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孙宏艳:16岁以下禁用社交媒体?切莫因噎废食

2025-03-10 15:38:00

来源:中国网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澳大利亚立法禁止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的新闻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一时间众说纷纭,也有声音建议我国效仿立法。很多家长认为把未成年人与社交媒体隔开孩子就安全了,他们不会受到网络诱惑,不会遇到负面影响。那么,这一法律规定在中国是否适用呢?当人类进入数智时代,如何面对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这一问题需要我们进行再思考。

  中国未成年网民是一个巨大群体。2024年11月乌镇的互联网大会上,共青团中央发布了《第六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简称“《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未成年人网民已经达到了1.96亿,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97.3%,可以说几乎到了“无人不网”的地步。未成年人的社交、学习、娱乐、消费等,都与社交媒体分不开。因此,禁止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约等于禁止他们上网,禁止他们享受数字时代的生活。那么,这么大的一个未成年网民群体,如何管理他们的社交媒体使用,需要作为互联网大国的中国做出探索和创新,找到适合本土未成年人发展的“中国方案”。

  禁止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看起来是一个刚性的治理措施,但实际上是陷入了疏与堵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不可否认,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的确有遇到风险的可能,如使用时间过长、遇到不良内容、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把未成年人隔离于网络之外。我们曾多次对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等社交媒体、玩网络游戏、看网络小说、在线阅读等各种互联网产品的使用行为进行研究,结果未成年人使用各类互联网产品出现行为问题几乎有着类似特征,如学习负担重、心理压力大、亲子关系差、家庭养育方式不民主等。当我们面对一个个出现问题的真实少年时,发现每个问题少年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或存在成长困境。因此,要引导未成年人合理使用社交媒体,需要重点关注上述深层次问题,要在保护与限制、堵与疏之间做好平衡,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社交媒体等互联网产品也给未成年人带来很多积极影响。例如,《报告》显示,未成年网民利用互联网学习的比例超过九成,三成多未成年网民认为上网对学习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全国东中西部及东北部6省近7000名未成年人的调查也发现,未成年人认为使用短视频等社交媒体使他们减压放松的比例超过七成,认为使他们丰富知识的比例近六成,认为对学习帮助大的比例超过半数。对全国8省(市、自治区)16市(区/盟)10000多名未成年人的调查显示,有近七成认为社交媒体有利于拓宽知识面,近六成认为可视化的学习方式很有趣、可以看到专家或权威的讲解。

  未成年人的问题必须听取未成年人意见。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明确规定涉及到与未成年人有关的问题,未成年人“必须享有发言权,他们的声音也必须获得倾听”,并在2021年补充强调在制定与数字环境有关的儿童权利的立法、政策、方案以及开发服务和培训时要“让所有儿童参与进来,倾听他们的需要,并对他们的意见予以适当重视”。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也明确规定要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听取未成年人意见,并且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内容的创作与传播,鼓励和支持专门以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适合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特点的网络技术、产品、服务的研发、生产和使用”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未成年人的意见吧?在全国各级网信、公安、工信、市场监管等政府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由全国135家网络社会组织共同发起的“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活动显示,对于“限制使用时长”“限制浏览不适宜网站”“父母对子女上网进行监督”“学校进行宣传并采取适当措施”“限制未成年人开设网络账户”等管理未成年人上网的措施,未成年人对大多数措施的认可度与成年人基本一致,但是对“限制未成年人开设网络账户”这一措施,未成年人接受度较低,表示赞同的比例仅三成。这说明未成年人希望享有接触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权利,渴望有权利享受数字时代带来的乐趣和发展红利。数据还显示,未成年人比成年人的认可率低两成以上,这说明成年人更想用“堵”的思维来治理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这是忽视未成年人权利和发展需求的表现,也是成年人面对新技术产生“本领恐慌”的表现。

  守护未成年人健康用网,我们应结合中国国情和数智时代特征,用系统化思维去看待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的管理问题,创新中国特色的治理范式。成长于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成年人,是科技强国建设的未来生力军,我们没有理由把未成年人与信息技术、科技发展、数字产品、社交媒体等割裂开来。这种隔离并不能真正解决未成年人使用网络产生的问题。近些年来,中国在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的治理上已经做出很多尝试与创新。如升级未成年人模式、加强网络治理、压实各方责任、网络素养教育等,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还需进一步做出范式创新。

  既然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治理措施也应多方共治、多措并举、刚柔并济,家庭、学校、政府、平台、社会等各方应形成一个“护联体”,共同打好“组合拳”。家庭要给孩子健康的成长环境和情感支持,丰富孩子的线下生活,确立社交媒体使用规矩,养成良好使用习惯;学校要减轻学习负担、加强数字素养教育,为未成年人的数字生活赋权、赋能;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法律法规,加强网络治理与监督;平台要履行社会责任、推送研发适合未成年人的内容和产品;社会要为未成年人营造儿童友好的氛围、形成全社会关爱未成年人的理念。在人工智能时代,更要发挥AI的优势,如提供儿童友好型AI大模型、用AI分析未成年人数字行为、管理手机使用等。只有各方共同打好“组合拳”,才能共同守护成长、守护明天。

  (孙宏艳,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共青团中央中特中心特约研究员)

  来源:中国网

  • 相关阅读
  • 技术引领谱新章 科创板高端装备公司为新型工业化注入强劲动力

    本报记者 毛艺融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更好服务新型工业化》文中指出,资本市场要将服务新型工业化作为推动新质生产力重要内容。记者获悉,超百家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齐聚科创板,囊括工业母...

    时间:03-11
  • 刚需市场被激活,上海二手房单日成交量屡攀新高

      业内对楼市“小阳春”颇为乐观。  “这套房子卖出去了。”3月8日,王渐(化名)的带看中介发来了一条消息,告诉她之前看过的一套房已经成交了。  2025年春节后,在上海工作的90后王渐看到近期二手房价格处于比较低的...

    时间:03-11
  • 金融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如何更进一步?

      面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风险加剧,我国继续加码稳外贸外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稳定对外贸易发展”“大力鼓励外商投资”作出一系列具体部署,明确2025年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无论外部环境如...

    时间:03-11
  • 中欧班列中通道货运量突破1700万吨

      本报呼和浩特电(记者张枨)记者日前从二连海关获悉,自2013年首列中欧班列开通以来,截至今年2月底,内蒙古二连浩特口岸中欧班列货运量已突破1700万吨,达到1768万吨,开行班列18161列。  据悉,二连浩特口岸是中欧班列中通...

    时间:03-11
  • 春日踏青带动户外用品热销!轻便帐篷、充气沙发、钛金属茶杯受青睐

      随着天气转暖,不少人开始走到户外运动踏青,这也带动了户外产品的热销。  恰逢周末,阳光明媚,许多市民出门踏青露营。在浙江嘉兴秀湖公园的沿湖草坪上,帐篷和天幕随处可见,大家纷纷来到户外,阅读、赏景、品美食和家人朋...

    时间:03-11
  • 百年商业街“搬进”元宇宙

      拥有百余年历史的上海南京路被誉为“中华商业第一街”,是上海购物娱乐的一张闪亮名片。一年365天,无论哪天来南京路步行街,都是人潮汹涌、热闹非凡的景象。南京路的繁华景象,也被复刻到元宇宙的虚拟空间中。  以南...

    时间:03-11
  • “疆字号”特色乳品何以“火出圈”

      新疆系列“网红”产品不断打开各地市场大门  “疆字号”特色乳品何以“火出圈”  “近期,我们店里奶制品供不应求,还好都提前备了货。”前不久,在乌鲁木齐市米东区通汇农贸市场开店的张慧华,又进了一批奶制品,准备...

    时间:03-11
  • AI“狂飙”背后的企业密码

      继DeepSeek席卷全网之后,Manus再度霸屏 AI“狂飙”背后的企业密码  3月6日,一款名为Manus的AI“黑马”产品横空出世,虽然尚未全面开放,但其热度已经席卷全网。这一次的AI处理效果更加“夸张”,在其官网展示的案例中,...

    时间:03-11
  • 四川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增长25% 规上高新技术产业营收达2.06万亿元

      中新网成都3月10日电 (王利文)四川省2025年科技工作会10日在成都召开。会议披露,2024年四川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1300亿元、增长25%,预计2025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06万亿元、增长3%以上。3月10日,四...

    时间:03-10
  • 浙江举办“浙里暖企”恳谈会 聚巾帼强信心谋发展

      中新网杭州3月10日电(蓝伊旎)为深入贯彻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坚定发展信心、强化政企同心,3月10日,“浙里暖企”恳谈会暨2025年浙商女杰第二届品牌展在杭州举办。3月10日,“浙里暖企”恳谈会在杭州举办。(主办方供...

    时间:03-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