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五大首席经济学家热议经济趋势:宏观政策持续发力 经济延续复苏势头

2025-03-31 00:28:00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刘琪 韩昱

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的预期目标,并明确“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既是稳就业、防风险、惠民生的需要,也有经济增长潜力和有利条件支撑,并与中长期发展目标相衔接,突出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鲜明导向”。

二季度即将到来,我国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如何?二季度宏观经济政策又将如何发力?针对上述问题,《证券日报》记者邀请了五位首席经济学家进行深入解读,他们分别是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湖南财信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和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

开局态势向新向好

今年前2个月,我国国民经济起步平稳,多项经济指标超出市场预期。受访专家普遍预计,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将在5%左右。

罗志恒认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总体延续去年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的恢复态势,1月份至2月份经济数据“开门红”,工业和服务业、消费和投资同比增速均高于去年全年增速。一季度GDP同比增速或达5.5%左右,为实现全年5%左右的增速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明明结合现有数据判断,一季度GDP增速预计将在5%左右。他认为,一季度我国经济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复苏势头,整体呈现向好特征。

伍超明表示,在“两新”“两重”等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国内新质生产力发展取得新进展、市场预期和信心改善等因素影响下,1月份至2月份主要供需指标多数回升,经济开局向新向好。他预计,一季度GDP增长5.3%左右。

从具体维度看,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比上年全年加快0.1个百分点。

明明表示,这反映工业生产快速扩张,超出市场预期。从主要行业来看,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加快扩张,新能源汽车、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消费方面,1月份至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731亿元,同比增长4.0%,比上年全年加快0.5个百分点。

伍超明认为,促消费政策显效,升级类需求扩张。在以旧换新政策支持下,家电、通讯器材、家具等升级类商品销售亮眼,增速均在10%以上。

温彬分析称,“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是2025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首。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主要围绕“以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以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进行部署。随着政策发力显效,年内消费增长动能有望逐步得到改善。

从投资角度看,1月份至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2619亿元,同比增长4.1%,比去年全年加快0.9个百分点。

伍超明认为,投资动能增强,结构分化。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1%,其中制造业与高技术投资保持高增态势,基建托底作用延续,房地产边际改善,不过房企信心仍需进一步提振。

连平预计,随着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逐步推进落地显效,新质生产力将不断发展,内需有望继续保持良好恢复势头。3月份通常是信贷投放、企业发债的重要月份,预计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以及企业债券将加快发行速度,企业融资及运行环境改善。

内需确定性增长

今年我国经济开局良好,受访首席经济学家对二季度宏观政策发力也有较高预期。

罗志恒认为,要全面看待1月份至2月份经济数据“开门红”,既要看到宏观政策继续发力显效,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也要看到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稳固等因素的存在。因此不能因一季度“开门红”而放松宏观调控力度,应持续发力,直至经济内生增长动能增强,进入良性循环。

伍超明预计,二季度我国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可能增加,但上半年GDP平均增速在5%以上的概率较大。他建议,宏观政策需要“力度和进度”双轮驱动,力度上落实“更加积极有为”,政策进度,尤其是财政政策进度上要践行“能早则早、宁早勿晚”的要求,为下半年经济平稳作好政策铺垫。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部日前公布的财政收支情况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096亿元,同比增长3.4%。

温彬认为,这显示出财政支出靠前发力的特征,从分项来看,支出结构优化,民生领域相关支出增速明显加快。

明明表示,二季度财政政策力度需要继续保持,加快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发行,优先支持基建、民生和新兴产业项目,也要向消费补贴、设备更新、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领域倾斜。与此同时,货币政策配合财政发债,适时降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适时降息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支持楼市、股市稳定。加大对绿色经济、科技创新和小微企业的定向信贷支持,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此外,要加快新兴产业布局,推进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投入。加速落地以旧换新政策细则,推动更多消费品纳入补贴行列。

“政策举措应更多聚焦‘振消费、强科技、深改革、稳地产、惠民生’等方向,以内需增长的确定性提振市场预期、对冲各种不确定性。”伍超明分析称,促消费是其中一条主线,前期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正在显现,建议进一步扩大以旧换新商品范围,释放消费潜能。

连平认为,减税降费、以旧换新及房地产支持政策将持续释放消费需求,新消费领域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传统消费市场也将有所起色。

3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细化措施加快落实,与各种不确定因素抢时间,紧抓快干、靠前发力。同时密切跟踪形势变化,做好政策储备,确保需要时能够及时推出、尽快见效”。

温彬表示,各项政策将会加速落地,以尽可能地对冲外部不利影响。

  • 相关阅读
  • 前2个月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3%

    物流运行实现平稳开局,呈现温和复苏态势本报记者 孟珂3月30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发布数据显示,前2个月,我国社会物流总额56.3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物流运行实现平稳开局,呈现...

    时间:03-31
  • 银行理财、保险资管可直接“打新” 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可期

    本报记者 毛艺融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将进一步被打通。3月2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随后,沪深交易所发布相关优化发行承销制度的安排,从操...

    时间:03-31
  • 经济大省优势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本报记者 孟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3月份以来,多个经济大省召开会议传达全国两会精神,纷纷表示将“挑大梁”“打头阵”,以“科...

    时间:03-31
  • 【外专谈中关村论坛】欧洲丝路智联促进会联合创始人:中国在人工智能合作方面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鲁平 田媛媛):3月28日上午,京津冀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中关村论坛框架下举行。在当今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交织的背景下,中关村论坛作为科技创新领域的重要国际平台,正发挥着日益关键的作用...

    时间:03-30
  • 前两个月中国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5.3%

      中新社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0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2月,中国社会物流总额56.3万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从增速来看,中国物流运行实现平稳开局,呈现温和复苏态势。 ...

    时间:03-30
  • (经济观察)中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将获财政部注资5000亿元

      中新社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四家国有商业银行30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它们将获得中国财政部注资5000亿元(人民币,下同),用于增加核心一级资本。  至此,中...

    时间:03-30
  • 投资硬科技,业界期待耐心资本成“超级助推器”

      中新社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 王恩博)资本的“脾气”千差万别,有急功近利的,也有深具耐心的。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一场聚焦“硬科技投资”的分论坛上,与会者期待更多耐心资本出现,为科技行业打造“超级助推器”。  ...

    时间:03-30
  • 刘慈欣谈科幻:在AI崛起前夜保持警醒

      中新社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 陈杭)“科幻游戏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它的‘科幻内核’。无论是探讨人类与人工智能(AI)的关系,还是描绘一个末日后的废土世界,科幻游戏都应该通过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引发玩家对科技、社会、人...

    时间:03-30
  • 70余位硬科技创业者齐聚西安 共探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

      中新网西安3月30日电 (记者 阿琳娜)30日,“聚星成链、科创未来”陕西省重点产业链对接活动暨硬科技冠军企业创业营结营典礼在西安举行。  来自全国的70余位硬科技企业创始人加入“中科创星·硬科技冠军营”历经...

    时间:03-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