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北京怀柔科学中心加速崛起 向全球开放机时累计超123万小时

2025-03-28 21:18: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3月28日电 以“开放共享·协同创新”为主题的中关村论坛平行论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论坛暨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成果发布会28日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召开。

3月28日,中关村论坛平行论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论坛暨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成果发布会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怀柔区供图

  建设运行成效显著,怀柔科学中心加速崛起

  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林剑华介绍发布怀柔科学中心最新建设运行进展情况:

  科技设施集群效应更加突出,科学中心已布局37个科技设施,2024年新增进入科研状态的设施平台13个、累计达29个,新增向全球开放机时43万小时、累计超123万小时,“十四五”时期布局科技设施项目全部实现开工建设,成为全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高水平科研活动成果丰硕,“人气”“科研气”持续集聚,2024年新增科研人员2500余名、累计达2.5万人;坚持边建设边运行边出成果,2024年新增科技成果54项、累计达329项。

  创新生态活力日益凸显,新增德勤书院、清华工研院雁栖湖创新中心、国科大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等多种类型服务平台,累计服务成果转化项目131个;新引进中国技术交易所等科技服务机构,加快建设有色金属新材料等中试验证平台,产业链条日益完善;城市客厅A、B地块产业空间投用,高端科学仪器标准厂房基本建成,仪器和传感器、生物医药产业初具规模。

  “科学+城”功能日益完善,建成、在建及筹划新开工住房项目40个,建成房源1.8万套,已保障25个院所、31家重点企事业单位人才住房需求。第三实验学校开工建设、第二实验学校实现立项,共计划设立小学、中学及高中班级138个;怀柔医院二期及国际部正式投用。“八横五纵”骨干道路已基本建成,通达效率进一步提高。

  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成员增至67个,覆盖48个国家和地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科学论坛在怀落地,2024年成功举办国际科技交流活动50余场。

  未来,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坚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不断建立完善高水平开放创新合作机制,持续推动设施平台全面开放共享,加快搭建科技交流广泛合作平台,打造宜居宜业国际化创新生态,以高水平交流对话增进互信互鉴。

  国之重器捷报频出,自主创新澎湃成势

  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集中发布8项怀柔科学中心具有代表性的重大突破性成果:

  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国际首次发现双镍氧层钙钛矿材料的块体高温超导电性,对于镍基高温超导材料的进一步优化设计与合成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新一代空气质量模式EPICC-Model开源发布,可预报未来全球和区域空气质量变化,助力增强我国空气质量模型自主研发的系统性、协作性和创新性。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正式宣布启动带光联调,标志着装置建设进入冲刺阶段。

  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打破大范围跨尺度连续探测瓶颈,实现对波动演化的广域监测,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DART)是国际同频段最先进的射电成像望远镜,已取得多项重大观测成果,在国内外同领域引发巨大反响。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建成我国首个业务化运行的激光通信地面站,打通星地激光通信全链条业务流程,为我国下一代星地海量数据传输体系规划和我国新一代卫星地面站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空天飞行高温气动综合试验测试平台支撑形成新域飞行综合模拟方法与试验技术,构建了原理独创、性能先进的空天飞行地面试验体系和完整模拟体系,研发可实现宽速域、宽空域、具备水平自主降落能力的“鸣镝”宽域飞行器等。

  北京大学激光加速创新中心拍瓦激光加速器已实现激光器、纳米靶材等关键部件国产化,加速装置及先进束流的应用,将推动国产紧凑型质子治疗装备发展,助力降低肿瘤治疗成本,提升先进放疗技术普惠性。

  轻元素量子材料交叉平台团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qPlus型扫描探针显微镜,突破了传统技术在氢原子成像方面的限制,将空间分辨率提升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高端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国产化和应用。

  全球顶尖学者共论开放共享科技合作新范式

  本次论坛,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杰哈·阿尔贝特·穆鲁教授、中国科学院贺福初院士、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米歇尔·布兰科院士、中国科学院郭华东院士、比利时皇家科学院盖伊·布拉瑟院士、中国科学院陈春英院士、日本东京大学上所良也教授围绕科技设施开放合作和科学研究进展情况发表主旨演讲,与参会专家、学者分享交流、共同探讨科技设施支撑大科学计划以及与前沿产业应用紧密结合的经验路径,对科技设施运行开放、国际合作、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完)

  • 相关阅读
  • 2024年外商直接投资资本金新增909亿美元 来华债券投资净流入468亿美元

    本报记者 刘琪3月2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公布2024年四季度及全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按美元计值,2024年四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638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2498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4...

    时间:03-28
  • 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中新网北京3月28日电 (记者 陈康亮)根据中国证监会28日披露的信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已经中国证监会2025年第2次委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  据介绍,《办法》是在...

    时间:03-28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就《货币经纪公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本报讯 (记者刘琪)3月2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消息,《货币经纪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中国银监会令2005年第1号)自发布以来,在引领货币经纪公司提高金融市场交易效率、降低交...

    时间:03-28
  • 2024年末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为24198亿美元我国外债风险总体可控

    本报记者 刘琪3月2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公布2024年末中国全口径外债数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24198亿美元(不包括中国香港特区、中国澳门特区和中国...

    时间:03-28
  • 中国正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国家标准研制

      中新社北京3月28日电 (王梦瑶)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王秋苹28日在北京表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正在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国家标准研制工作,近期将发布一系列国家标准,持续引领行业规范发展。  ...

    时间:03-28
  • 博鳌论坛推动开放交流,中国为全球合作贡献机遇

      中新网3月28日电(张乃月 宫宏宇)“博鳌是一个结识新朋友的好地方。”英国前投资大臣秦智涛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接受采访说。  第四次与会的挪威商学院战略学教授卡尔·费也有同感:在这里可以找到志同道...

    时间:03-28
  • 我国首个海洋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建设完工

    本报讯 (记者韩昱)3月28日,《证券日报》记者获悉,3月27日,我国首个海洋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在山东烟台建设完工,正式进入调试阶段,为项目投运及海上制氢全流程实证检验奠定基础。该项目由国家能源集团氢能科技有限责任...

    时间:03-28
  • 首届开学典礼!中国科学院开启科教融合新篇章

    人民网北京3月28日电 (记者赵竹青)3月28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雁栖湖校区迎来新“里程碑”——前沿交叉科学学院隆重举行首届学生开学典礼。 在国家大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加快建设教育强...

    时间:03-28
  • 新华保险:银保渠道坚持规模与价值并重

    人民网北京3月28日电 (记者黄盛)保险企业正持续在银保渠道业务上重点发力。 由于保险产品的复杂性和赔付的或然性,保险常被认为是“被卖出的”、而非消费者主动“买入”的产品,保险业的发展依赖于渠道拓展。在此背景下,银...

    时间:03-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