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代表委员建言借数字平台促青年就业

2025-03-10 19:13: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3月10日电 (尹倩芸)新技术浪潮下,就业结构正发生更为深刻的转变,一些新产业、新业态领域就业机会随之出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统筹好新技术应用和岗位转换,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短视频直播生态等新兴业态的迅速崛起,丰富了就业形态,催生了大量新职业,为青年就业提供了发展空间。新职业的发展是数字经济时代重要特征之一,对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有关代表、委员认为,依托新兴数字平台,吸引更多年轻人实现多元化、精准化就业创业,是缓解当代青年“就业难”的有效途径之一。

  如何更好利用数字平台打开青年就业新空间?全国人大代表、遵义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邱宁宏认为,可以通过专项政策与资金扶持,鼓励数字经济平台通过AI技术创新等,推动直播电商、直播带岗等新业态发展升级,扩充数字经济领域青年就业规模。同时,对青年人和大学毕业生,基于短视频和直播衍生的新职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此前发布的《短视频直播生态催生新职业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报告》显示,短视频直播与各行各业的结合,既推动了传统产业的升级,也带动了大量新职业产生,比如互联网营销师、全媒体运营师、互联网招聘师等。其中仅某短视频平台一家就孕育和催生了174个新职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余兴安认为,应当完善职业培训机制,开发“短视频运营”“直播电商”等专项课程,纳入“国家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补贴范围。建设“数字新职业孵化中心”,针对离校未就业青年、乡村青年、残障群体提供免费设备、流量扶持和技能培训。(完)

  • 相关阅读
  • 技术引领谱新章 科创板高端装备公司为新型工业化注入强劲动力

    本报记者 毛艺融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更好服务新型工业化》文中指出,资本市场要将服务新型工业化作为推动新质生产力重要内容。记者获悉,超百家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齐聚科创板,囊括工业母...

    时间:03-11
  • 解锁经典产业“出道”的浙江密码

      中新网北京3月10日电 (邵燕飞 周健)浙江丝绸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4700多年的良渚文化时期,如今营收占全国一半;“天下黄酒源绍兴”,绍兴黄酒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产量占全国近三分之二……  2025年全国两会期...

    时间:03-10
  • 本德尔(中国):中国是本德尔亚太业务的重要支柱

      中新网上海3月10日电 (高志苗)本德尔(中国)总经理金钢10日接受中新网专访时表示,中国不仅是其亚太业务的重要支柱,更是全球战略布局的核心一环。近年来,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尤其在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政...

    时间:03-10
  • 中上协会员单位联系人工作会议召开

      中新网北京3月10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下称中上协)10日发布消息称,中上协会员单位联系人工作会议近日召开。沪深证券交易所、广州期货交易所等相关单位的专家以及会员单位联系人250余人参加了会议。...

    时间:03-10
  • 在迪拜义乌市场 “Made in China”为啥是最显眼的标签?

      2022年6月,义乌市场首个海外分店在阿联酋迪拜正式开业,很快便吸引了不少国际商人前来入驻。开业近三年时间,这里的运行状况如何?这两天,记者对迪拜义乌市场进行了探访↓↓↓  在迪拜,比空气更炽热的,是贸易。当“中国...

    时间:03-10
  • “春日经济”将“鲜花颜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多地开启文旅消费新篇章

      央视网消息:近日,随着气温回暖,春意正浓,各地的“春日经济”也正随花绽放,积极打造多种文旅项目,把“鲜花颜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在广东肇庆七星岩景区,宫粉紫荆、黄花风铃木、樱花、禾雀花等竞相绽放。在禾仙岛...

    时间:03-10
  • 瑞银证券:AI赋能中国各行业发展影响未来两三年将体现

      中新社上海3月10日电 (记者 姜煜)瑞银证券10日发表机构观点称,人工智能(AI)赋能中国各行业发展的影响会在未来两年到三年体现。  今年以来,中国股市表现亮眼,科技板块以及受益于优质开源的DeepSeek模型的行业和公...

    时间:03-10
  • 武汉布局重点领域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中新网武汉3月10日电 (记者 张芹)《武汉市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10日发布,记者当日从武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该市今年将通过十个重点领域布局和两大保障措施,全面推...

    时间:03-10
  • 怎么看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读者点题·共同关注)

      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中提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多年来,这一目标都是“3%左右”,今年比往年有所下调,该如何看待这一调整?  ——人民网网友13****2  回答这一问题,先要了解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

    时间:03-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