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烹饪文化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面临弱化,我们该如何重新找到自身定位、守护这份人间烟火?
作为深耕厨电行业46年的民营企业,我们的答案是:苦练内功,做难而正确的事!
2010年,我们启动数字化转型升级。一时间,反对声此起彼伏。有干了20年的老员工说:“我们不怕工作辛苦,就怕辛苦半辈子没了价值。”
转型升级,不是颠覆传统,而是让传统在新时代重生。
转型后,我们非但没有缩减岗位,还催生了“数字化技术员”“工业数据分析师”等新工种,拥有传统手工经验的老师傅成为“数据宝藏”。
与此同时,未来工厂建成后,我们的生产效率提升45%,产品研制周期缩短48%,生产成本降低21%,运营成本下降15%,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9%。
我们调研发现,消费者需要能真正解决饮食偏好众口难调、烹饪过程繁琐复杂等痛点的产品。
我们走进1000个家庭,记录他们的烹饪习惯,基于公司积累的烹饪知识库、自研菜谱和用户数据,推出AI烹饪大模型“食神”,搭建起了一套“硬件+软件+内容+生态”的整体解决方案,更好满足不同的烹饪需求。
要么被时代淘汰,要么长出新的翅膀!
如今回头看,转型升级这条路,我们走对了。2024年,公司数字厨电i系列销量同比增长近6倍;截至去年底,搭载AI技术的硬件产品销售额累计超过30亿元。
正是这份“以人为本”的坚守,支撑我们苦练内功,让烹饪在科技和人文的交相辉映中承载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杨曦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