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

2025-05-16 08:42:00

来源:经济日报

原标题: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事实上,从《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均对服务型制造作出部署,并将其定位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那么,服务型制造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

  服务型制造是指通过增加企业生产经营中服务要素的比重,促使企业的主要经营模式从生产、销售产品转向提供“产品+服务”。相较于生产型制造关注产品交付前的生产过程,以“产品”为核心开展经营活动,服务型制造的价值创造从生产环节向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延伸,具有全周期、定制化、知识技术密集等特点,是一种制造与服务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形态。在实践中已形成定制化服务、总集成总承包服务、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增值服务等模式。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规模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位,攀“高”向“新”发展趋势显著。但从整体上看,制造业发展仍面临在全球价值链中位势不高、绿色转型压力增大、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等内外部挑战,制造业转型升级需以服务型制造为方向。

  其一,能够创造新的价值增长点。生产型制造主要通过产品生产成本与售价之间的差价获得利润,这一获利模式受到物料成本、市场规模、竞争程度等多方因素制约。而服务型制造通过在生产、销售、售后环节中嵌入服务,将产生利润的环节延伸至产品全生命周期,显著提高利润率。同时,服务型制造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具有高度定制化与知识密集型特征,难以被竞争对手低成本模仿,避免企业陷入同质化竞争与价格战。例如,三一重工通过“根云平台”对其售卖至全球客户工程机械的运行状态进行智能管理,提供远程诊断、预测性维护和备件供应等服务,客户设备利用率提高,维修成本降低,用户黏性与企业服务收入随之提升。

  其二,显著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服务型制造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通原料采购、产品生产、物流运输等各环节,整合产业链供应链资源,实现跨产业、跨产品、跨场景的供给侧贯通与全产业链运营流程优化。利益相关方由单纯的交易关系转向长期、稳定的深度合作关系,形成共生共荣的利益共同体。产业组织关系也由传统的静态链状模式向动态、灵活、稳定的拓扑结构转变,从而显著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在面对内外部冲击时的抗风险能力和恢复能力。例如,一些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制造业企业提供基于大数据的消费趋势指引,在订单峰值期间将订单自动分配至最优产线,提升产能错峰利用率,实现柔性生产。

  其三,利于营造创新生态。服务型制造业务边界的扩展,要求企业整合硬件、软件、数据、服务等多领域技术,倒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开展合作。此外,通过融通制造和服务的一揽子需求,企业与供应链合作伙伴、客户之间的资源和信息共享更加紧密。这不仅使得企业可整合上下游资源,共享信息、平台等创新要素,形成协同创新机制,创新成本与门槛大幅降低;也促使企业能够及时获得产业链上其他环节以及市场反馈,将需求作为产品迭代、服务更新的方向。例如,小米公司构建米家生态链,利用其在智能硬件和互联网服务方面的优势,为一系列专注于开发各类智能硬件产品的创新型初创公司提供品牌、市场、供应链、智能制造等方面的支持,降低了中小公司的创新门槛,促进了跨界合作。

  其四,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当商业模式由卖产品转向卖“产品+服务”时,出于降低成本提升利润考量,企业会设计更耐用且易于维修的产品,降低资源的消耗与碳排放。服务型制造企业还可提供定制化、智能化的生产服务,帮助企业提升生产计划和物料管理的精准性,优化生产流程,推动设备、技术等共享,减少原材料、能源消耗,提高生产资源利用率。

  在产业变革与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服务型制造正成为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我国服务型制造起步较晚,一些企业转型意愿与转型后发展水平不高。推动服务型制造的高质量发展,仍需久久为功。一是要加强政策支持。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设立专项资金等手段,支持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打造服务型制造示范标杆,鼓励示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开展合作,形成产业协同发展效应,推动产业链整体向服务型制造转型。二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5G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降低企业转型成本与门槛。推动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设备、数据、业务流程的互联互通,为服务型制造提供数据支撑和技术保障。三是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持续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培养跨制造技术、服务设计、数字化运营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

  • 相关阅读
  • 证监会: 紧盯“关键少数”和“看门人”

    人民网北京5月16日电 (记者黄盛)证监会日前公布了2024年执法情况——2024年,证监会依法从严查办证券期货违法案件739件,作出处罚决定592件、同比增长10%,处罚责任主体1327人(家)次、同比增长24%,市场禁入118人、同比增长15%;向...

    时间:05-16
  • 证监会:健全投资者保护长效机制

    人民网北京5月16日电 (记者黄盛)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证监会最重要的工作和核心任务,是资本市场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集中体现。 在5月15日证监会于北京举办的2025年“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

    时间:05-16
  • 金融赋能科技创新,这些“新物种”来了!

    延伸阅读: 科技部 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监管总局 中国证监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国务院国资委 关于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的通知...

    时间:05-16
  • 推进中小企业乘“数”而上

    原标题:推进中小企业乘“数”而上  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2,较3月份下降0.3点,在一季度大幅上升后小幅回落。当...

    时间:05-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