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王健林,再卖万达广场

2025-02-11 08:32: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2月11日电(记者 左宇坤)王健林的资产出售计划还在继续。

  据天眼查App,近日,四平万达广场投资有限公司、扬州万达商业广场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原股东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退出,新增坤华(天津)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全资股东。

  据不完全统计,万达已累计“割爱”30余座万达广场。

万达广场。 中新网 左宇坤 摄

  新华保险已接手14家万达广场

  万达商管官网显示,吉林四平万达广场于2016年7月开业,开业首日客流近30万人次,营业额近1500万元;扬州万达广场于2017年12月开业,首日客流26万人次。

  一面是万达与昔日的风光挥手告别,另一面,接盘的坤华(天津)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简称“坤华股权投资”)近期频频出手。

  坤华股权投资背后的主要出资人是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华保险”)。股权穿透后可以看到,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金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分别持股99.99%、0.01%。

  岁末年初,坤华股权投资还接连将安阳、宣城、铜陵、淮北、武威等地的万达广场收入囊中。

  这家2023年12月刚刚成立的投资公司,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对外投资项目均与万达紧密相关。天眼查统计显示,坤华股权投资已进行了14次对万达广场相关资产的对外投资,即新华保险已接手14家万达广场。

  其中最重头的当属北京万达广场实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北京万达广场的开发商,北京万达广场则是万达首次在CBD核心区开发项目,万达集团2008年将总部迁至这里,王健林本人也长期在此办公。

  作为万达集团的核心资产,万达广场曾被视为王健林的心头肉。有媒体报道,王健林曾在2019年的年会上表示:“万达商管是万达的核心企业,我什么企业都能丢,这个不能丢。”

  “割爱”的背后,当年万达商管上市失败留下的苦果还在持续。

  为了走出上市对赌危机,2024年万达曾引入包括PAG(太盟集团)在内的一批新的投资者,联合向大连新达盟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约600亿元,但未能彻底解决问题。

  2024年10月起,万达开始遭遇“连环追款”。先是永辉超市发布公告称,大连御锦未按约支付万达商管第四期股权转让款,要求立即付款并向仲裁机构提起仲裁,追究大连御锦及王健林等担保人责任,涉及资金36亿元。

  随后又有两个企业跟上。ST易购、融创中国接连发布了关于重大仲裁的公告,请求裁决万达集团支付股份回购款,分别为50.4亿元、95亿元。

坤华股权投资接手的万达广场。 截图自天眼查

  险资“扫货”商业地产

  之于王健林,出售万达广场无疑能帮助集团应对企业债务问题、迅速回笼资金。但保险公司为什么愿意接下万达的摊子?

  在国内资本市场中,保险资金是一支重要的金融力量,它们凭借独特的投资视角和长期的投资策略,通常能够提前下注某些资产,并在这些资产价值大幅上升后适时退出,从而获得丰厚的回报。

  早在2023年上半年,万达拟出售旗下万达广场以换取流动资金的消息已然发酵。资产包中的万达广场从一二线城市到全国各地,吸引了诸多以险资为代表的中长线资金关注。

  据不完全统计,阳光保险、大家人寿、太保资本、中银三星保险、横琴人寿等险资均位列万达广场的买家名单,先后累计出手接盘近20个万达广场项目。

  有知情人士表示,近期被出售的万达广场仍然将保留万达品牌,也就是资产由投资方持有,万达负责管理和服务。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认为,保险资金具有规模大、期限长的特点,需要配置大量长期资产以匹配负债端的需求。相较而言,其他资金渠道可能不具备同等规模的资金和长期的投资期限,难以满足万达广场这类大型不动产的投资需求。

  目前来看,万达在国内多个城市均有布局,且多位于城市核心区域,具有稳定的租金收入,能够提供持续的现金流。分析认为,险资们对于优质不动产的争抢还将继续。(完)

  • 相关阅读
  • 外资有望更多投向“四大领域”

    本报记者 刘萌2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会议指出,外资企业在吸纳就业、稳定出口、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要拿出更多务实管用举措稳存量、扩增量。会议提出...

    时间:02-12
  • 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惠民

    本报记者寇佳丽2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惠民,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支持便民服务消费,扩大文体旅游消费,推动冰雪消费,发展入境消费”。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理...

    时间:02-12
  • 1月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升至89.0

    本报记者孟珂2月11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月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0,较2024年12月份上升0.1点。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马彬表示,自2024年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政策组合效应进一...

    时间:02-12
  • 深挖消费潜力 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

    本报记者张芗逸2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提振消费是扩大内需、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的重中之重。要切实转变观念,把提振消费摆到更加突出位置。要聚焦牵动性强、增长空间大的消费领域,深挖消费潜力。会议...

    时间:02-12
  • 增开银发旅游列车 将列车改造纳入“两新”支持范围

    本报记者刘萌2月11日,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铁集团等九单位印发《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构建覆盖全国、线路多样、主题丰富、服务全面的银发...

    时间:02-12
  • 202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8% 增速比2023年全年提高0.6个百分点

    本报记者 孟珂2月11日,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360.6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8%,增速比2023年全年提高0.6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至四季度分别增长5.9%、5.7%、5.3...

    时间:02-12
  • 地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完成优化整合

    本报讯 (记者杜雨萌)2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称,按照《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实施方案》(国办发〔2024〕15号)部署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大力推动地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整合,指导...

    时间:02-12
  • 福建2024年跨境人民币业务量超1.2万亿元

      中新社福州2月11日电 (记者 龙敏)福建跨境人民币业务正稳慎扎实推进。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党委委员曹桂元11日透露,2024年,福建跨境人民币业务量1.2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4.7%。其中,福建与《区域全面经济...

    时间:02-11
  • 广西扩能升级面向东盟综合交通运输网

      【东盟专线】广西扩能升级面向东盟综合交通运输网  中新社南宁2月11日电 (记者 杨陈)记者11日从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获悉,目前广西已累计形成61条出省出海出边陆路大通道,2025年当地将加快建设开放大通道大...

    时间:02-11
  • 2024年中国物流业总收入13.8万亿元

      中新社北京2月11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1日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物流市场规模保持平稳增长,全年物流业总收入13.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4.9%。  2024年头部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收入规模超...

    时间:02-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