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预制菜上百姓餐桌还需过几关

2025-02-10 07:46:42

来源:经济日报

  每逢春节,年夜饭常常是最隆重而又充满仪式感的。而今年春节有点不一样,预制菜在许多人的将信将疑中走上了年夜饭的餐桌,“预制菜在骂声中卖爆”成了多个社交平台的热门话题。数据显示,今年预制菜销售额已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可谓爆发式增长。

  节日之前,社交媒体上就有许多网友发帖“求推荐适合年夜饭的预制菜”,评论区网友纷纷晒出了自己认为好吃、有性价比的年夜饭预制菜清单。越来越多人开始接受这种形式,它让不会做饭的人也能在家做出一桌丰盛的年夜饭,方便、耗时短、种类齐全,一些消费者还惊喜地发现,有的预制菜年夜饭味道还不错,不输饭店。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共有23家预制菜相关企业推出了预制年夜饭大礼包,其中,预制菜企业9家,餐饮品牌14家。

  充满争议的预制菜,为何能在今年春节销售火爆?主要原因是方便。预制菜分为半成品、成品,半成品已经经过初步的加工,仅需要简单的烹饪即可食用,而且配有烹饪指南,火候、调味相对容易掌握,口味相对稳定。成品则经过完整的加工,可直接食用或加热后食用。五分钟做好一盘小龙虾、十分钟出炉一份烤鱼,几道菜同时做,甚至只需要二十分钟就能搞定一桌大餐,大大减轻了年夜饭厨师的负担。

  预制菜年夜饭的主要客群是“90后”“00后”的年轻人,这一群体更有意愿尝试新兴事物。随着社会分工的加深,越来越多年轻人不会做饭,许多人即使会做饭也只是弄个家常菜,大菜、硬菜能做的少。预制菜种类则丰富多了,更重要的是,品质相比于刚开始也有了不小的进步,给想在年夜饭上为家人做一桌大餐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选择。相对在酒店吃年夜饭,预制菜性价比往往更高,还不用大冷天出门,更加随意。

  在看到预制菜优势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消费者的种种顾虑。从网友讨论中可以看出,仍有不少人对预制菜持怀疑态度。最让消费者挂心的问题便是安全性、健康性,消费者普遍担心添加剂过量、食物不新鲜,食用预制菜会伤害健康。口味也是消费者担忧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些预制菜品牌口味不错,但也有的口味一言难尽。此外,色泽不佳、实物与包装袋宣传图不符、淡化年味等问题,也让许多消费者不敢轻易尝试。

  预制菜想被端上更多节日餐桌,赢得消费者信任,如今还需要加点火候。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顾虑,要靠相关企业用长期的品质保证来打消。企业要加强研发,促进上下游企业和科研单位加强合作,增强优质原料保障能力。在调味、口感、保鲜上多下功夫,提升气调保鲜、品质调控、新型包装材料等关键技术创新研发水平,加快先进生产工艺装备应用,不断提高预制菜的品质和口味,让消费者吃到口味更多样、安全健康更有保障的预制菜。在欢聚氛围上下功夫,适度给消费者保留一些加工步骤,提高消费者的厨房“参与感”,让消费者在享用美食的同时共享亲情友情。

  市场秩序需要经营主体自觉主动维护,也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要及时推进预制菜标准体系建设,加强生产许可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按照预制菜原辅料、加工工艺、贮藏运输等要求从事预制菜生产经营活动,让预制菜产业在群众的监督下发展。市场监管主体应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滥用食品添加剂等消费者集中担忧的问题。积极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鼓励相关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加强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推进预制菜品牌培育。还要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各方共同努力,让预制菜在阳光下制作,才能走上更多百姓餐桌。(经济日报 仇莉娜)

  • 相关阅读
  • 购新补贴落地手机等数码产品销量猛增

    本报记者 刘萌新增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是今年“两新”政策加力扩围的一大亮点。根据商务部等五部门办公厅发布的《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实施方案》,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

    时间:02-11
  • 国家发展改革委: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有效激发消费活力

    本报记者杜雨萌2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显示,2024年,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以下简称“两新”)政策带动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5.7%,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达到67.6%,带动大宗耐...

    时间:02-11
  • 新增专项债放量发行 为基建项目提供有力资金保障

    本报记者韩昱今年1月份,各地新增专项债放量发行。Wind数据显示,1月份,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40只,总规模达2048.02亿元,同比增加1480.21亿元,涨幅为260.70%。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月10日,年内各地新增专项债发行量2323.43...

    时间:02-11
  • 1月份中国仓储指数为52.5% 达10个月以来新高

    本报记者孟珂2月10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调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月份,中国仓储指数为52.5%,较2024年12月份回升1.9个百分点。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飚对《证券日报》记...

    时间:02-11
  • 1月份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呈现季节性回落

    本报记者孟珂2月10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林安物流集团联合调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月份,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5.7点,环比季节性回落0.23%,同比上升1.71%。从周指数看,走势“两头低,中间高”,第一...

    时间:02-11
  • 两家央企集团筹划重组 汽车行业格局或将重塑 2025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中央企业或其控股

    本报记者 杜雨萌2月10日,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兵装集团”)发布公告称,兵装集团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本次重组或将导致公司财务状况产生较大变化,不会对公司日常管理、正...

    时间:02-11
  • 1月份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7%

    本报讯 (记者杜雨萌)2月10日,《证券日报》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获悉,2025年1月份,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9亿元,同比增长3.7%,铁路建设科学有序推进,实现良好开局。国...

    时间:02-11
  • 金观平:多举措释放都市圈红利

      春节假期期间,杭州、合肥、成都推出的都市圈文旅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打卡体验,一票通游、年卡惠民游颇受好评。跨城文旅成功联动,彰显都市圈内协同发展释放的巨大红利。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发展现...

    时间:02-10
  • 科技股走强 港股恒指创去年11月以来新高

      中新社香港2月10日电 (记者 魏华都)10日,港股在科技股带动下反复向上。恒生指数升388.44点,升幅1.84%,收报21521.98点,创去年11月以来新高。  当日,恒生科技指数升136.31点,升幅2.65%,收报5286.66点;国企指数升162.74点...

    时间:02-10
  • 海南洋浦港:开年港口运营与码头扩建“齐头并进”

      中新网儋州2月10日电(记者 王子谦)蛇年新春伊始,在海南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多艘集装箱船忙着装卸。在相邻的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一阶段)一期施工现场,大型岸桥设备正在调试,呈现港口运营与扩建工程“齐...

    时间:02-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