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商务部等9单位:增开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

2025-02-11 12:19: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2月11日电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铁集团等9单位印发《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其中提出,到2027年,构建覆盖全国、线路多样、主题丰富、服务全面的银发旅游列车产品体系,银发旅游列车服务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形成一批主题旅游列车品牌,银发旅游列车开行数量、旅客运输量较2024年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行动计划》明确,增加银发旅游列车服务供给。

  完善旅游列车运行保障机制。制定旅游列车开发及管理办法,明确旅游列车产品谱系、投资模式、运营组织等制度规范,建立健全旅游列车运营服务和保障机制。优化旅游列车运行图,推进适老化列车车底改造,增强热点方向旅游列车开行能力。面向社会征集并受理银发旅游列车开行需求,多种形式开展产品定制服务。在运力紧张线路试点实施旅游列车市场化竞价开行,实现稀缺运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鼓励多元化资本参与投资。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与铁路部门合作开发旅游列车线路,打造地方特色旅游名片。支持和引导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经营主体参与开发和运营银发旅游列车、旅游铁路专线,实行市场化自主定价。支持社会资本根据运营需求改造符合我国铁路运营安全标准的车辆,按照市场化原则委托铁路部门提供车辆管理和运营服务。鼓励和引导国际品牌旅游列车运营企业、旅游企业参与银发旅游列车开发。

  加强旅游列车开发投融资支持。将银发旅游列车适老化、绿色化、舒适化改造纳入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范围。发挥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工具激励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强化对旅游列车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支持。鼓励国家铁路发展基金和地方铁路发展基金投资开发银发旅游列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出台旅游列车专项支持政策。

  扩容旅游列车线路和产品。丰富银发旅游列车产品供给,建立品质型、舒适型、普惠型产品体系。鼓励旅游、养老等领域企业深入挖掘铁路沿线旅游资源,开发银发旅游列车主题旅游线路和产品,形成一批机制化开行的银发旅游列车,打造品牌银发旅游线路。充分挖掘既有路网通行潜力,优化开行线路,利用客运非高峰时段增开银发旅游列车,保障开行兑现率。

  《行动计划》指出,强化适老化设施保障。

  提升配套设备设施适老化水平。研究制定银发旅游列车适老化、舒适化改造工程技术标准和列车服务相关标准,完善并落实新建铁路车站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鼓励有关地方、铁路部门对重点旅游目的地铁路车站进行适老化改造,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打造更具旅游文化氛围、更好提供适老化服务的旅游车站。铁路运输企业要根据列车运行线路、旅游产品设计和适老化需要,做好列车停留、整备、检修等相关基础设施的提升改造。

  推动景区设备设施适老化改造。规范文化和旅游场所设备设施配置。完善适老化标准,结合实施设备更新行动,引导各地文化和旅游场所完善适老化设备设施和服务,更好便利老年人旅游出行。引导文化和旅游场所设置老年游客绿色通道。

  《行动计划》要求,提升银发旅游列车服务水平。

  丰富列车适老化服务。在银发旅游列车配备适老化服务管理专业团队,系统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完善列车医疗照护服务,适量配置医疗、老年照护专业服务人员和应急药品。鼓励医疗机构与铁路部门合作在银发旅游列车配置医疗救护员,列车上产生的诊疗费用可按照定点医疗机构注册地作为就医地进行医保异地就医结算。加强供需对接,引导和支持品牌餐饮企业、知名医疗保健机构、老字号企业、演出团队等与旅游列车运营主体深入合作,支持特色美食、理疗保健服务、老字号产品、特色文化演出、非遗技艺及舞台艺术视频等上列车,丰富服务供给,探索打造主题特色鲜明的银发旅游列车。

  提高列车服务质量。明确银发旅游列车服务价格和服务内容,畅通服务投诉处理渠道,惩戒不规范服务行为。制定银发旅游列车老年旅客应急突发情况处置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培育专业化银发旅游乘务团队,加强对服务人员突发情况处置、老年服务专业技能培训。优化提升旅途服务,丰富列车文化生活,满足老年旅客精神需求。建立健全旅游列车服务后评价和表彰激励机制,积极推荐优秀服务团队和列车服务人员参与五一劳动奖、三八红旗手(集体)、青年文明号等评选。

  支持旅游列车与景区深化合作。加强对国有景区老年人门票优惠政策落实情况检查,引导各类景区为银发群体旅游出行提供优惠和便利。支持各地建立完善旅游列车与景区沟通协作机制,鼓励景区为游客提供预约、绿色通道、交通接驳、接待服务等精准服务,开发适合银发群体的智能导览系统,提升银发群体景区游览体验。

  《行动计划》还提到,优化银发旅游列车发展环境。

  加强政策协同。将发展银发旅游列车作为促进服务消费工作的重要内容,各铁路集团公司以及各地文化和旅游、商务等相关主管部门要加强协调沟通,抓好工作落实。将银发旅游列车纳入地方政府促消费政策支持和为民办实事范围,相关铁路餐饮、旅游等经营企业列入当地餐饮、旅游行业政策支持范围,支持铁路运输企业按规定申报相关支持政策。严格落实老年游客景区门票优惠政策,鼓励各地方政府、景区主管部门加大对老年游客优惠力度。

  优化旅游保险产品。指导保险机构与旅行社、医疗机构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通过产品创新和规模效应降低银发保险产品成本,丰富针对银发群体的保险产品,扩大保障范围和覆盖人群,简化理赔手续,提高理赔效率。

  加强旅游列车产品推介。鼓励地方文化和旅游、商务主管部门、各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开展旅游列车主题促消费活动,推动旅游相关平台设置银发旅游列车产品专区,提升银发旅游列车相关产品知名度。支持国铁集团和旅游列车运营企业依托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旅博会等展会平台,加强国际合作和产品推介。开展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推荐遴选工作,梳理开行旅游列车工作实践中的好经验、好模式、好做法,加大对银发旅游列车的宣传力度。

  • 相关阅读
  • 外资有望更多投向“四大领域”

    本报记者 刘萌2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会议指出,外资企业在吸纳就业、稳定出口、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要拿出更多务实管用举措稳存量、扩增量。会议提出...

    时间:02-12
  • 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惠民

    本报记者寇佳丽2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惠民,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支持便民服务消费,扩大文体旅游消费,推动冰雪消费,发展入境消费”。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理...

    时间:02-12
  • 1月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升至89.0

    本报记者孟珂2月11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月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0,较2024年12月份上升0.1点。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马彬表示,自2024年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政策组合效应进一...

    时间:02-12
  • 深挖消费潜力 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

    本报记者张芗逸2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提振消费是扩大内需、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的重中之重。要切实转变观念,把提振消费摆到更加突出位置。要聚焦牵动性强、增长空间大的消费领域,深挖消费潜力。会议...

    时间:02-12
  • 增开银发旅游列车 将列车改造纳入“两新”支持范围

    本报记者刘萌2月11日,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铁集团等九单位印发《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构建覆盖全国、线路多样、主题丰富、服务全面的银发...

    时间:02-12
  • 202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8% 增速比2023年全年提高0.6个百分点

    本报记者 孟珂2月11日,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360.6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8%,增速比2023年全年提高0.6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至四季度分别增长5.9%、5.7%、5.3...

    时间:02-12
  • 地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完成优化整合

    本报讯 (记者杜雨萌)2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称,按照《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实施方案》(国办发〔2024〕15号)部署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大力推动地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整合,指导...

    时间:02-12
  • 福建2024年跨境人民币业务量超1.2万亿元

      中新社福州2月11日电 (记者 龙敏)福建跨境人民币业务正稳慎扎实推进。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党委委员曹桂元11日透露,2024年,福建跨境人民币业务量1.2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4.7%。其中,福建与《区域全面经济...

    时间:02-11
  • 2024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360.6万亿元 同比增5.8%

      中新社北京2月11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1日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360.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8%,增速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2024年,中国物流运行总体...

    时间:02-11
  • 海南自贸港FT账户、EF账户业务快速发展

      中新网海口2月11日电 (记者 王晓斌)在海南省新闻办公室11日召开的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副行长黄革介绍,2024年海南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收支同比增长89.07%;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账户)业务快速发展。 ...

    时间:02-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