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探访上海首座人形机器人量产工厂 年产望达数千台

2025-02-19 22:37: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上海2月19日电 题:探访上海首座人形机器人量产工厂   年产望达数千台

  中新社记者 李姝徵

  走进上海首座人形机器人量产地——智元机器人制造工厂,仿佛步入未来世界:工程师正将人形机器人的各类配件按序组装,数百台“初出茅庐”的人形机器人排列整齐,等待在工程师的“带领”下完成一系列动作测试。

  记者18日探访这座位于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机器人制造工厂,该厂投产不过数月,2024年已下线1000台人形机器人,并将在2025年实现数千台的年产量。

2月18日,记者在上海首个人形机器人量产工厂——智元机器人制造工厂看到,工程师将人形机器人的各类配件按序组装后进行测试。中新社记者 汤彦俊 摄

  业内认为,2025年将是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该产业正以超线性的速度突破临界点。上海拥有高端制造业的基础、长三角完备的供应链及产业配套,以及丰富的高校资源和人才储备,是产业加速的基础。

  “正是因为上游供应链的成熟,我们才有办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造出一台人形机器人。”智元机器人制造部总经理张绍政介绍,人形机器人的许多关键零部件的上游精密加工环节,都与新能源汽车有所交叉,这些精密的零部件能很容易地迁移到人形机器人制造中。

  造出身体,只是第一步。智元机器人张江数据采集中心内,在搭建的餐厅、奶茶店、家庭住宅等日常生活场景中,100台人形机器人“学徒”正与数据采集师协同作业。倒茶水、做饮料、铺桌布、熨衣服、叠被子……这些人形机器人通过模仿人类日常动作,日均完成千余条操作数据采集。

  智元机器人具身业务部工作人员介绍,通常一个简单的“倒水”动作,需要采集近100条高质量数据进行模型训练。

2月18日,在智元机器人张江数据采集中心内,多台人形机器人“学徒”正与数据采集师协同作业。中新社记者 汤彦俊 摄

  智元机器人研究院执行院长、具身业务部总裁姚卯青表示,这些“机器学徒”基于真实场景采集的动作数据将被上传至云端,进行各种任务模型的训练,最终通过泛化学习形成的通用模型能力,未来可以部署在每一台机器人上。

  摩根士丹利近期发布的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上市公司的百强名单,包括优必选、比亚迪等37家中国企业上榜。中国电子学会预测,到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约8700亿元人民币。

  现阶段,拥有大量“重复性”任务场景的制造业,是更适合人形机器人进入的“新手村”,而人形机器人的柔性化能力恰好可以填补传统自动化与人工劳动之间的断层。

2月18日,数据采集师正在采集人形机器人在超市场景内的数据。中新社记者 汤彦俊 摄

  姚卯青举例说,在物流行业,许多企业已实现智能仓储系统的规模化应用——依托智能货架与自动导引车的协同作业,可精准定位料箱位置并完成全自动转运。而“打包”这一场景涉及到不同大小物品的排列组合,需要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实时调整,甚至在失败的情况下重新规划、反思和纠错。“这种闭环控制需要用到人工智能的能力,也正是人形机器人擅长的领域。”姚卯青说。

  姚卯青表示,新一代技术工人有望转向机器人调度、解决方案等岗位,从重复枯燥的基础工作中“解套”。(完)

  • 相关阅读
  • 持续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 未来促消费要更多发挥政策合力

    本报记者 刘琪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行长潘功胜在新兴市场经济体研讨会上作主旨发言时指出,2024年,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实现了全年5%的经济增长目标。特别是去年9月下旬以来,中国政府推...

    时间:02-20
  • 五部门联合发布《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本报记者 寇佳丽2月1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消费供给提质、消费秩序优化...

    时间:02-20
  • 《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发布 引导更多优质外资长期投资我国上市公司

    本报记者 刘萌2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转发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从有序扩大自主开放、提高投资促进水平、增强开放平台效能、加大服务保障...

    时间:02-20
  • 聚焦•房地产市场 | 促进住房消费举措频出 楼市“小阳春”可期

    本报记者 张芗逸近段时间以来,多地在需求端持续发力,通过出台促进住房消费政策、推出各类房地产促销活动等举措,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

    时间:02-20
  • 年内A股公司发布32单定增预案 拟投项目重点聚焦新质生产力方向

    本报记者 吴晓璐今年以来,定增市场进一步回暖。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月19日,年内A股公司发布32单定增预案,同比增长28%。其中,17单定增用于融资收购其他资产,占比53.13%。自去年9月底《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

    时间:02-20
  • 聚焦•房地产市场 | 1月份一线城市房价环比继续上涨 楼市止跌回稳趋势强化

    本报记者 孟珂2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继续上涨,二三线城市环比总体略降;一二三线城市同比降幅均持续收窄。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对《证券日报...

    时间:02-20
  • 第十九期:ETF的分红

    ETF的基金合同一般会约定当ETF的累计报酬率或基金净值增长率超过标的指数同期累计报酬率或增长率一定阈值时,基金管理人可以进行收益分配。ETF的分红方式一般为现金分红。ETF的分红比例根据以下原则确定:使收...

    时间:02-20
  • 聚焦•房地产市场 |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轮候库建设加速

    本报记者 张芗逸2月19日,记者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获悉,2月18日,住建部召开推进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轮候库建设工作现场会。会议要求,各地要积极担当作为,把轮候库建设工作抓实抓好,切实推...

    时间:02-20
  • 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 着力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记者杜雨萌)2月18日至19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京召开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4年国资国企工作,交流经验,研究部署今年重点任务。...

    时间:02-20
  • 1月份全国吸收外资975.9亿元 环比增长27.5%

    本报记者 刘萌2月19日,商务部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月份,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229家,同比下降7.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75.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4%,环比增长27.5%。从行业看,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287.8亿元人民币,服...

    时间:02-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