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十月稻田斩获5项iSEE全球奖,玉米品类创新引爆消费热潮

2025-04-01 17:50: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5年3月30日,第七届iSEE全球奖颁奖典礼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本届颁奖典礼现场聚焦食品领域创新与美味,作为家庭食品创新品牌的十月稻田一次性斩获5项iSEE全球奖,以玉米品类创新案例获得“iSEE全球食品创新奖(企业类)”,旗下寒露秋香长粒香米、黄糯玉米等4款产品摘星“iSEE全球美味奖”。

  洞察细微趋势,爆发创新力量

  iSEE全球奖参与案例累计10000+,覆盖中国、日韩、欧洲、北美、澳洲等国家与地区。十月稻田连续两年在众多国际国内品牌中突围,赢得多项iSEE全球奖,不仅体现了“中国味香香香”的全球魅力,也更加印证了十月稻田在品类创新上的敏锐洞察力。

  近年,随着健康粗粮、优质碳水理念的兴起,玉米正在成为人们在米面之外的主食新宠。十月稻田敏锐捕捉这一新趋势,将玉米打造成轻食、零食化产品,目前已推出玉米棒、玉米段、玉米粒,以及黄糯玉米、白糯玉米、鲜食水果玉米等30多款玉米产品。十月稻田打破人们对玉米“传统主食”的认知,让玉米以多元、快消品的形态出现,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事实上,十月稻田自成立之日起,始终在求新、求变。抓住互联网的发展红利,迅速与各大电商平台建立合作,一举打开农产品线上热销的突破口,实现了高速发展。随着中国零售变革加速,十月稻田近年来积极布局高势能渠道,并且加快全域营销的布局。目前已布局京东、拼多多等30余个大型电商平台,并做到多个单品电商销售排名第一。同时,全面启动线下经销商全国招商,与近百家现代商超渠道达成合作,还积极拓展社交电商平台、社区团购平台等新兴渠道的合作机会,持续深化全渠道布局。

  在营销上,十月稻田也在积极探索更多的品牌输出形式,以创始人IP为输出载体,在“十月稻田兵哥”、“十月稻田君姐”的视角下,将种植基地、超级工厂、产品加工生产等各个流程生动真实地呈现在大众面前。2025年初还跟《新白娘子传奇》IP联合,和“小香风轻盈推荐官”赵雅芝一起,掀起了一场轻食季玉米真香风潮。随着IP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十月稻田的增长势能愈发强劲,同时一个可信赖、有温度的品牌形象愈发深入人心。

  数据显示,十月稻田玉米连续两年火遍全网。截至2025年3月,抖音平台仅十月稻田黄糯玉米单品链接累计销量就超过1300万单;玉米品类全国销量领先;2024年业绩报告中,玉米产品营收8.15亿元,占比由2023年的2.7%提升至14.2%,增长势头强劲。玉米,已成十月稻田第二增长引擎。

  深耕品牌化战略,开辟玉米新未来

  十月稻田,依托东北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质的土壤条件,从源头把控品质。东北的肥沃黑土400年才形成1厘米,有机质含量高,加上当地昼夜温差大,农作物一年只收获一季,这里孕育出的农产品,口感和品质无可比拟。十月稻田通过东北及内蒙粮食核心产区布局,将高品质的产品送到消费者的餐桌,一直致力于为14亿国人的一日三餐服务。

  原产地布局的同时,十月稻田持续加码全链路一体化建设。一方面,斥巨资在5大生产基地附近设立现代化工厂、建上万平仓储车间、添先进设备;另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建立5大自营区域中心仓,以及10个地方仓库。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十月稻田搭建了一套现代化库配体系,保障消费者对安全、健康、美味家庭食品的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基于源头严控品质的严谨态度,又有全链路一体化的保驾护航,十月稻田对初级农产品进行了一场全链路现代化改造,实现了从田间地头进入工厂,再走上消费者餐桌的品牌化蜕变。本次iSEE全球奖,十月稻田寒露秋香长粒香米、黄糯玉米斩获二星认证,十月稻田鲜食黄糯玉米、柴火大院五常大米摘得三星“iSEE全球美味奖”。

  在日常食用场景中越来越普遍的玉米,正在迎来新风口。今年两会期间,国家提出“体重管理年”行动,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也水涨船高。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玉米主食化趋势白皮书》调查数据显示,约90%的受访者会选择玉米,预计2025年主食玉米市场规模将达到5.77千亿元。此背景下,健康美味、品质稳定、有品牌保障的玉米产品,未来潜力巨大足以预见。

  十月稻田对农产品的品牌化运营战略,已经得到了市场的阶段性验证,其在玉米品类上的成功,也为行业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以农产品品牌为起点,构建新型产业链,从而塑造现代农业的系统影响力。据了解,十月稻田未来还会将创新延伸到更多品类之上。

  粮食产业关乎民生,十月稻田一头连接着中国农民的“钱袋子”,一头连接着厨房食品的“菜篮子”,持续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在国家政策东风与万亿健康食品市场的双重驱动下,十月稻田的美味还将加速蔓延开来。

  • 相关阅读
  • 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助力中小微企业缓解融资难题

    本报记者 韩昱去年4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至今已满一周年。《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在这一年中,各方积极落地《实施方案...

    时间:04-02
  • 最新增值税发票数据彰显我国经济运行新亮点

    本报记者 韩昱4月1日,主题为“税收·法治·公平”的第34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正式启动。在当天召开的国家税务总局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王道树介绍,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

    时间:04-02
  • 3月份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升至51.2 为近四个月来最高

    本报记者 孟珂4月1日公布的3月份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报51.2,创2024年12月份以来新高,显示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继续加快扩张。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3月制造业PMI上行0.3个百分点至50.5,连续两个月位于...

    时间:04-02
  • 央行多举措呵护资金面 4月份流动性充裕料无虞

    本报记者 刘琪4月份首个交易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649亿元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维持1.5%不变。鉴于当日有3779亿元逆回购到期,故央行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3130...

    时间:04-02
  • 前2个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9.9%

    本报记者 刘萌4月1日,商务部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月份至2月份,我国服务贸易较快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13095.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9.9%。其中,出口5495.8亿元,增长13%;进口7599.8亿元,增长7.8%。服务贸易逆差2104亿...

    时间:04-02
  • “东数西算”新支点 “中国算谷”正崛起

    本报记者 贾丽随着全球AI算力需求爆发性增长,中国西部悄然崛起一座“绿色智算高地”。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进位于甘肃庆阳的燧弘华创庆阳绿色智算中心(以下简称“智算中心”)。推开智算...

    时间:04-02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三部门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推进科技金融政策试点

    本报记者 刘琪4月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消息,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全国科技大会精神,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时间:04-02
  • 上海港开出全国首张船舶电子燃料交付单

      中新网上海4月1日电 (谢梦圆 胡思慧 韩帅)1日,在洋山港海事局远程监控和海事巡逻艇现场保障下,“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在洋山港尚东码头为“中海环球 CSCL GLOBE”轮开展1300吨船舶燃油加注作业,并开出了全国...

    时间:04-01
  • 2024年济南共举办体育赛事2.6万场次 直接经济收入超21亿元

      中新网济南4月1日电(周艺伟)记者4月1日从济南市人民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济南共举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2.6万场次,市级以上重点体育赛事3485场次,累计参与593万人次,创造直接经济收入21.53亿元(人民币,下同...

    时间:04-01
  • "活力湃"小保养套餐全新登场,美孚1号车养护专业护航用车体验

      2025年4月1日,美孚1号车养护正式推出“活力湃”套餐,进一步丰富旗下臻享小保养家族。该套餐内含全新上市的美孚1号澎湃表现系列新品,以及严选品牌机滤,聚焦追求驾控激情与质价比的用户需求,助力爱车持续释放澎湃潜能。...

    时间:04-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