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4月30日电 (记者王绍绍)近年来,全国多地开始探索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升级政务服务系统,从提高群众办事效率、缩短获取信息时间,到材料登记免填写,再到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各地积极进行新尝试。
4月28日,2025智能云生态大会·政务合作论坛在福州举办。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唐珂在会上介绍,中国电信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投身“AI+数字政务”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充分发挥数据价值倍增效应,全力推动AI+政务垂直领域深度适配,以“量子+AI”双引擎筑牢政务民生领域安全防线,打造“大维护、大安全、大运营”服务体系,推动AI深度融入政务服务全链条。
人工智能与政务服务正在加速融合,这种深度结合正在重塑政府与民众、企业之间的互动模式。这一改变带来的效果除了让服务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之外,更促使治理理念的革新,让政府决策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
“面向未来,我们将聚焦四大智能化升级路径:一是构建‘云智一体’智能算网底座,支撑政务云升级;二是依托星辰大模型深化AI+政务应用;三是筑牢量子安全体系,保障政务数据安全;四是以AI服务矩阵赋能政务决策精准化与全域协同。”唐珂说。
据了解,中国电信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进行探索实践。其助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已经服务300+省市政务云建设运营、100+城市数据智能平台建设、200+城市安全能力池和形成集团-省-市-县-网格五级服务体系;同时加快科技创新,升级数字基础设施、算力服务、数据服务、模型服务和工具平台、大模型安全的能力。
此外,中国电信还利用数据和AI技术赋能政务热线、智能中枢、智慧司法、防汛预警和智慧文旅等行业细分场景,以“算力+平台+数据+模型+应用”一体化服务新模式,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和高品质生活。
大会现场,国家信息中心联合11家单位共同发布“公共资源交易人工智能(AI)大模型研究应用成果”。该成果依托AI算法,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智能化升级。通过对历史数据与市场动态的实时分析,精准匹配项目需求与供应商资源,缩短招投标周期。同时,AI全程监控交易流程,确保信息公开透明,有效杜绝人为干预,推动我国公共资源交易进入智能化时代。
大会还发布了“中国电信数字政务智能体”,该智能体整合多领域政务知识图谱,不仅能快速响应政策咨询、业务办理等常规需求,更能处理复杂场景下的政务诉求。并同步发布“翼治・智能中枢 2.0”“数字司法平台+AI智能体”“智慧水利防汛预警智能体”等七大成果,聚焦城市治理、司法服务、水利防汛等垂直领域,进一步拓宽了AI在多领域的应用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