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中国白茶之乡”福建福鼎白茶产业蓬勃发展

2025-03-10 18:37: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宁德3月10日电 (记者 叶茂)10日在福建省福鼎市举行的第三届白茶交易大会暨福鼎白茶产业宣传推广周活动媒体见面会披露,2024年,福鼎全市茶产业综合产值约155.18亿元,同比增长3.4%;福鼎白茶以70.66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2024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第四,连续15年进入十强。

第三届白茶交易大会暨福鼎白茶产业宣传推广周活动媒体见面会现场。中新网记者 叶茂 摄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梅宇表示,福鼎市是中国白茶最重要的核心产区之一。近年来,福鼎茶产业立足生态优势,促进产业融合,实现了茶产业全链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有效带动了茶农持续增收、茶村繁荣兴旺,切实将“一片叶子富裕一方百姓”的工作愿景转化为现实。

  中新网记者从媒体见面会上获悉,以“千年白茶 而立城市 青春有我”为主题的第三届白茶交易大会暨福鼎白茶产业宣传推广周活动,于3月10日至3月31日在福鼎市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福鼎市人民政府主办。

  此次活动融农遗展示、白茶交易、全民健身、特色美食、全域旅游为一体,通过全新视角展现地方特色文化,充分展现福鼎全体市民热情好客、以茶会友、诚信文明、喜悦收获,以及福鼎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风貌。

  梅宇说,本届白茶交易大会将重点把握交易流通主线,组织来自全国的白茶产销及衍生品企业齐聚福鼎市点头镇,进行经贸洽谈、产业交流,促进白茶消费,展现中国白茶产业发展态势与未来前景。

  福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蔡梅生表示,本次活动将为茶商和消费者搭建合作平台,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福鼎白茶品牌化经营和中国茶叶贸易流通,促进茶文体旅融合,致力打造“三茶统筹”世界白茶中心。

步入福鼎市,可见广袤的茶山上,茶垄绵延起伏,青翠欲滴。陈昌平 摄

  福鼎市是福建省重要茶产区,是全国十大产茶县(市)和中国白茶之乡、世界白茶发源地。步入福鼎市,可见广袤的茶山上,茶垄绵延起伏,青翠欲滴。

  近年来,福鼎市着力实施“三茶统筹”提升计划,推动“五化”共进,积极推进国际与国内交流合作,推动福鼎白茶品牌保护和产业创新发展。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茶园可采摘面积约31.9万亩,实现茶叶总产量4.1万吨,其中白茶产量2.1万吨。

  蔡梅生说,目前福鼎白茶在全国销售网点有1万多个,茶产业提供就业岗位10万余个,38万涉茶从业人员因茶致富、因茶兴业。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从茶马古道,到茶诗、茶画、茶书、茶艺,茶文化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亮丽名片。福鼎白茶已有1400多年历史,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白茶”出处。“白茶山”即是福鼎太姥山,太姥山鸿雪洞的“绿雪芽古茶树”即为福鼎白茶母茶树。

  当地流传着许多关于太姥娘娘与白茶的故事。相传尧帝时,太姥山下有一蓝姑(晚年遇仙人指点,于农历七月七日羽化升天,人们怀念她,尊之为太姥娘娘),用白茶治愈了麻疹病疫。每年,福鼎民间都会自发举行太姥祭典仪式,以礼敬太姥圣德。

  在福鼎市委副书记林乃平看来,福鼎白茶文化系统具有五大特征和价值,包括遗产地人民的生计之源、拥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似简实繁”的种植管理和传统制茶工艺、极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和多样迷人的茶园景观。

  2017年,福鼎白茶文化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9年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23年进入农业农村部候选项目遴选答辩。林乃平介绍,今年,福鼎市还首创“农遗守护人”评选,旨在增强农遗认同感,为福鼎白茶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为“开茶指定茶馆民间推介官”授牌。 中新网记者 叶茂 摄

  本次开茶节期间,还将举办“茶马”福鼎白茶·“农信杯”2025中国全民健身走(跑)大赛(福建·福鼎站)。赛道沿途,福鼎市将布置白茶的四季元素,在补给站准备白茶饮品和特色茶点,让参赛者们在奔跑或行走间,既能感受运动带来的畅快淋漓,又能体悟白茶的独特魅力。

  福鼎市常务副市长庄超和表示,福鼎的白茶是农民增收的拳头产业,希望通过体育和产业发展的融合,推动福鼎白茶更好地健康发展。

  当天的媒体见面会,还举行了第三届白茶交易大会暨福鼎白茶产业宣传推广周全城联动启动仪式,为“开茶特聘主播团”“开茶民间推介官”授牌。(完)

  • 相关阅读
  • 十位首席经济学家热议“稳住楼市”稳定房地产资产价格 推动经济健康发展

    本报两会报道组 孟珂 张芗逸房地产市场产业链条长、关联上下游行业众多,其平稳健康发展对于稳内需与防范宏观系统性风险至关重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稳住楼市股市”写进总体要求,再次释放...

    时间:03-11
  • 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 力促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本报两会报道组 韩昱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支持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加强消费激励,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ldq...

    时间:03-11
  • 发展新型离岸贸易 以新业态打开外贸新空间

    本报两会报道组 刘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绿色贸易、数字贸易等新增长点,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新型离岸贸易。在受访专家看来,“发展新型离岸贸易”将推动外贸新业态的发展,开拓外贸新空间。对...

    时间:03-11
  • 聚焦科技创新代表委员共话“创新引领发展”

    本报两会报道组 刘钊 刘晓一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

    时间:03-11
  • 四川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增长25% 规上高新技术产业营收达2.06万亿元

      中新网成都3月10日电 (王利文)四川省2025年科技工作会10日在成都召开。会议披露,2024年四川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1300亿元、增长25%,预计2025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06万亿元、增长3%以上。3月10日,四...

    时间:03-10
  • 浙江举办“浙里暖企”恳谈会 聚巾帼强信心谋发展

      中新网杭州3月10日电(蓝伊旎)为深入贯彻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坚定发展信心、强化政企同心,3月10日,“浙里暖企”恳谈会暨2025年浙商女杰第二届品牌展在杭州举办。3月10日,“浙里暖企”恳谈会在杭州举办。(主办方供...

    时间:03-10
  • 用算法解析方言 沪语大模型迭代升级

      中新社上海3月10日电 (记者 许婧)记者10日从“当上海话遇到大模型——助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研讨会”上获悉,名为“小沪”的沪语大模型已迭代升级为“小沪2.0版”。  去年11月,上海大学沪语大模型“小沪”正式发...

    时间:03-10
  • 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啤酒公司总裁助理兼科研中心主任尹花:加快产业“出题”科技“解题”市场“阅卷”协同,推动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如何发力?创新和产业“两条链” 如何无缝对接?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围绕激活消费主引擎、激发产业新动能展开热议。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啤酒公司总裁助理兼科研中心主任尹花对此建议强化企业创...

    时间:03-10
  • 外资机构看好中国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中新社北京3月10日电 (记者 刘亮)消费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今年全国两会,消费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多次提及,这一关键词也受到外资机构的密切关注。多家外资机构表示,随着中国提振消费的政策“组合拳”落地,今年中...

    时间:03-10
  • 渝昆高铁云南段已贯通36座隧道

      中新网昭通3月10日电 (杨文武 韩胜 邓小龙)10日,由中国铁建大桥局承建的渝昆高铁三观楼隧道贯通。至此,渝昆高铁云南段隧道已贯通36座,隧道贯通已达70%。3月10日,由中国铁建大桥局承建的渝昆高铁三观楼隧道贯通。邓小...

    时间:03-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