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上海向全球AI高地冲刺的底气何在?

2025-03-07 15:13: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3月7日电 (谢梦圆)机器人在会场遛机器狗,机器人对阵踢足球,VR眼镜为参观者提供沉浸式体验……近日,这些曾只出现在科幻片中的场景亮相在沪举办的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引发热议,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也随之成为关注焦点。

  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已初步形成西有徐汇模速空间、东有浦东模力社区的发展格局。2018年以来,该产业规模从1340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4500亿元,规上企业从183家增至380余家,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另一方面,截至2024年底,上海已有约60款大模型通过相关部门备案,数量位居中国第二。

  上海抢先布局人工智能技术热点。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上海建立了人形机器人共创平台,全国首个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下称:国地中心)也在此揭牌。该中心在上海张江牵头建设了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训练场,首期部署超过100台异构人形机器人,是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

  其中,国地中心自研人形机器人“青龙”开源公版机小批量规模化进驻该训练场,开展基于人体运动数据的逆强化学习和基于无监督学习的具身想象算法研究,增强机器人的运动性能,通过减少奖励设置降低具身小脑的开发难度等进行数据采集,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和落地应用。

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的机器人。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供图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宏韬强调:“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创新是核心、合作是关键。上海将汇聚全球智慧,打造人形机器人技术高地。”

  在大模型方面,上海坚持“开源+商用”双轮驱动,已基本形成“1个开源基模+3个商业基模+N个垂类模型”的发展格局,多款基础大模型引领国内创新趋势,位处现阶段国内基础大模型综合能力的第一梯队。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落地徐汇区,2万平方米空间已建成投运,周边200余家大模型企业入驻,创新企业集聚式发展。

  “目前,AI技术在上海各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呈现出广泛而深入的发展态势。上海作为全球AI目光的汇聚地,始终坚守着对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坚定决心,并通过模速空间及模力社区等方式持续孵化与培育相关产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东分院院长廖运发解释道,具体而言,上海在推进制造业、医疗健康、金融、智慧城市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此次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也为AI技术与垂类场景对接提供了机会。据悉,阶跃星辰与智元、商汤科技与太平洋保险、稀宇科技与中软国际科技在开幕式上完成垂类应用签约。通过AI企业与生物医药、金融、医疗、教育、工业等各类场景企业的场景对接促谈,为一个个具体场景给出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从AI药物发现,到金融风险管理,从病例撰写,到教学质量评估,再到各种钢铁业、核工业、航运业等各类场景。

  然而,廖运发也坦言,虽然上海在AI技术发展与产业化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在技术创新融合、数据隐私和安全保护、人才、应用场景等方面仍存在挑战。

  想要扩大国际影响力,成为全球AI技术发展高地,上海在做哪些努力?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就是其中不容忽视的一环。

  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众多国内国际专家持续呼吁推动开源开放工作。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表示,在大模型时代,开源并没有像以往那么多、那么快,“我想,通过上海的努力,我相信开源这件事情会越做越好。中国的团队、上海的团队一定会引领开源潮流”。

  近日,全球科学智能开发者社区在沪正式启动。该社区是由上海创智学院牵头成立,并由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组建,联合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大学、北京智源、沙特国王科技大学及上海研究机构、顶尖高校,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开发者、科研机构及顶尖高校的代表,形成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专注于人工智能与科学交叉领域的国际化技术社区,旨在连接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开发者和跨学科创新者,进一步推动上海在科学智能领域的深入发展。

  在廖运发看来,为打造适于未来人工智能大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上海除了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还要充分发挥上海的国际影响力,加强与国际知名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吸引外资企业、国际研发机构落户上海,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未来,上海将重点扩大开源数据集规模、构建世界模型、攻关具身智能大模型并加速场景落地,推动技术从实训场向真实场景迁移。”张宏韬说。(完)

  • 相关阅读
  • 全国人大代表罗恩平:推动融资信用平台数智化转型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龙敏)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福建省委会主委、福建省金融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罗恩平7日在北京受访时建议,赋予融资信用服务平台金融监管和风险防控等职责,通过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

    时间:03-07
  • 提振消费与提高投资效益 打造经济增长主动力

    本报记者 孟珂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更好结合,加快补...

    时间:03-07
  • 贵阳贵安数治建设插上AI翅膀

      中新网贵阳3月7日电 (记者 杨茜)自DeepSeek发布后,作为中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区的贵阳贵安,按照打造“算、数、模、用”一体化支撑平台,聚焦赋能政府、企业、群众三大方向,打造N个应用场景的“1+3+N”的整...

    时间:03-07
  • 代表建言:以政策“组合拳”推动消费提质升级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 (董皓楠)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置于今年政府工作任务首位,并提出制定提升消费能力、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专项措施。如何以政策“组合拳...

    时间:03-07
  • 罗云峰代表:合肥加速构建“车芯屏智”“车能路云”融合生态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吴兰)“合肥是全国唯一集新能源汽车‘换电’‘双智’‘车路云一体化’等四个试点于一身的城市,我们正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全力构建‘车芯屏智’‘车能路云’的新能源汽车融合生态,加快打造世...

    时间:03-07
  • 中国秋粮累计收购超3亿吨 玉米大豆价格稳中有涨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陈溯)据中国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7日消息,截至目前,全国秋粮累计收购量超3亿吨,相当于产量的60%,秋粮旺季收购“大头”落地。新季秋粮收购有序推进,价格稳中有涨,收购整体进展顺利。  秋粮...

    时间:03-07
  • 安徽首票非保税“区内直转”保税业务落地马鞍山综保区

      中新网马鞍山3月7日电 (王永霞 柴胜松 杨俊)3月6日,马鞍山综保区内,安徽飞远国际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完成1832件出口货物的“区内直转”业务,全程仅用6分钟,标志着安徽省首票非保税“区内直转”业务成功落地。  马鞍...

    时间:03-07
  • 辽宁大连: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正在形成并得到不断巩固

      中新网大连3月7日电 (记者 杨毅)大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7日召开发布会,大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吕红军介绍,从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价格、房地产融资、保障性住房筹集和城中村改造等多个市场指标维度,显示大...

    时间:03-07
  • 中国经济增长正换上强劲的新引擎

      具身智能、6G、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  今年,众多与科技创新有关的“新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指明今年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任务。  相较于2024年“新质生产力”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政府...

    时间:03-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