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浙江民营经济一线观察:创新潮头不止“六小龙”

2025-03-27 00:11: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3月27日电(奚金燕)春潮涌动,新潮澎湃。开年以来,以“杭州六小龙”等初创企业为代表的科技突破不断涌现,折射出中国创新生态的蓬勃活力。而“出圈”之后的杭州,有何变化?处于风口的科技企业又在忙什么?近日中新网进行了实地调研走访。

  乘风而起 前沿“黑科技”竞相绽放

  “最近来参观的人越来越多了,找上门的投资者也多了起来,春天来了……”近日,酷飞(浙江)飞行器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李伟在接受采访时如是感慨。3月的杭州春光明媚,许多企业家心头也暖意融融。

  从无人机解锁农业新场景,到生物3D打印创造“永生”,经过多年培育,杭州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涌现了一批“黑科技”,传递出“科技向善”的温度。

  走进位于杭州高新区(滨江)的宇视科技,一块大屏幕前,围满了体验者。操作者只需要输入文字描述,“万物搜”就能从现场实时视频内容中快速锁定“目标”。

  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视频数据服务系统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算法开发。相比于传统小模型时代,应用领域得到了极大扩展,比如高速起雾预警、城管明火烟雾识别等场景。

一款消防无人机正在进行高空灭火演练。受访者 供图

  走进拱墅区智慧网谷小镇,一款长续航重载灭火无人机则颠覆了传统消防场景。只见在两名操作员的协同配合下,无人机挂载50毫米口径消防水带“腾空而起”。这款无人机正是出自酷飞。

  在采访中李伟提到了一个细节,这款无人机研发后面临测试难题,当时他试探性询问能否借用政府消防车,没想到10分钟后,杭州有关部门就主动上门对接落实……

  从企业的“单打独斗”到各方力量的“协同作战”,如今在杭州,越来越多“科幻场景”正在变为“产业实景”。

  厚植创新土壤 呵护企业“拔节生长”

  “黑科技”竞相绽放背后离不开优渥的创新土壤。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然而现实中,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两张皮”现象不少,市场需求与科研供给之间缺乏“丝滑”对接。

  两创之间的“堵点”是浙江撬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支点”。

  在杭州市钱塘区,有一家特殊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十多年来持续聚焦生物智造装备、器官制造、高端生物材料开展研发攻关,解决了一系列业内国际难题,其自主研发的生物3D打印机已覆盖国内近60%市场,堪称“隐形冠军”。

正在打印“耳朵”的生物3D打印机。奚金燕 摄

  其特殊之处还在于企业创始人徐铭恩有着另外一重身份,便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一名教授,可以说是一名典型的“两栖型”创业者,这正是杭州所鼓励的。

  2000年杭州提出对标美国硅谷打造“天堂硅谷”,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鼓励大专院校师生带着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下海”创业,成为“两栖型人才”。

  2013年,怀揣着梦想,徐铭恩创办了杭州捷诺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如今这里不仅是科研成果转化的“主战场”,也成为高校学生的“实训课堂”。

  “没有了后顾之忧,放开手脚大胆干。”徐铭恩坦言,相对稳定的环境和灵活的体制机制给予他创业的底气和勇气。

  如今,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倚重科技创新,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走出“象牙塔”,走到“台前”投身硬科技创业的浪潮中。

  距离富阳高铁站不远,绿水青山间,有一座高大的砖红色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里是杭州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杭光所”)所在地。

  杭光所聚焦光电产业技术孵化和创业服务,以“最懂科学家”的姿态,构建起了一套科创孵化模式,五年多来已累计引进技术团队60个,孵化50余家硬科技创业公司,孵化企业总估值超250亿元。

  这是一个缩影。站在破解高质量发展新的“成长的烦恼”的重要节点,浙江将人才视为“关键变量”。

  今年,浙江提出将重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打开格局打破壁垒,着力破解人才有序流动等瓶颈制约,真正实现“人才无论落在哪里,高校、企业、院所、平台都能使用”。

  优化营商环境 破解“成长的烦恼”

  从更长时间维度看,“杭州六小龙”的出圈,记录的不仅是企业的成长史,更是营商环境步步优化的足迹。

  DeepSeek出圈以后,其总部所在地汇金国际商务社区也成为“热门打卡地”。据悉,为降低对企业的经营干扰,又能满足访客需求,社区特地将300平方米空间的会客厅打造成新质生产力展厅,集中展示企业产品。

  为给企业提供专班化一站式服务,汇金国际商务社区还组建起一支由街道经济线为企服务专员、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等构成的“汇小金”代办专员队伍。

  “我们要像服务居民一样服务企业。”拱墅区发改经信局副局长张喆表示,与传统社区不同,商务社区是拱墅区专门针对楼宇、商圈、市场、商贸综合体和两新组织相对集聚的区域而设立的,目前已成立29个商务社区,覆盖478幢楼宇、服务企业超过3万家。

  “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这或许从一个侧面解释了“为什么是杭州”。

  在浙江这片热土上,各类金融机构、协会组织亦在深度参与创新生态建设,寻求双向奔赴。位于未来科技城的小派科技主要研发VR头显,在经营周转时,浦发银行杭州分行一笔1000万元信用贷款,解了燃眉之急。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耐心资本也为企业的成长提供重要支撑。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如今的杭州,似乎变了,企业家的信心更足了,各方协同创新的劲头也更足了;又好似没变,高光之下,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依然坚守初心,心无旁骛投身于新时代创新浪潮——这或许也正是杭州的“出圈密码”。(完)

  • 相关阅读
  • 培育“人工智能+消费”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本报记者 刘萌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的通知。为支持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以下统称“相关城市”)...

    时间:03-27
  • 商务部回应美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

      中新社北京3月26日电 (尹倩芸)针对美国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26日称,美方此举意在打压遏制他国实体,剥夺他国发展权利,将严重损害相关实体合法权益,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

    时间:03-26
  • 中国人寿2024年归母净利润超千亿,同比大幅增长108.9%

      3月26日晚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股票代码:601628.SH,2628.HK)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  2024年,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一系列深刻影响行业发展的政策密集落地,多目标统筹难度前所未有。面对机遇...

    时间:03-26
  • (聚焦博鳌)多边主义与国际合作:全球治理凝聚共识

      中新社博鳌3月26日电 (记者 尹海明)“深刻的全球变革带来了在范围、规模、严重程度上前所未有的全球性挑战,对于全球治理的需求从未像现在这样迫切。”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潘基文26日在海南博...

    时间:03-26
  • 2024年中银香港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16.8%

      中新社香港3月26日电 中银香港(控股)有限公司26日公布业绩报告,2024年该行股东应占溢利382.33亿港元,同比增长16.8%。  去年,中银香港(控股)及其附属公司净利息收入588.56亿港元,同比上升8%;“跨境理财通”“南向通...

    时间:03-26
  • (聚焦博鳌)逆流涌动,全球化的大船如何破浪前行?

      中新社博鳌3月26日电 (冯玲玲)当前,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26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实现普惠包容的全球化:路径与行动”圆桌会上,与会者探讨如何应对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挑...

    时间:03-26
  • (聚焦博鳌)黄益平:全球南方在贸易投资开放透明上应发挥更大作用

      中新社博鳌3月26日电 (孔令佑)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正在此间举行。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院长黄益平26日称,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之际,全球南方应当发挥更大作用。  黄益平在当天举行的一场分论坛上表示,全...

    时间:03-26
  • (聚焦博鳌)全球化遇“顶头风” 各界期待重振APEC

      中新社博鳌3月26日电 (记者 刘亮)在经济全球化遭遇多重“顶头风”之际,多位与会人士26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表示,期待重振APEC(亚太经合组织),为全球和区域发展注入新动力。  APEC自成立以来,已历经三十余...

    时间:03-26
  • 国家税务总局:废止和修改部分税务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中新网北京3月26日电 (记者 赵建华)国家税务总局26日公布了废止和修改的部分税务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目录。  根据《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税务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对税务部门规章及...

    时间:03-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