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盐湖产业“航母”启航 明确三大方向

2025-02-11 08:37: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2月11日电(记者 宋宇晟)中国盐湖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盐湖”)近日在青海正式揭牌。这被认为是央地协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盐湖产业“航母”迈出的重要一步。

  中国五矿披露的信息显示,中国盐湖由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盐湖股份”)、青海汇信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五矿盐湖有限公司3家企业组成,员工15000余人,注册资本100亿元,中国五矿持股53%,青海省国资委和青海省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持股47%。

  青海盐湖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战略优势资源。

  公开信息显示,中国盐湖生产基地包括全国最大、世界第二的可溶性钾镁盐矿床察尔汗盐湖和大型硫酸镁亚型盐类综合矿床一里坪盐湖,采矿面积近4060平方公里,拥有世界上所有成熟的全套氯化钾加工技术和世界领先的盐湖提锂规模化生产技术。

  中国盐湖现有530万吨/年钾肥、5.8万吨/年锂盐、百万吨/年盐湖化工产品产能,是全国最大的钾盐和盐湖锂盐生产基地。

资料图: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州乌兰县的茶卡天空壹号景区,“天空之镜”如梦幻画卷,盐层与卤水交织,在阳光照耀下闪烁银光。图为航拍盐湖上的小火车。(无人机照片)中新社记者 薛蒂 摄

  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庄树新表示,中国盐湖的成立是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全新起点。中国五矿党组书记、董事长陈得信在揭牌仪式致辞中指出,中国盐湖将“打造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新能源产业的稳定器、高端轻金属材料的生力军”。

  这三大方向分别对应钾、锂、镁三类资源。

  先来看钾。我国是农业大国,钾肥需求量巨大。作为我国最大的钾肥生产企业,盐湖股份判断,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农民对科学施肥意识的提高,氯化钾的使用量有所增加,尤其是在高产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区。同时,随着国内工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升级,氯化钾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未来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

  再来看锂。碳酸锂是制备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原料,锂元素在新能源汽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被誉为“白色石油”。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年来,碳酸锂价格波动较为剧烈,对相关产业产生较大影响。

  盐湖股份在2024年三季度报告中指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火爆,对碳酸锂的需求保持强劲增长。随着储能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储能市场对碳酸锂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

  最后看镁。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镁资源生产国、供应国和消费国。镁基制品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电子通讯、建筑装饰、耐火材料、化工等领域。

  2022年底印发的《青海省加快推进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促进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提出,实施镁产业创新突破。加快突破制约镁资源高效利用“卡脖子”关键技术,发展壮大金属镁及镁合金材料、镁基耐火材料、镁基土壤修复材料、镁基功能材料等系列产品规模,促进镁资源高值规模利用,打造世界级镁产业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在盐湖资源利用方面,2024年10月起施行的《青海省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明确,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应当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绿色发展,创新驱动、提质发展,合理布局、集群发展,开放合作、互利发展。

  2025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2024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强调,要切实抓好国有企业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聚焦主责主业,加快国有资本“三个集中”,加大力度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抓好产业焕新行动、未来产业启航行动,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更好发挥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完)

  • 相关阅读
  • 外资有望更多投向“四大领域”

    本报记者 刘萌2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会议指出,外资企业在吸纳就业、稳定出口、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要拿出更多务实管用举措稳存量、扩增量。会议提出...

    时间:02-12
  • 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惠民

    本报记者寇佳丽2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惠民,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支持便民服务消费,扩大文体旅游消费,推动冰雪消费,发展入境消费”。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理...

    时间:02-12
  • 1月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升至89.0

    本报记者孟珂2月11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月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0,较2024年12月份上升0.1点。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马彬表示,自2024年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政策组合效应进一...

    时间:02-12
  • 深挖消费潜力 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

    本报记者张芗逸2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提振消费是扩大内需、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的重中之重。要切实转变观念,把提振消费摆到更加突出位置。要聚焦牵动性强、增长空间大的消费领域,深挖消费潜力。会议...

    时间:02-12
  • 增开银发旅游列车 将列车改造纳入“两新”支持范围

    本报记者刘萌2月11日,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铁集团等九单位印发《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构建覆盖全国、线路多样、主题丰富、服务全面的银发...

    时间:02-12
  • 202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8% 增速比2023年全年提高0.6个百分点

    本报记者 孟珂2月11日,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360.6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8%,增速比2023年全年提高0.6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至四季度分别增长5.9%、5.7%、5.3...

    时间:02-12
  • 地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完成优化整合

    本报讯 (记者杜雨萌)2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称,按照《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实施方案》(国办发〔2024〕15号)部署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大力推动地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整合,指导...

    时间:02-12
  • 福建2024年跨境人民币业务量超1.2万亿元

      中新社福州2月11日电 (记者 龙敏)福建跨境人民币业务正稳慎扎实推进。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党委委员曹桂元11日透露,2024年,福建跨境人民币业务量1.2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4.7%。其中,福建与《区域全面经济...

    时间:02-11
  • 广西扩能升级面向东盟综合交通运输网

      【东盟专线】广西扩能升级面向东盟综合交通运输网  中新社南宁2月11日电 (记者 杨陈)记者11日从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获悉,目前广西已累计形成61条出省出海出边陆路大通道,2025年当地将加快建设开放大通道大...

    时间:02-11
  • 2024年中国物流业总收入13.8万亿元

      中新社北京2月11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1日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物流市场规模保持平稳增长,全年物流业总收入13.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4.9%。  2024年头部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收入规模超...

    时间:02-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