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浙江:电力营商环境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3-06 21:54: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3月6日电(鲍梦妮 张正华)在浙江经济发展的宏大叙事中,民营经济是最为耀眼的篇章,构成经济大省的核心底座。

  截至2024年底,浙江民营企业在册总量350.53万户,占企业主体总量的92.06%,每千人拥有民营企业56家。民营经济为浙江工业贡献了60%左右的税收,创造了70%的增加值,提供了85%的就业岗位。

  随着产业发展格局发生深刻变革,浙江民营经济也努力从低小散、高能耗向高效、绿色转型。应时而为,以电为媒。国网浙江电力通过实施电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十大行动”,帮助企业用好电,用上优质电,提升企业办用电获得感。目前,浙江“获得电力”指标已经达到世行最优标准。

  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强脑科技,是一家从事脑机接口技术研发与应用的前沿科技公司,对供电质量需求极高。春节复工后,国网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客户经理杨轶群第一时间到企业开展用电设备专项巡检、健康水平监测分析,保障设备在复工后快速适应负荷变化。

2月18日,国网杭州供电公司 员工走访杭州炬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企业生产车间全自动化流水线电气设备运行情况开展安全检查。王安舲 摄

  位于台州湾新区的浙江华荣航空装备有限公司同样感受到优质电力营商环境带来的获得感。2月20日,国网台州供电公司台州湾新区供电分公司副总经理汪璐主动到该公司了解企业用电需求,帮助优化供电方案。该公司主要从事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是C919国产大飞机复合材料工艺装备供应商之一。“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政府和供电公司给我们提供了最优质服务。”该公司副总经理刘振兴说。

  在正泰新能公司位于温州乐清的生产车间里,机器人如同训练有素的工匠,有条不紊忙碌着。AI技术如无形之手,精准操控每个生产环节,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光伏组件制造对电能质量要求极高,一丝闪动都造成生产线上产品报废。”该公司电池车间负责人于大钧表示。国网乐清市供电公司为企业定制供电方案,设置UPS电源,确保供电连续性。

  主动上门、靠前服务,从以前“企业找服务”到现在“服务找企业”,国网浙江电力不断拓展服务边界,高压客户可以享受电力接入工程费用分担机制,原本客户承担的电力外线接入工程费用由政府和供电公司承担,仅2024年就累计为企业节省办电成本100.58亿元。

  众多中小型民营企业构成浙江民营经济的基础。“双碳”目标提出后,各个行业低碳绿色发展的需求被充分释放,浙江民营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需求尤为强烈。

2月21日,柯桥供电分公司马鞍供电所员工在浙江越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印染车间用电设备健康状况开展评估。 童程 摄

  绍兴柯桥被誉为“国际纺织之都”,纺织产业是支柱产业。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高能耗高污染成为纺织业发展的痛点,也是产业转型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浙江迎丰科技公司现代化纺织车间内,智能化喷气定型机在电力驱动下高速运转。这是车间里用电量最大的设备之一。“去年三个厂区总用电量2.17亿千瓦时。”企业能源装备部经理高俊表示,“节能降耗是传统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突破口。”

  如何节能降耗?在政策引导和国网绍兴供电公司支持下,企业开展节能改造,以永磁电机替代三相异步电机。“仅此一项,可节约30%电力消耗。”高俊说。

  减碳诉求驱动企业投身绿色革命。迎丰科技屋顶光伏年生产绿电560万千瓦时。此外,供电公司协助企业大量购买绿证,通过绿色用能,进一步提升发展“含绿量”。

  以迎丰科技为代表,过去两年,绍兴纺织行业加快设备改造,行业能耗显著下降。2023年,行业规上企业单位产值能耗同比下降超10%。

  而在更大范围内,一场以绿色发展破局,由政策驱动、电力赋能、政电耦合的变革正在重塑产业基因。

  在温州文成县绅纬实业公司,供电公司支持建设的1000千瓦屋顶光伏,让企业每年获得绿电100万千瓦时。“更多绿色电注入,正改变人们对纺织业高耗能、高污染的认知。”企业负责人吴昌欣说。

  定型车间能耗直降30%、560万千瓦时绿电、100万千瓦时绿电……一系列数据揭示了传统制造业“向绿而生”的生存法则。

  数据显示,2024年浙江纺织业用电量519.5亿千瓦时,居制造业用电量十大行业之首。然而,5.7%的增速却远低于9.5%的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和9.1%的制造业用电量增速。

  为支持浙江民营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国网浙江电力通过技术创新、服务优化和机制改革,推动绿色能源接入与消纳,开展综合能源服务,以数字赋能智慧用能,帮助企业提升能效水平,实现节能减排、降本增效。

  例如其开展绿电交易,满足民营企业绿色用能需要。2024年,浙江绿电交易电量首次突破1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56%。

  电网投资规模大、物资供应链企业数量多、体量大,通过加大电网投资,能够有效扶持供应链上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据悉,国网浙江电力发挥现代产业链链长作用,开展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2025年国网浙江电力采购规模预计达637.91亿元,为电网物资供应链及相关企业创造更多业务增长机会。(完)

  • 相关阅读
  • 程伟代表:加快推动通信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向一鹏)“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我们应当加快推动通信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程伟表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

    时间:03-06
  • 尹同跃代表回答中新社提问:希望车企变“内卷”为“伸展”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黎园 储玮玮)3月6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安徽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在接受中新社提问时表示,向下的“内卷”式竞争没有未来,...

    时间:03-06
  • 李霞委员: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 (张强 储玮玮)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民建安徽省委会主委李霞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数字化转型是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需从技术攻坚、政策赋能、生态优化三方面协同...

    时间:03-06
  • 中国光伏行业如何穿越新一轮周期?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 (单鹏 尹倩芸)“从长远看,光伏行业的发展才刚刚开始。”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近日对记者说。  2022年以来,在需求旺盛、盈利提升、融资畅通等因素推动下,光伏行业各环节产...

    时间:03-06
  • 高德董事长黄立:脑机接口或成未来科技制高点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武一力)“脑机接口,可能是未来全世界在前沿科技或者未来科技的一个制高点。”全国人大代表、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6日在北京说。  当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

    时间:03-06
  • 东风劲吹 浙商“五个转变”转出发展新天地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 题:东风劲吹 浙商“五个转变”转出发展新天地  作者 邵燕飞 奚金燕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向“新”而行的关键期。身处新浪潮之中,浙商如何“大显身手”?中国两会期间,来自浙江民营经济一线的代...

    时间:03-06
  • 如何加速人形机器人新质生产力?聂鹏举代表:核心零部件是重要突破口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唐小晴)人形机器人正成全球科技领域火热赛道之一。全国人大代表、科力尔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聂鹏举认为,核心零部件是加速人形机器人领域新质生产力培育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

    时间:03-06
  • 广东今年将在AI等领域建成超百家博士后创新平台

      中新网广州3月6日电 (记者 程景伟)据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6日消息,当前,该厅统筹指导、积极开展“广东百家企业博士后创新平台培育计划”,计划今年全年在该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低空经济及量子科技、先进制造...

    时间:03-06
  • “浙江农机走进非洲”云展会助力中非农业合作

      中新社浙江金华3月6日电 (钱晨菲)中国·永康“浙江农机走进非洲”云展会6日在浙江金华举办。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吸引了来自尼日利亚、南非、肯尼亚、埃及、摩洛哥等23个非洲国家的政府官员、行业协会代表...

    时间:03-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