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杜燕飞)近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隆基绿能等联合发布《背接触(BC)电池技术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认为,随着BC电池技术不断提效及降本,以及全球光伏电站投资对组件碳足迹的关注提升,BC电池技术有助于光伏行业更高效率、更低成本发展。
《白皮书》指出,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转型进程中,光伏作为可再生能源重要支撑,正重塑能源格局。根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30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突破5500吉瓦,其中光伏占比超70%,将超越风能成为最大可再生能源。
《白皮书》认为,BC电池通过全背交叉电极技术将电池的正负电极全部集成于背面,消除传统电池正面的栅线遮挡,最大化光吸收面积,实现光伏电池设计的范式转移,全面提升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实现了光学和电学性能的双重突破。
“当前,BC技术电池量产效率突破27%,技术成熟度与成本竞争力已直通传统路线,并已得到第三方测试及户外应用的验证。”《白皮书》指出,光伏行业技术演进正围绕“更高转换效率、更低度电成本、更广应用场景”的核心目标展开。未来光伏行业投资的核心,将来自于电池及组件效率的提升,以27%电池片转换效率为基础,每一个百分点的转换效率提升,可为下游电站节约4%左右的成本,可降低电站度电成本3%以上。
隆基绿能总裁、创始人李振国表示,BC技术生态化发展,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兼具包容性与可持续性解决方案。愿携手产业链上下游伙伴,以“研发—标准—应用”三位一体创新体系,提升实验室成果产业化转化效率,加强产业链各环节技术协同性,推动技术创新与终端用户需求深度结合,为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原行业协会商会工作局局长张涛认为,当前,光伏产业在能源结构中占比不断提高,BC技术作为关键支撑手段地位作用日益凸显。BC技术规模化推广,要通过产业链供应链协调发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专利布局更加科学合理,以及数字智能制造技术工艺流程进一步优化,加速降本增效,实现社会协同推动下地更好发展。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太阳能发电分会执行会长吴金华表示,BC技术将推动光伏行业向更高效率、更低成本发展。作为平台型技术,BC技术可与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HJT(本征非晶层异质结)等路线叠加,持续释放效率潜力。面对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网的挑战,BC技术的高效与稳定性也为新型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