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加速培养AI原生时代的未来创新人才

2025-04-21 09:06: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人民网北京4月21日电 (记者孙阳)没有固定上下课时间、每个同学的上课内容都不同、学习疑问能二十四小时即时响应……2024年秋季新学期,不少清华大学的大一新生选上了一门“神秘”课程。

近日,这个由清华大学研发的“全AI守护课堂”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并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据了解,这款名为“MAIC”的智能教学系统通过大模型多智能体技术重构教育场景,探索出AI(人工智能)服务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的新型在线学习模式。

清华大学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MAIC平台研发负责人于济凡表示,“MAIC”通过构建一个以大语言模型为基底,包含教师、助教、同学等多个智能体、以AI辅助学生全学习过程的高临场感可配置学习课堂,支持教师的智能化备课、学生的高水平个性化学习,实现“一人一课堂”的教学过程“无人驾驶”。

当前,以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正在政策引领下持续落地实践。去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今年,北京、广东等多地陆续出台方案,加速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北京计划培育“京娃”系列智能体、全覆盖开展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打造一批“助教、助学、助育、助评、助研、助管”应用场景等系列举措;广东则在4月推出方案,明确要求:原则上,小学一到四年级每学年不少于6课时,小学五、六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0课时,初中七、八年级不少于每两周1课时,高中阶段在信息科技和通用技术等国家课程实施基础上,在高一或高二不少于每两周一课时。

“过去,老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工作消耗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AI技术可以‘解放’老师,做立德树人、管控学生感受等高阶性工作。”于济凡认为,AI与教育的融合,既要看AI技术能力,也要看教育规模和体量。中国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再配合庞大的教育体量和市场,有潜力和前景从“跟跑者”变成“引领者”,以中国示范带动世界发展。

日前,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等前瞻布局,并明确“加快建设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场景新范式”等任务。

近年来,随着创新技术逐步融入教育普及化、个性化,从广播电视教育到大规模在线课程,从在线直播到人工智能的深度介入,AI智能体正在加速与教育链接的步伐。今年以来,多地学校宣布接入AI智能体以提升教学效能。从“MAIC”的研发思路来看,则更关注教师和学生与多个AI智能体协同状态下,数智素养和能力的培养。

清华大学水木学者、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于济凡。受访者供图

于济凡介绍,教育领域的多智能体一方面要做到“解决任务”,例如通过协作、交流、分工的方式,完成单一模型或单一智能体无法完成的任务;另一方面,也要聚焦“社会模拟”,学校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不论是学生之间互动还是学生教师间互动,以及各种体育、创新活动中的配合,教育场景也需要通过一定的模拟,来为学习提供充分的社会临场感。

“多智能体技术虽然是一个‘方法’而非‘目的’,但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路径上非常契合,既可以创设新范式教育环境,又可以从真实的教育场景中找到深入、困难的问题,反过来向技术领域提出新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之间一个很有趣的对话和呼应。”于济凡表示。

在主动顺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趋势,加速与教育融合的过程中,仍需要树立安全屏障,深化理性思考。

《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从保障重点平台高质量运行、构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强化人工智能安全保障三方面做出了部署。于济凡认为,未来教育和AI融合,还应关注很多其他安全问题,比如认知负荷外移、虚假内容造成的认知偏误等,这些需要定性和定量分析,最终形成技术和伦理两方面约束。

“从目前来看,为了培养AI原生时代具有先进性的未来创新人才,现在开始在教育过程中融入式使用AI、培养教师的AI能力等,都是非常有必要且有战略意义的。”于济凡表示。

  • 相关阅读
  • 业界:坚持人才引领、人才驱动 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人才是生产力第一资源,新质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如何以新质人才激活城市发展软实力?在日前举办的2025年新质人才发展高峰论坛上,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依赖各类生产要...

    时间:04-21
  • 吴海生:“AI+金融”的创新根基是数字金融安全

    人民网北京4月21日电 (记者杜燕飞)在近日举办的“2025数字金融安全创新与实践大赛”决赛上,奇富科技CEO吴海生发言时表示,金融创新的根基是数字金融安全,许多金融机构已在通过‘AI+金融’的思路来评估风险和解决数据安全问...

    时间:04-21
  • 合规筑基 税收政策激发民营企业创新动能

    人民网北京4月21日电 (车柯蒙、实习生潘禹)“申报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时系统提示资质不符,多亏税务老师主动开展指导帮扶,多轮协调后最终我们享受到了这个政策优惠。”谈及税收营商环境优化,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石...

    时间:04-21
  • 金融“五篇大文章”统计标准明确 提高基础数据质量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联合印发《金融“五篇大文章”总体统计制度(试行)》(以下简称《制度》),重点对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的统计对象及范围、统计指标及口径、统计认定标准...

    时间:04-21
  • 4月LPR保持不变:1年期3.1% 5年期以上3.6%

    人民网北京4月21日电 (记者罗知之)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5年4月21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1%,5年期以上LPR为3.6%,均与上月持平。 LPR由各报价行按公开市场操...

    时间:04-21
  • 一季度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3万亿元 同比增长5.8%

    人民网北京4月21日电 (记者孙红丽)据商务部网站消息,今年以来,商务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多措并举推动批发和零售业高质量发展。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至3月,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

    时间:04-21
  • 系外行星大气中发现生命特征分子

    原标题:系外行星大气中发现生命特征分子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据17日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上的研究,英国剑桥大学领导的天文学家团队借助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JWST),在一颗系外行星的大气层中,检测到地球上只能...

    时间:04-21
  • 安全高效的液态储氢新方案提出

    原标题:安全高效的液态储氢新方案提出科技日报扬州4月20日电 (记者张晔 通讯员王一凡 华如楠)氢能凭借其零碳排放、能量密度高、应用场景多元等突出优势,正成为全球能源革命的核心赛道。但是,储氢技术始终是产业发展的关键...

    时间:04-21
  • 中国抵御外部冲击的科技密码

    原标题:中国抵御外部冲击的科技密码开栏的话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了解科技,才能了解国家发展的底气从何而来;读懂创新,才能读懂向“新”而行的逻辑指向何处。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旷日持久、天翻地覆的山...

    时间:04-21
  • 机器人跑马,意义远不止酷炫表演

    原标题:机器人跑马,意义远不止酷炫表演刚刚过去的周末,全球首场“人机共跑”半程马拉松在北京鸣枪开跑,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无数视频和图片涌上各大平台。参赛机器人的踉跄与坚持,人机互动的笑点与深思……让这场马拉松远远...

    时间:04-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