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40年磨一剑,中国企业凭什么在绿色低碳产业中日新月异?

2025-03-14 09:26: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近40处提及绿色低碳、新能源、制造业、产业链和“一带一路”。这些高频词勾勒出国家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明晰路径,不仅为绿色低碳发展擘画新蓝图,还传递出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加快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宏观信号。

  核电攻坚为国解忧: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4年,中国在运及在建核电机组约1.13亿千瓦,居世界第一。2025年,我国还将核准开工一批新项目,本土核电建设再提速。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遥想当年建设大亚湾核电站时,95%的设备依赖进口,而关键核心技术注定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

  为冲破技术封锁,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上海电气聚焦核电建设急需的高端装备、大型铸锻件,开始了一场几代人接力赓续的“科研马拉松”。

  经40多年拼搏,如今,上海电气已掌握核电关键设备制造和检(试)验技术,助力三代核电设备国产化率升至90%以上,四代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设备国产化率达93.4%。核主泵号称反应堆“心脏”,安全可靠性要求极高,内部结构复杂,制造工艺难度大,相关技术长期被少数发达国家垄断。为攻克这一难题,上海电气十载磨一剑,为国铸重器。从2011年起,上海电气投资约8亿元,经10年攻关和500小时无故障耐久、500次启停、50轮循环严苛试验,最终完成RUV湿绕组主泵研制。

上海电气临港重装备制造基地

  2024年春节前夕,为表彰上海电气承制的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堆内构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研究团队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这是我国工程技术领域最高荣誉。

  近年来,上海电气在核能领域每年保持5%的研发投入率,聚焦四代堆型、可控核聚变等尖端技术,不断加快新品研制和关键技术预研。核电产业链条长、规模大,装备制造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如何握指成拳、形成合力,上海电气一直在行动。

  聚焦新能源:响应国家号召交出绿色答卷

  2024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7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近40%,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上海电气以全面绿色低碳为主线,不断提升新能源产业优势,积极布局风电、光伏、储能、氢能等新赛道。以氢能为例,上海电气深耕10年,目前已构建起覆盖“制-储-加-用”的全产业链。2023年,上海电气完成国内首个大F级在运燃气轮机掺氢测试,填充体积比超7%。2024年,新一代碱性电解槽“Z”新品发布,制氢成本降低13%,电流密度突破10000A/m2。

  而随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国将深入实施、推进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与战略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在距上海1500公里的吉林洮南,上海电气正在进行创新型尝试。

  作为“吉氢入沪”战略重要支点,2024年3月,上海电气洮南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项目开工,计划今年6月投产并运抵洋山港完成加注,实现国产绿色燃料全链条闭环。该项目核心装备由上海电气自主研发,填补国内空白并达国际先进水平。通过数字化设计和技术创新,实现了生物质能、风能、氢能的高效利用,一举打破产能瓶颈,减碳效果显著。

上海电气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现场10万标方氢气储罐

  绿色甲醇是一种净排放为零的新型清洁能源,预计2050年全球需求超3亿吨,但依靠传统制备工艺,无法实现大规模量产。洮南项目不仅对配合国家“双碳”战略实施、促进战略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具有良好示范效应,还向世界贡献了清洁高效量产绿色甲醇的“中国方案”。

  高质量出海:“一带一路”做先锋赋能全球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这项任务,上海电气同样也已走了30多年,自1993年取得首个海外工程以来,不断推进先进技术与优质服务的高质量出海。

  在阿联酋沙漠中,上海电气工程师团队建设的迪拜光热光伏项目,已成为享誉中东的新能源标杆。“我们是一群聚光者,把太阳留在夜晚,点亮千家万户。”该项目装机容量、投资规模、熔盐罐储热量均居全球之冠,为32万户当地家庭源源不断输送绿电。

  在克罗地亚海滨小城塞尼市郊外,一台台白色风机矗立在群峰之巅。作为巴尔干地区最大的陆上风电项目,上海电气为塞尼15.6万千瓦风电场提供了39台W4.0-136-100陆上机组,投运以来累计发电超10亿千瓦,为克清洁能源生产、绿色转型助力颇多,该国领导人盛赞其是中欧绿色能源合作的样板工程。

克罗地亚塞尼15.6万千瓦风电场

  截至目前,上海电气累计在全球承接了超过225个项目,2025年还将重点推进多个海外工程项目进程。在工程项目“出海”的同时,上海电气也成功带动了一大批国内先进装备、绿色装备走向国际市场。

  科技创新为笔、产业链协同为墨、绿色低碳为底,上海电气正绘就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画卷,秉承“开放协同、合作共赢”的初心,持续锻造面向全球市场的技术创新能力、优质服务能力,用中国高端、智能、绿色装备为全球发展繁荣赋能。(刁墨)

  • 相关阅读
  • 3月14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738元 下调10个基点

      中新网3月14日电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网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5年3月14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1738元,下调10个基点。图片来源: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网站截图...

    时间:03-14
  • 官宣!2025年“3·15”晚会主题发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准备就绪,将于3月15日20点在央视财经频道现场直播。央视财经新媒体、央视频、央广经济之声、央视网将同步播出。  今年“3·15”晚会聚焦“共铸诚信 提振消费”主题,将关注食品安全...

    时间:03-14
  • 部分银行存5年利率比存1年更低 存款利率为何“长短倒挂”?

      本报记者 潘福达  近期,多家银行存款利率再度出现长期利率低于短期利率的“倒挂”现象,部分银行的5年定期存款利率甚至要低于1年定期存款利率。这背后是什么原因?储户又该如何存钱?  多家银行存款利率“倒挂” ...

    时间:03-14
  • 机票代理商“退高买低” 平台不能当甩手掌柜

      -观察家  消费者个人信息不该成为“商机”。  一张1953元的机票悄悄变成1430元了,“一卖一买”便宜了523元,却没进到消费者的口袋。据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伴随节假日或出行旺季临行前机票价格跳水...

    时间:03-14
  • 今年前2个月广西对泰国和印尼进出口增长显著

      中新社南宁3月13日电 (刘宇阳 韦佳秀)南宁海关13日发布消息称,2025年前2个月,广西外贸进出口额达1253.7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同)增长21.5%。其中,出口837.9亿元,增长51.5%。  从贸易伙伴看,东盟仍为最大贸易伙伴...

    时间:03-13
  • 天津出台国内首个绿色商业保理团体标准

      中新网天津3月13日电 (记者 周亚强)记者13日从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获悉,在该行与天津市委金融办指导下,天津市金融学会近日发布了《绿色商业保理业务规范》。这是国内首个聚焦于绿色商业保理领域的团体标准,为规...

    时间:03-13
  • 西北首个电力“微供指”落地青海乐都

      中新网西宁3月13日电 (甄国青 祁凯凯 李江宁)据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13日消息,经过前期试运行,西北首个区县公司级电力服务微型供电服务指挥中心(以下简称“微供指”)在青海省海东市国网乐都区供电公司落地。  此举...

    时间:03-13
  • 2024年广西钦州市“桂惠贷”双增长 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中新网钦州3月13日电(韦佳秀)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财政局13日发布消息称,为加强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该厅加大对项目建设、石化能源、能源电池、装备制造等企业的支持力度,累计为西部陆海新通道有关项目建设及有...

    时间:03-13
  • 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全面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中新网西宁3月13日电(张璞 张韶帮 李江宁)13日,记者从国家电网青海超高压公司获悉,昨日,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已全面进入设备安装阶段,为后续系统调试及工程整体投运奠定了坚实基础。  青藏联网工程被誉为“电力天...

    时间:03-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