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零首付”购房陷阱再现 多地发布风险提示

2025-02-10 11:12:00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张芗逸

“零首付购房攻略:首付不足也能圆购房梦”“首付可分期,上车门槛低”……颇具煽动性的话术背后,是市场上再现的“零首付”购房陷阱。

近期,针对部分开发商及中介通过“首付贷”“他方垫资”等违规操作诱导购房者“零首付”购房现象,多地金融监管部门、住建部门、房地产行业协会发布风险提示,警示消费者做好防范。

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零首付”购房对购房者个人和金融机构来说都有风险,干扰了房地产市场秩序,需要各类主体严加防范。

“零首付”套路多

记者注意到,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房产中介在营销楼盘时打出“零首付”“首付分期”等字样,以吸引消费者。还有以购房者口吻发布的“‘零首付’购房攻略”,与他人分享自身“零首付”购房的经历。

记者以购房者身份咨询其中一位宣称“零首付可购买特价房”的房产中介相关细节时,该中介称,达成“零首付”的方式是开发商直接补贴。

记者发现,除“开发商补贴”外,各路房产中介提出的“零首付”操作方案还有“中介垫资”“高评高贷”等。

以“高评高贷”为例,具体操作手法为开发商或中介在申请贷款时将房价做高,或者以不打折的房价为基准进行贷款,以此套取更多资金。实际成交价300万元的房产,由开发商给出370万元的评估价,按照15%的首付比例可以贷出314.5万元的资金,覆盖了实际首付款,从而实现“零首付”。

“开发商推出‘零首付’,目的是以此扩大客户来源。”李宇嘉分析称,看似实惠的“零首付”实际上增加了购房者的月供压力,从而增加了“断供”风险。此外,一些通过阴阳合同的方式实现的“零首付”也为购房者带来了金融和法律风险。

“‘零首付’的违规行为将会带来不可控的风险,最终可能导致消费者在权益受到损害后还投诉无门。”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房贷业务有一套严谨规范的作业标准,对于首付比例等都设定了最低值。“零首付”操作明显超越“红线”。

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

针对具有重重风险的“零首付”购房套路,多地有关部门发布了风险提示。记者梳理发现,仅在2025年1月份,就有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北监管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等多地监管部门提示相关风险。

1月22日发布的《重庆金融监管局关于“零首付”购房的风险提示》提示称,“零首付”购房并未实质解决购房者资金短缺问题,反而可能增加购房、还款总成本。同时,银行机构发现首付款来源存在问题的,可能无法通过贷款申请或提前收回贷款,购房人将面临“房贷两失”风险,甚至可能涉嫌骗取贷款犯罪。

另外,还有地方房地产业协会向购房者及中介机构作出提示。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于2024年12月23日发布的《存量房购房风险提示》建议购房者,规范签订存量房买卖合同。防范霸王条款,不要签订阴阳合同,及时办理网签手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存量房购房风险提示》还请各中介机构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指引消费者办理交易资金托管手续,切勿宣传和违规提供“零首付”等金融服务。

2024年12月24日至25日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时明确提出,完善房地产全过程监管,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升温,‘零首付’等市场乱象有可能会进一步出现。”严跃进表示,从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的有关部署可以看出,市场秩序是2025年各地在房地产市场销售端等领域重点关注的内容,政策方面后续可能将有严管秩序、整顿市场的动作。

李宇嘉认为,为防范“零首付”购房、规范市场秩序,金融机构要严把贷款审批投放,住建部门则要关注商品房预售过程中的风险,做好预售监管和销售合同监管,严禁购房合同违规嫁接第三方金融机构的现象。另外,各部门还可以加大宣传力度,让购房者充分认识到“零首付”购房蕴藏的风险。

  • 相关阅读
  • 国家发改委:春节期间以旧换新销售额超310亿元!

    本报记者 杜雨萌国家发展改革委2月10日发布消息称,近期,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等部门,加快印发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通知,抓紧出台分领域实施细则,及时下达超...

    时间:02-10
  • 报废汽车在这里“变废为宝” 废旧电池发挥“余热”

      重庆潼南区发展汽车后市场,已集聚20多家汽车再制造企业  报废汽车在这里“变废为宝”(经济聚焦)  核心阅读  分类拆解、高效处理报废汽车零部件,充分挖掘报废汽车价值;梯次回收废旧电池,“退休”电池实现循环再...

    时间:02-10
  • 车企深度融合DeepSeek 其实目前还只是刚刚起步

      羊城晚报财经评论员 戚耀琪  近日,多家汽车企业纷纷宣布完成与DeepSeek模型的深度融合。2月8日,一段实车视频演示了广汽智能车机借助DeepSeek-R1大模型回答语音提问的表现,这标志着广汽自主研发的ADiGO SENSE端云...

    时间:02-10
  • 地方两会传递更加积极财政政策信号

      经济日报 曾金华  从今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和预算报告中可以看出,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的信号明显。把宝贵资金用在刀刃上,提振消费是重中之重。把促消费和惠民生、增后劲紧密结合起来,让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

    时间:02-10
  • 《哪吒2》票房突破80亿背后:115家小微企业合力托举,京蓉沪最密集

      澎湃新闻记者 吴雨欣 吴遇利  国产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成为今年现象级电影作品,正在打破更多纪录。  这部制作水准“卷”出新高度的电影,在片尾列了长长的名单。据澎湃新闻统计,影片中共列出1...

    时间:02-10
  • 用好科技创新关键变量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正在持续增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为36130亿元,比上年增长8.3%,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我国全球创新指数2024年排名升到第11位,是10年来创新力提升最快的...

    时间:02-10
  • 去年我国彩票销售超6000亿元创历史新高,有何看点?

      作者:陈益刊  去年即开型彩票一度供不应求,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尽早研判随着市场销量大幅增长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解决策略  中国销售彩票收入首次站上6000亿元台阶。  近日,财政部公开了2024年12月份全国彩...

    时间:02-10
  • 珍珠奶茶小料面临最严添加剂监管

      随着一票主打珍珠奶茶的品牌在海内外不断扩张,珍珠奶茶逐渐走红,甚至有品牌开出了“珍珠奶茶专门店”。一直以来,珍珠粉圆都是茶饮产品中常见的小料之一,如今珍珠奶茶有了新规定。  继2024年2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时间:02-10
  • 【新闻随笔】透视春节年货消费之“新”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千家万户对团圆幸福的美好期盼。置办年货,则是春节仪式感的重要体现。从传统的瓜子糖果到新中式服装、非遗文创,从昔日的“赶大集”到如今的“云购物”,年货消费的变迁不仅体...

    时间:02-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