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2024年中国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实现新突破

2025-02-15 16:43: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2月15日电 (记者 阮煜琳 闫晓虹)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14日在北京表示,2024年,机械工业积极推进协同创新、开展联合攻关,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实现新突破。

  ——自主研制的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取得里程碑进展,先后完成样机总装下线、点火、满负荷试验,突破了90余项关键技术,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功率最大、技术等级最高的燃气轮机,对我国燃气轮机基础学科进步、产业技术发展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下线,机组的发电机、叶片、轴承、电控系统等关键部套技术均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代表了我国风电装备全产业链技术快速进步的最新成果。

  ——6米以上超大直径盾构机“山河号”“江海号”接连下线应用,“山河号”是目前全球在建工程最大直径盾构机,最大开挖直径达17.5米、整机总长163米、重约5200吨;“江海号”是我国迄今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最大开挖直径16.64米、整机长约145米、重约5000吨,标志着我国在16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研制和应用领域实现新跨越,已形成超大直径盾构机全产业链产业化发展能力。

  ——防城港“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带动上下游5400多家核电设备企业实现400多项关键设备自主化,已具备核电整机设备100%国产化能力,有力促进我国核电产业链韧性和实力的提升。

  ——全球最大600马力混动拖拉机研制成功,打破了农机动力传动和液压电控等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同时将新能源汽车理念跨界融入农机装备领域,推动传统农机向智能农机升级,助力农业从机械化向智能化转型。

  ——全球最大单套年产100万吨丙烷脱氢项目投产,创造了10个全球、全国首台套设备,实现了反应器特阀、产品气压缩机、50兆瓦正压防爆电机、169兆瓦空气加热炉、轴流泵等多项设备创新,解决了部分“卡脖子”问题。(完)

  • 相关阅读
  • 资本市场热点说 | 347家公司披露回购增持贷款进展 金额上限合计近700亿元

    本报记者 吴晓璐自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推出以来,备受市场欢迎。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2月16日,A股347家上市公司累计披露367单股票回购增持贷款进展,拟申请贷款金额上限合计697.76亿元,占首期额度(3000亿元)为...

    时间:02-17
  • 多地支持资本市场发展出实招 “并购重组”“投资价值”成高频词

    本报记者 孟珂近期,从支持科技型企业、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到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再到支持上市公司运用并购重组等工具做优做强……多地纷纷发力支持资本市场发展。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

    时间:02-17
  • 全国铁路春运发送旅客突破4亿人次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记者樊曦)记者15日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2月14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359.6万人次,自1月14日春运启动以来累计发送旅客突破4亿人次,达4.13亿人次。各地铁路部门多措并举,在热门方向、...

    时间:02-17
  • 一线调研 | 降成本强基建“东数西算”工程启动三周年:加速织就算力网络

    本报记者 郭冀川2022年2月17日,“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三年来,一幅波澜壮阔的算力版图徐徐展开。从东部沿海的繁华都市,到西部内陆的偏远山区,一个个数据中心拔地而起,一条条数据高速公路正在贯通,...

    时间:02-17
  • 昌九高铁先行开通段铺轨贯通

      昌九高铁是江西省境内一条连接南昌市与九江市的高速铁路。2月15日,随着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多功能长钢轨牵引车将最后一对500米长钢轨精准铺设至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抚河特大桥接轨点,标志着昌九高铁先行开通段完...

    时间:02-15
  • 中国工程机械加速“出海”融入新兴市场

      中新社长沙2月15日电 (记者 唐小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迎来2025年首季开门红。在坐拥5家“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企业的长沙,工程机械行业头部企业都在赶订单、忙交付。其中,海外订单占据相当比例。  2月初,中联...

    时间:02-15
  • “特斯拉速度”刷新,外企与中国市场双向奔赴

      上海又给特斯拉一个惊喜。  近日,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投产,这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之外投建的首个储能超级工厂,于2024年5月开工建设,用时仅7个月即竣工。  2019年,特斯拉首次牵手上海...

    时间:02-15
  • (经济观察)竞逐中国经济第十城,“争”的是什么?

      中新社北京2月15日电 (尹倩芸)中国经济十强城市变迁历来备受关注。除了“领头羊”,排名第十的“守门员”之争亦是看点。如今坐在这个位子上的南京,正面临激烈竞争。  从各地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看,2024年中国地区...

    时间:02-15
  • 2月14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完成19967万人次

      中新网2月15日电 据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2月14日(春运第32天,农历正月十七),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19967万人次,环比下降7.5%,比2024年同期增长5.8%。  铁路客运量1359.6万人次,环比增长5.7%,比2024年同期...

    时间:02-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