙江各地围绕春节消费累计发放消费券超9亿元,协同文旅、体育等部门举办促消费活动1600余场。浙江省重点监测440家商贸企业春节期间累计销售额23.2亿元,同比增长3.2%;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拉动消费超107亿元,带动3C数码产品销量显著上升,“年经济”助力消费市场实现“开门好”。

  展望2025年,该省提出支持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业态发展,加快壮大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国潮经济、演艺经济、赛事经济、夜间经济等消费热点,以新消费激活市场一池春水。

  以“新”突围,浙江何以更进一步?

  “要在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取得新突破”“要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上取得新突破”“要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突破”……2月5日,浙江省委举行的“新春第一会”亦透露出浓浓“新”意。

  会上,该省提出要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定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抓好七个方面重点工作,以七个“新突破”为来年工作锚定坐标轴。

  “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拓展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推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细读此次会议,浙江提出的一系列举措不仅着眼当下,更布局长远。该省通过制度创新与生态重构,为当下的经济高质量发展铺设更为坚实的基石。

  实现全年目标,一季度开局首战至关重要。会上紧接着提出了“着力抓好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着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等多项具体要求,继续为新一年实现突围打响发令枪,同时释放出“时不我待”的强烈信号。

  人勤春来早。2月6日,杭州开春首场线下人才招聘会如约举行,人头攒动间,涌动着无限生机与期待。(完)

  • 相关阅读
  • 央行等六部门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 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

    本报记者 刘琪2月6日,为强化供应链金融业务规范管理,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管总局、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起草了《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 引导供应...

    时间:02-07
  • 多地召开“新春第一会” 勾勒新一年经济高质量发展蓝图

    本报记者 田鹏随着春节假期结束,全国多地在蛇年首个工作日召开“新春第一会”,从产业升级的战略规划,到营商环境的优化举措,再到人才战略的深度布局,一场场会议聚焦核心议题,勾勒出各地新一年经济发展的...

    时间:02-07
  • 2025年房地产市场政策目标明确 市场信心持续恢复

    本报记者 杜雨萌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在《学习与研究》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时指出,2024年,多项房地产支持政策出台实施,市场信心有所修复,房地产市场呈现止跌回稳的积极势头。2025年,要持续...

    时间:02-07
  • 财政部将在港发行2025年首期人民币国债

    本报记者 韩昱2月5日,财政部公布,根据有关工作安排,财政部将于2月19日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2025年首期人民币国债,发行规模为125亿元,具体发行安排将在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公布。《证券日报》...

    时间:02-07
  • 1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50% 连续3个月小幅上升

    本报记者 孟珂2月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50%,较2024年12月份上升0.5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小幅上升。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武威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全球制造业平稳...

    时间:02-07
  • 商务部:一季度消费市场总体将继续平稳增长

    本报讯 (记者寇佳丽)2月6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在会上表示,今年春节假期,全国消费市场年味浓、人气足、销售旺,商品消费亮点突出,服务消费活力十足,消费场景拓展创新。据商务部商务大...

    时间:02-07
  • 央行开展2755亿元逆回购操作 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本报记者 刘琪2月6日,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275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维持1.5%不变。鉴于当日有4800亿元逆回购到期,故央行公开...

    时间:02-07
  • 多地召开新春第一会,置顶营商环境

      “华为以领先的数字技术赋能千行百业;深度求索(DeepSeek)以不怕虎的勇气锐气撼动美国人工智能巨头、产生连锁效应;宇树科技的机器人登上央视春晚舞台……”  在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的新春第一会上,省委书记黄坤明...

    时间:02-06
  • 蛇年有郎,神采飞扬!2025年春节,红花郎将如何抢占消费者“记忆力红利”?

      “世界是个巨大的中国村,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上升”:春节期间,在纽约留学的网友@酷洛米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起因是春节期间,其在纽约时代广场闲逛,却不经意间“抬头见喜”,于璀璨的LED大屏上,和一抹再熟悉不过的红花国色——...

    时间:02-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