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国家发改委下达以工代赈中央投资50亿元

2025-02-13 21:39: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2月13日电 (记者 王恩博)记者13日从中国国家发改委获悉,该部门于日前下达2025年度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50亿元(人民币,下同),支持地方实施1008个以工代赈项目,计划吸纳12.3万农村脱贫人口和其他低收入群体参与工程项目建设,发放劳务报酬超过17.1亿元。

  以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的一种扶持政策。

  本批投资计划聚焦困难地区重点群体,资金主要投向832个脱贫县等欠发达地区,并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革命老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任务较重以及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的地区倾斜,优先吸纳低收入民众特别是农村脱贫人口、防返贫监测对象、因灾需赈济人口、易地搬迁脱贫民众等参与项目建设,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国家发改委要求,各地最大程度挖掘以工代赈项目用工规模,最大可能吸纳当地民众参与建设,最大幅度提高劳务报酬发放占比。

  以工代赈项目不仅能吸纳就业,还能有效改善项目地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提升农村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条件。本批投资将支持各地修建通村公路、生产便道、产业路等各类道路3550公里,开展农田整治1.5万亩,开挖或铺设各类供排水管网1320公里等。

  2024年10月,国家发改委已提前下达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50亿元,联合财政部提前下达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以工代赈任务40.5亿元,加上此次下达的中央预算内投资50亿元,目前已累计下达2025年度以工代赈中央投资140.5亿元。(完)

  • 相关阅读
  • 商务部:“2025全国网上年货节”圆满收官

    本报讯 (记者刘萌)2月13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2025全国网上年货节”有关情况。何咏前表示,2月5日,“2025全国网上年货节”圆满收官。据商务大数据对重点电商...

    时间:02-14
  • 上市公司高薪招贤纳士 人工智能人才紧俏

    本报记者 丁蓉元宵节过后,春季招聘市场渐热,多家上市公司春季招聘的岗位已经“上新”。《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人工智能相关岗位需求大幅增长,不少企业开出高薪招纳相关人才。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企...

    时间:02-14
  • 2024年税费“红包”超2.6万亿元 有力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

    本报记者 韩昱2月12日,《证券日报》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了解到,2024年,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26293亿元,助力我国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税费优惠政策...

    时间:02-14
  • 全力以赴拼经济 多地国资委部署一季度“开门红”工作

    本报记者 杜雨萌继年初多地国资委明确表态“要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稳增长”后,最近一段时间,多地国资委陆续召开会议部署一季度“开门红”工作。具体来看,四川省国资委召开的2025年省属监...

    时间:02-14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以工代赈中央投资50亿元

    本报讯 (记者杜雨萌)据国家发展改革委2月13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于日前下达2025年度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50亿元,支持地方实施1008个以工代赈项目,计划吸纳12.3万农村脱贫人口和其他低收入群体参与工程项目建...

    时间:02-14
  • 央行: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

    本报记者 刘琪2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2024年货币政策坚持支持性的立场,有力支持经济回升向好。金融总量合理增长,2024年末社会融资...

    时间:02-14
  • 浙江台州跨省“抢人”忙 助力经济“开门红”

      中新网台州2月13日电(傅飞扬 泮素珂)“6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这次招工满载而归,不仅带来了贵州的人才,还进一步深化了两地‘村企联盟’合作模式。”元宵节刚过,浙江台州三门赴贵州招工工作也圆满结束,三门县就业服务中心...

    时间:02-13
  • 解读2024年物流运行成绩单:新引擎拉动作用逐步显现 助推经济“加速跑”

      央广网北京2月13日消息(记者王晶)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近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超过360万亿元,同比增长5.8%,总体延续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表示,2024年物流市场规模优...

    时间:02-13
  • 安徽各地召开“新春第一会” 科技创新成亮眼主题

      中新网合肥2月13日电 (储玮玮)近期,安徽各地密集召开“新春第一会”,科技创新成为亮眼的主题。从省级部署到地市行动,安徽以“科技引领新质生产力”为核心,围绕创新生态构建、产业升级、数字化转型等方向,掀起开年拼发...

    时间:02-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