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持续用力更加给力 财政政策助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2025-02-27 00:25:00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韩昱

去年12月份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今年的财政工作举旗定向。2月21日,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蓝佛安在题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署名文章(以下简称“文章”)中表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实施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打好政策“组合拳”,努力将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提高赤字率

加大财政支出强度

在受访专家看来,实施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至关重要的抓手是提高赤字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高财政赤字率,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加大财政支出强度,加强重点领域保障”。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提高财政赤字率,可进一步增加财政总支出规模,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多动力;同时,也有利于加快财政资金下达和拨付进度,尽快形成实际支出。

2024年我国赤字率按3%安排,赤字规模4.06万亿元,比2023年初预算增加1800亿元。

对于2025年的赤字率安排,在今年1月份国新办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副部长廖岷透露:“根据宏观经济逆周期调控的需要,2025年我们将提高财政赤字率,再加上我国GDP规模是不断增加的,赤字规模将有较大幅度增加。财政总支出会进一步扩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也会加大,为经济持续回暖向好提供有力支撑。”

从财政支出角度看,2024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4612亿元,比上年增长3.6%,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比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2114亿元,比上年增长5.6%;科学技术支出11505亿元,比上年增长5.7%;教育支出42076亿元,比上年增长2%。

宋向清表示,今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点包括优化支出结构,可加大对稳就业、科技攻关、乡村振兴、绿色低碳等领域的支持,增强政策协同性,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时,也要加大对提振消费的支持,既要充分发挥财税政策作用,推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又要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扩大政策覆盖范围、优化补贴申报流程、健全回收利用体系。

扩大债务规模

发挥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带动作用

蓝佛安在前述文章中提到,“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为稳增长、调结构提供更多支撑。从国际比较看,我国政府负债率显著低于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还有较大举债空间”。除直接提高财政赤字率外,扩大债务规模、安排更大规模的政府债券也将是今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具体体现。

从超长期特别国债角度看,2024年我国发行了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年将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进一步支持“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建设、“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

从专项债券角度看,2024年我国安排新增专项债券3.9万亿元,是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今年将增加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

“在适度增加中央财政预算内投资的基础上,要发挥好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投资工具的带动作用,增加地方专项债券作为项目资本金的范围,扩大投资领域。”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白彦锋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在投资领域的选择上,既要锚定城市更新等基本民生领域的投资,将稳投资与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更加紧密结合起来,也要注意适度超前布局,特别是要将与人工智能等未来前沿科技相关的“两重”投资作为投资重点,超前布局、注重做好全国一盘棋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

展望未来,如何持续推动财政政策靠前发力、落地生效?宋向清认为,一方面,要主动靠前发力,加快各项财政资金的下达和拨付进度,尽快形成实际支出,确保政策早落地、早见效。另一方面,要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通过降准、MLF(中期借贷便利)等政策工具组合使用,支持政府债券发行,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此外,还要注意加强财政政策与产业政策等的协同配合,形成政策合力,提升政策效果。

吉林省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依群建议,首先,要做好项目谋划设计,重点做好预算内投资、债券项目的科学评价,坚决制止不合格项目上马,全面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其次,要提高项目设立的科学性和预算安排的精准性,对重点项目进行跟踪问效。最后,要做好项目检查监督。

  • 相关阅读
  • 推动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货币政策是妙手

    本报记者 刘琪2024年四季度以来,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显效,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实体经济活力逐步增强。2025年,我国货币政策定调“适度宽松”,这既有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提升消费意愿,也将进一步...

    时间:02-27
  • 港交所:“景顺QQQ”ETF在港上市是重要里程碑

      中新社香港2月26日电 (记者 戴小橦)美国追踪纳斯达克100指数的交易所买卖基金(ETF)“景顺QQQ”26日在香港上市。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当日对此表示欢迎,认为这是香港市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据...

    时间:02-26
  • 比亚迪旗下全品牌新能源车型首次齐聚南亚市场

      中新社加德满都2月26日电 (记者 崔楠)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比亚迪旗下全品牌新能源车型26日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集中亮相,首次齐聚南亚市场。2月26日,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比亚迪旗下全品牌新能源车型在尼泊尔首都加德...

    时间:02-26
  • “数字宁夏”迎产业升级之路:3000家上云企业、55个智能工厂遍地开花

      中新网银川2月26日电 (记者 李佩珊)记者26日从宁夏工信厅获悉,2024年,宁夏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发展水平指数稳居西北第一,3000家上云企业、55个智能工厂遍地开花,铺就了“数字宁夏”的产业升...

    时间:02-26
  • 去年以来江西超一万家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

      中新网南昌2月26日电 (记者 吴鹏泉)记者26日从江西省政府新闻办、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以来,江西全省对1.6万家企业开展转型诊断,超1万家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2月26日,江西省政府新...

    时间:02-26
  • 我国海上最老在生产油田年产量突破100万方

      中新网天津2月26日电 (记者 王君妍)记者26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我国海上最老在生产油田——埕北油田年产油气当量首次突破100万立方米,约为1985年投产之初的2.3倍,为海洋油气高效开发提供了宝贵经验。2月26日...

    时间:02-26
  • 重庆合璧津高速将于28日全线通车

      中新网重庆2月26日电 (张旭)重庆市交通运输委员会26日发布消息称,重庆合川至璧山至江津高速公路(简称“合璧津高速”)璧山段将于28日建成通车,并于当天零时起,正式向社会车辆开放通行。这也将标志着合璧津高速全线通...

    时间:02-26
  • 上海虹桥并购集聚区揭牌 规划2027年交易规模超500亿元

      中新网上海2月26日电 (缪璐 谢梦圆)虹桥并购集聚区建设大会26日举行,会上,上海虹桥并购集聚区正式揭牌。该并购集聚区将立足长三角产业链整合升级、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企业国际化总部的需求,以并购综合服务平...

    时间:02-26
  • 无人机配送免税品 海南首月货值超300万元

      中新网海口2月26日电 (庄睿 林华婷)海口海关26日统计显示,自1月24日“全国首例海关常态化监管低空运输应用场景——无人机配送免税品”落地一个月来,海口海关共监管无人机配送免税品31趟次,涉及商品240票、货值327.1...

    时间:02-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