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三问”杭州“六小龙”现象

2025-02-19 19:36: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2月19日电(奚金燕)春潮涌动之际,由“杭州六小龙”引发的关于中国新兴产业的讨论热潮仍在持续中。从何为“六小龙”,到“为何是杭州”,如今越来越多人正在将目光聚焦到更深层次的话题:未来浙江乃至中国能否出现更多的“龙头企业”?我们能否有更多的期待?答案或许蕴藏在问题本身之中。

  何为“六小龙”?

  “杭州六小龙”是指6家总部位于杭州的科技企业,分别为宇树科技、深度求索,加上游戏科学、强脑科技、群核科技、云深处科技。

  “六小龙”分布在具身智能、AI大模型、空间智能等不同领域,在算力、算法、数据、硬件、场景等方向发力,共同绘就了一幅前沿科技、未来产业活动涌动的新图景。

  笔者观察到,这些企业大多在杭州深耕已久,其中四家企业创始人均毕业于浙江高校。此次的“一夜爆红”,对于企业来说,更像是一次“厚积薄发”。

  如,宇树科技自2016年落户杭州高新区(滨江)以来,致力于自主研发,坚持软、硬件自主创新,目前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180余项,授权专利150余项。

  观察来看,“六小龙”在杭州并非“孤勇者”。经过多年培育,杭州已经初步形成了从核心技术研发、智能产品制造到行业智能化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观众与机器人互动。奚金燕 摄

  杭州市经信局数据显示,该市拥有人工智能上市企业49家,其中营收超百亿元企业7家,31家企业营收超过20亿元。以大模型领域为例,除了DeepSeek,还涌现了阿里巴巴“通义”系列等通用大模型以及网易“玉言”、新华三“百业灵犀”、西湖心辰“西湖”等专用模型。

  从更广视野来看,“杭州六小龙”是企业群像,更是新经济现象,折射出中国人工智能、元宇宙、未来网络等一批新兴未来产业的蓬勃态势。

  为何是杭州?

  一家企业的成功与否,更多取决于掌舵者的决策与布局;一个产业的爆发,则与当地的人才浓度、创新土壤、营商环境息息相关。

  “六小龙”创始人大多是草根创业、大学生创业,他们有激情,有闯劲,并且专注于一个赛道。而杭州给予了他们充分包容的创业环境。

  正如群核科技相关负责人坦言,杭州不是座“急于求成”的城市,容错率高,在企业还是“小透明”的时候拿了上城区政府15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后,也是经过十余年的成长,才有现在的一些成果。

  正是这样“无差别、全生命周期”的陪伴式政府服务,吸引了一批创业者选择浙江、集聚杭州。

  除了“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的创业环境,创新土壤同样不可或缺。早在2003年,浙江部署建设“数字浙江”。作为省会城市,杭州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阿里巴巴、海康威视、新华三等一批互联网头部企业相继涌现,集聚了一批数字经济人才。

  近年来,杭州以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建设加速创新成果落地应用。如,之江实验室获批建设全国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浙大脑机智能等4家实验室入选全国重点实验室、阿里云“城市大脑”等3家平台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性创新平台3家,为赋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注入了动力。

  于杭州而言,批量出现的“小龙”,正是坚持长期主义的产物。这也给新一轮城市竞争带来了新的思考。从发展轨迹来看,“六小龙”大多为杭州孵化企业,它们在西子湖畔经历了从初创期到成长期的拔节生长。

  杭州选择的路径也表明,当下,破局“内卷式”竞争的关键在于把“招商”变成“育商”,要从比拼优惠政策搞“政策洼地”向比拼营商环境创“改革高地”转变,多做“难而正确的事情”。这也是这段时间对“为何是杭州”的持续追问最好的答案。

  未来产业如何由点成势?

  炫酷的宇树G1机器人、暖心的电子闺蜜“DeepSeek”、“手随心动”的智能仿生手……“杭州六小龙”的技术成果让更多人似乎看到了“未来已来”,感受到了“科技向善”。

  然而不可否认是,作为新兴产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尤其在产业链内生性、场景规模化落地等方面。如何推动“六小龙”从“单点突破”到“全局繁荣”?

  杭州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全力构建从算法模型创新突破到行业转化应用的创新体系,实现大算力孵化大模型、大模型带动大产业、大产业促进大发展的良性循环。

  如推进开源社区实体化运作,采用“园区+孵化器”模式,吸引围绕社区进行模型开发应用的创新企业集聚,打造全要素支撑的开源创新产业生态;推进新兴领域业态培育,创新智能网联车、智能机器人、脑机接口等领域场景培育,打造车路协同特色示范场景,加速工业、家庭、特种机器人推广,支持教学辅助、运动康复等脑机设备应用。

  “创新永无止境,竞争永无止境。”在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特邀委员、浙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亭看来,要始终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抱有足够的客观理性和谦卑敬畏,政府应持续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富的舆论氛围,提供有利于科技和产业融合创新的制度供给。

  站在新的节点上,浙江正从省域层面加强顶层设计,部署建设“创新浙江”,重点便是做深做透“两篇大文章”: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从“数字浙江”再到“创新浙江”,浙江正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助推更多企业“跃升成龙”,助力未来产业“积厚成势”。(完)

  • 相关阅读
  • 中国成品油价2025年首次下调

      中新社北京2月19日电 (记者 庞无忌)中国成品油价迎2025年首降。  中国国家发改委19日消息称,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5年2月19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70元(...

    时间:02-19
  • 中老边境勐康口岸通关首批31吨老挝中药材

      中新网普洱2月19日电 (谈鑫月 周国芬)19日,来自老挝的31吨中药材经中老边境勐康口岸进入中国云南,这是该口岸首次通关中药材。  勐康口岸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与老挝丰沙里省约乌县...

    时间:02-19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保持对民营企业稳定有效的增量信贷供给

    本报讯 (记者刘琪)2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主持会议。会议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

    时间:02-19
  • 《海南自由贸易港数据出境管理清单(负面清单)》发布

      中新社海口2月19日电 (记者 王晓斌)海南自由贸易港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暨数据跨境流动新政落地新闻通气会19日在海口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海南自由贸易港数据出境管理清单(负面清单)》(下称《数据出境负面清单》)...

    时间:02-19
  • 拱北海关2024年度查扣侵权商品涉案案值首超千万元

      中新社珠海2月19日电 (邓媛雯 王凌)拱北海关19日称,2024年,该关共查扣侵权商品5.36万件,涉及“回力”“OSRAM”等多个品牌,年度查扣侵权商品涉案案值首次突破千万元(人民币,下同)。  据介绍,拱北海关去年开展深化粤港...

    时间:02-19
  • 辽宁省获批建设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

      中新网沈阳2月19日电 (李晛)记者19日自辽宁省数据局(辽宁省营商环境建设局)获悉,国家数据局近日批复同意辽宁省建设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这是国家数据局谋划实施的首个数据领域综合改革试点,标志着辽宁省被纳入国...

    时间:02-19
  • 山东加码数字乡村建设 让科技惠农更“慧”农

      中新网济南2月19日电(王采怡)在山东各地,智能化农机、数字化育苗繁育基地、数字乡村平台等新技术随处可见。山东持续加码科技力量发展智慧农业、建设数字乡村,帮农民管理农田,解决各类实际问题,助力农业生产更高效,乡...

    时间:02-19
  • 山西春节假期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6.93% “非遗+文旅”成新动能

      中新网太原2月19日电 (杨佩佩 张延辉 张昱)记者19日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获悉,2025年春节假期,山西服务业用电量呈现爆发式增长,达到9.25亿千瓦时,较去年春节假期大幅攀升16.93%,这一数据直观展现出山西服务业在春节...

    时间:02-19
  • 碳路中国丨“乌金”变“绿金” 智能化赋能山西煤企转型升级

      中新网太原2月19日电 题:“乌金”变“绿金” 智能化赋能山西煤企转型升级  作者 吴琼 武艳红  干净整齐的车间、高效运转的智能化设备、井然有序的生产流程……初春时节,走进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

    时间:02-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