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山东深化“产业+人才”引才模式 以“人才链”衔接“创新链”

2025-03-24 14:24: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济南3月24日电 (吕妍)近日,在位于聊城市临清市的山东博特轴承有限公司的精细轴承全自动生产线上,一个个薄壁轴承历经热处理、磨加工、组装等工序后顺利下线。这些轴承将被安装在工业机器人、医疗机械手臂等设备的关键部位。

  “过去是拼资源、拼低成本,如今形势有了新变化,我们要拼创新、拼研发。”作为一名“轴二代”,山东博特轴承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海涛认为,轴承产业只有转型才能有未来。

  临清市实施乡村人才振兴工程、产业人才支撑工程、社会事业人才发展工程,重点支持掌握科技资源的高层次人才、具有创业创新实力的产业人才,大力培养乡村人才以及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建设等社会领域人才。围绕轴承产业升级,实施“轴二代”经营管理人才培育提质,发挥轴承商会作用,在法律、政策咨询方面共享人才资源,累计培训中青年企业家1000余人次,培育中轴协、省轴协会员单位76家。技能人才培育扩量,在临清工业学校开设轴承制造相关专业,实行“校企联培制”模式,共建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

  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强力支撑。一直以来,山东持续深化“产业+人才”引才模式,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优化人才培育模式,以“人才链”衔接“创新链”,推动“产业链”能级提升。

  近日,位于菏泽鲁西新区的山东康沃控股有限公司成功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为山东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据了解,该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视创新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与多所高校保持紧密产学研关系,公司研发团队占总人数的34%,核心技术人员均有行业10余年研发经验。凭借高精尖创新人才团队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该公司获得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50余项。

  在产业发展方面,菏泽鲁西新区因改革创新而生,在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上先行先试。未来,该区将乘势而上,以招才引智新成效积蓄发展动能,推动高端人才与活力新区“双向奔赴”,持续奏响产业与人才共舞的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资料图:在山东康沃控股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生产一批发动机产品。孙安琪 摄

  走进菏泽市郓城县某集团的智能装备生产车间,工业机器人正精准完成焊接、组装等工序,AGV叉车机器人在立体仓库中自主规划路径,实现物料的高效流转。

  上述公司总经理郑洪波介绍,该集团将与山东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开设“订单班”,定向培养智能制造专业人才;举办“人才夜市”活动,在商业街区搭建招聘场景吸引青年人才;与山东大学等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通过“项目+人才”模式培育出涵盖机械设计、人工智能的复合型团队,既突破新能源动力等关键技术,又实现研发与市场精准对接。

  近年来,郓城县围绕全县高端装备产业发展需求,实施优秀人才靶向引进、高端人才柔性聘用、在外人才返乡筑梦“三项计划”,建立需求征集、信息发布、资源共享、部门联动“四项机制”。“我们不断擦亮‘归雁兴郓’品牌,建立了5.6万人的在外人才信息库,设立33处返乡创业服务站和6处招才引智工作站,目前已累计引育人才7000人。”郓城县招才引智服务中心副主任程国松介绍说。

  位于潍坊市安丘市的一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近日研发推出SNNMOX启动电池,可实现低温-50℃启动。“该电池材料是通过我们自主研发的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和二次成球造粒技术等一系列的工艺制备生产而成,解决了循环性差、充电慢等行业难题。”该公司技术总监李文说。

  “我们联合中国石油大学等多所高校及高层次重点人才,组建成立了新能源材料实验中心,目前,公司拥有国家级人才2名,博士10余名。”李文说。

  近年来,安丘市聚焦企业需求,靶向引进高水平创新人才和团队,帮助全市100余家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了多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引进校企合作人才120余名,有效激发了企业科技创新积极性,不断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企业群。

  淄博市张店区则围绕“2+4”产业布局,不断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提升人才竞争力和创新策源能力。大力实施党委书记人才工作项目,坚持组织部长靠前指挥、大力推动,压实“管行业就要管人才、抓项目就要抓人才”责任。

  此外,张店区实施“海外人才回引计划”“产业领军人才集聚行动”,建立“深入调研、逐一动员、多向对接、精准匹配、跟踪指导、专业策划”全流程机制,引进培育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93人,其中国家级人才23人。开展“高校人才直通车”“就业人才大巴”“感知新张店”等活动,与31所高校签订大学生招引合作协议,引来4万多名青年人才落户。

  张店区设立300万元(人民币,下同)校城融合专项资金,开展校城融合项目59项,聘任81名“科技副总”、30名“人力资源副总”,加强校城人才共引共育共用。投资1.48亿元与山东理工大学共建科技园,走出了一条校城融合发展的路径。(完)

  • 相关阅读
  • 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要“靠得住” 多元储能技术成破局关键

    本报记者 李春莲近日,第十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大会在京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指导,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主办,共同探讨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能源产业的...

    时间:03-24
  • 央行:3月25日将开展4500亿元MLF操作 期限为1年期

      中新网3月24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4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5年3月中期借贷便利招标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更好满足不同参与机构差异化资金需求,自本月起中期借贷便利(MLF)将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

    时间:03-24
  • 外企高管点赞中国创新:不断给世界带来惊喜

      “中国的创新正不断给世界带来惊喜,比如DeepSeek最新开发的高性能、高开放度的AI模型。”  在23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开幕式上,西门子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博乐仁说了句大实话。 ...

    时间:03-24
  • 珍爱网回应多店突然关闭:公司正常业务优化

      中新网北京3月24日电(记者 谢艺观)3月24日,珍爱网发布《消费者权益保障工作声明》称,近日,个别合作商运营问题引发公众关注,珍爱网对此高度重视并全面展开核查整改。  声明中提到,任何门店关闭或合作商调整,均为珍爱...

    时间:03-24
  • 蓝佛安: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中新社北京3月24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中国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出席年会时称,在支持扩大有效投资方面,今年财政资金量也较大,同时着力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撬动更广泛的社会...

    时间:03-24
  • 聚焦人工智能赋能 “超高清视听科技创新发展论坛”将举办

      中新网北京3月24日电 (记者 高凯)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将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展开,活动期间,由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北京市门...

    时间:03-24
  • 中国公布2025年积极财政政策六大重点工作

      中新社北京3月24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财政部24日发布的《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表示,2025年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提高财政赤字率,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优化支出结构、强化精准投放,更...

    时间:03-24
  • 世界装机容量最大光伏发电园区去年发电量近180亿千瓦时

      中新社青海共和3月24日电 (张忠苹)据青海省海南州统计局及海南州绿色产业发展园区管委会24日消息,2024年,海南州绿色产业发展园区光伏发电量达178.986亿千瓦时。图为3月19日航拍青海省海南州绿色产业发展园。 张忠...

    时间:03-24
  • 海南优化调整离职提取住房公积金办理条件

      中新网海口3月24日电 (记者 王子谦)海南省住房公积金管理局24日发布通知,即日起优化调整离职提取业务办理条件。经过调整,缩短了本省户籍职工停缴公积金、养老保险的时间。  通知明确,与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

    时间:03-24
  • 低空经济助力云南凤庆坚果产业提质增效?

      中新网临沧3月24日电 (汤爱杰 马青映)近日,在云南凤庆大兴村的坚果提质增效示范基地中,坚果树上挂满一串串花苞,花香四溢。数台无人机在基地上空来回穿梭,进行病虫害监测,让坚果种植越来越有科技范。无人机正在坚果种...

    时间:03-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