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天水花牛”不是牛,又为何“牛”?

2025-03-10 17:39: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兰州3月10日电 (戴文昌)3月以来,甘肃天水花牛苹果线上线下持续热销,甘肃“天水花牛苹果又大又红”成为热频词,引发参加全国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的热议,又一次成为“网红”。“天水花牛”不是牛,又为何“牛”呢?

  “天水花牛”不是牛,而是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附近一个名为“花牛镇”的地名,也是当地“独一份”特产——花牛苹果的昵称。

  近年来,天水花牛苹果产业在种植面积、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品牌打造和产业链完善等方面均得到了显著发展,已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2023年10月7日,天水花牛苹果。(资料图) 崔琳 摄

  天水花牛为何“牛”,这得益于当地自然优势明显。天水横跨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南北气候条件兼而有之,赋予天水花牛苹果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孕育出的花牛苹果甜蜜多汁,肉质细密、口感松脆、香气浓郁,色、形、味俱佳。

  据悉,今年天水花牛苹果入库销售进度比往年同期快10%以上,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5%左右,目前已完成90%以上的销售量,销售成绩斐然。

  天水花牛苹果不仅畅销全国,还走出国门,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持续提升,成为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之一。

  天水花牛为何“牛”,也得益于现代科技赋能。天水市深入实施现代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和果品产业迭代升级工程,持续加强与院校、科研机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图为工人在分拣花牛苹果。 (资料图) 戴文昌 摄

  在天水,果树树高一般控制在3到4米,二级干一般控制在10到15枝,枝干呈螺旋状分布,保证每个苹果都有充足的阳光照射。此外,天水还在果园推广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设智慧果园,实现果园管理智能化、精准化。

  天水花牛为何“牛”,还得益于产业融合发展。近年来,天水市围绕花牛苹果生产、加工、销售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了一批独具特色的苹果产业化新型经营主体,推进苹果全产业链建设。同时,天水还依托花牛苹果产业,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休闲采摘、农事体验等新业态,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如今,又大又红的花牛苹果,不仅成为当地民众的“致富果”,也成为天水市壮大乡村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

图为花牛苹果。(资料图) 戴文昌 摄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重点。近年来,天水市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让特色产业在陇原大地处处开花结果,让民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完)

  • 相关阅读
  • 技术引领谱新章 科创板高端装备公司为新型工业化注入强劲动力

    本报记者 毛艺融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更好服务新型工业化》文中指出,资本市场要将服务新型工业化作为推动新质生产力重要内容。记者获悉,超百家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齐聚科创板,囊括工业母...

    时间:03-11
  • 刚需市场被激活,上海二手房单日成交量屡攀新高

      业内对楼市“小阳春”颇为乐观。  “这套房子卖出去了。”3月8日,王渐(化名)的带看中介发来了一条消息,告诉她之前看过的一套房已经成交了。  2025年春节后,在上海工作的90后王渐看到近期二手房价格处于比较低的...

    时间:03-11
  • 金融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如何更进一步?

      面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风险加剧,我国继续加码稳外贸外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稳定对外贸易发展”“大力鼓励外商投资”作出一系列具体部署,明确2025年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无论外部环境如...

    时间:03-11
  • 中欧班列中通道货运量突破1700万吨

      本报呼和浩特电(记者张枨)记者日前从二连海关获悉,自2013年首列中欧班列开通以来,截至今年2月底,内蒙古二连浩特口岸中欧班列货运量已突破1700万吨,达到1768万吨,开行班列18161列。  据悉,二连浩特口岸是中欧班列中通...

    时间:03-11
  • 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啤酒公司总裁助理兼科研中心主任尹花:加快产业“出题”科技“解题”市场“阅卷”协同,推动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如何发力?创新和产业“两条链” 如何无缝对接?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围绕激活消费主引擎、激发产业新动能展开热议。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啤酒公司总裁助理兼科研中心主任尹花对此建议强化企业创...

    时间:03-10
  • 外资机构看好中国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中新社北京3月10日电 (记者 刘亮)消费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今年全国两会,消费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多次提及,这一关键词也受到外资机构的密切关注。多家外资机构表示,随着中国提振消费的政策“组合拳”落地,今年中...

    时间:03-10
  • “人工智能+医疗”怎么加?代表委员建言

      中新网北京3月10日电(赵方园 王庆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如今,AI医疗作为一个重要探索方向,正在从辅助诊断、疾病管理向更深入的领域延伸。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就“AI+医...

    时间:03-10
  • 四川高县:预计产值超80亿元 30余万亩绿茶开采

      中新网成都3月10日电(吴平华 罗景萍)春风十里茶飘香,又是一年采茶忙,10日,气温逐步回升,四川高县30余万亩绿茶陆续开采。据悉,今年预计可产鲜叶、干茶20余万吨,预计综合产值超80亿元。茶农采茶忙。罗景萍 摄  当日上...

    时间:03-10
  • 在迪拜义乌市场 “Made in China”为啥是最显眼的标签?

      2022年6月,义乌市场首个海外分店在阿联酋迪拜正式开业,很快便吸引了不少国际商人前来入驻。开业近三年时间,这里的运行状况如何?这两天,记者对迪拜义乌市场进行了探访↓↓↓  在迪拜,比空气更炽热的,是贸易。当“中国...

    时间:03-10
  • 怎么看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读者点题·共同关注)

      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中提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多年来,这一目标都是“3%左右”,今年比往年有所下调,该如何看待这一调整?  ——人民网网友13****2  回答这一问题,先要了解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

    时间:03-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