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业界:深挖“人工智能+金融”潜力 驱动现代金融科技创新

2025-04-27 15:47: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人民网北京4月27日电 (记者杜燕飞)人工智能(AI)为金融行业转型升级带来了哪些变革?在近期由广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等部门举办的“双向奔赴 双向赋能——2025年广州市人工智能与现代金融产融对接活动”上,参会嘉宾表示,AI技术的运用有助于拓展金融服务覆盖面,让服务变得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和定制化。与此同时,数据安全等问题呼唤新的治理模式。

在活动上,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李东荣表示,在金融五大篇文章中,数字金融是助力金融其他四篇文章的纽带和助推器,其关键驱动力为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在大模型等新技术的推动下,我国数字金融正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李东荣说,要加强数字信用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提升对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不断增强数据治理能力,金融机构应持续推进自身的数字化转型。

对于人工智能(AI)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奇富科技CEO吴海生认为,大模型的应用迎来了爆发期,这将加速AI在金融领域的渗透。我国在数据要素储备与人才密度上具备优势,这使得“AI+金融”的探索进一步领先。AI技术在业务中的充分应用,需要建立规模化的技术团队,在数据、知识库、金融业务理解等方面不断积累,提供解决金融行业痛点的产品。

 围绕新技术应用的潜力,参会嘉宾表示,找准场景、集中资源、智能体率先破局是发力的重点。未来5至10年,信贷审批领域将迎来更为深刻的变革,AI智能体与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将全面重构银行的管理和运营模式。在客户识别、经营洞察、信审建模与合规守护等环节,实现类专家级智能响应,具备在高频变化、强规则约束环境下持续演化与协同增益的能力。

在会议上,中国人民大学普惠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莫秀根发布的《金融科技平台对传统金融行业的影响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金融科技平台对传统金融行业的影响,首先是降低信息不对称,扩宽普惠金融服务边界;其次是变革金融服务方式,提升行业效率;三是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体验;四是扩宽信贷供给,完善多层次生态;五是服务普惠群体,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报告》认为,金融行业在细化分工的趋势下形成了数字金融产业链。作为产业链中发挥重要功能的一环,金融科技平台将专注于自身的金融科技优势。通过向金融机构提供业务关键环节的解决方案,赋能金融机构开展个人消费贷、个人经营贷和小微经营贷业务,赋能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 相关阅读
  • 6部门:下调离境退税起退点 扩大入境消费

    人民网北京4月27日电 (记者孙红丽)商务部等6部门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明确,下调离境退税起退点。境外旅客同日同店购买退税物品金额达到200元人民币,且符合其...

    时间:04-27
  • 海南全岛和15个城市(地区)将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原标题:海南全岛和15个城市(地区)将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据新华社北京电(记者张晓洁、谢希瑶)国务院4月25日发布批复,同意在海南全岛和秦皇岛等15个城市(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同时撤销在海口市、三亚市、阿拉...

    时间:04-27
  • 金融活水破解春耕资金难题

    原标题:金融活水破解春耕资金难题眼下正是春季农业生产关键期。为破解资金难题,天津市农业农村委牵头梳理出宝坻区、静海区、宁河区等农业大区的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名单,推送给金融机构,支持商业银行开通贷款绿色通道。 近...

    时间:04-27
  • 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

    原标题: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一季度经济实现“开门红”,接下来如何继续巩固回升向好态势?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挑战,如何办好我们自己的事?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将“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作为...

    时间:04-27
  • 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持续提升

    原标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持续提升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下,我国与共建国家的经贸、金融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记者近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今年一季度,中国境内和马来西亚跨境人民币业务收付金额为1020亿元,同比增...

    时间:04-27
  • 消费市场保持升温势头

    原标题:消费市场保持升温势头 在一系列提振消费政策推动下,今年以来我国消费整体状况持续改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671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多位专家表示,下一步...

    时间:04-27
  • 高质量发展故事汇 | 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一块小小的发光“玻璃片”,如何改写中国显示产业命运,见证民企自主创新的决心?一个40多年前靠厨电起家的老品牌如何在变化中重新定位自身,修好转型升级这门“必修课”?一个家庭小作坊,如何扎根本地又向外拓展,成长为业务...

    时间:04-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