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世界最大化学链碳捕集装备系统、建成国内首个叶片加工无人车间及首条黑灯产线、创新国内首个绿色高效焊接数字化车间……近年来,国资央企一系列不同行业、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重大工程品牌,持续扩大着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业内人士表示,品牌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体现核心竞争力的有力名片。近年来,国资央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品牌管理水平,加速品牌国际化进程,在品牌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特别是在2022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组织实施中央企业品牌引领行动,并将其作为推动央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四个行动”之一。2024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在多个场合提出,提高中央企业核心竞争力,关键要在科技、效率、人才、品牌四个方面下更大功夫。其中,在加强品牌管理方面提出,要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国资央企接下来如何进一步提升品牌建设效能?东方电气集团董事、党组副书记张少峰表示,坚持打造以创新引领、品质可靠、高端智造、绿色低碳、诚信尽责等为核心要素的品牌价值,通过技术突破锻造核心竞争力,以严苛品质夯实市场信任,借数字转型重塑智造标杆,凭服务生态延伸价值链,用履责实践彰显央企使命,系统化构建起高端装备制造特色品牌生态。
据他介绍,东方电气发布了“6C”卓著品牌工作体系,系统阐释品牌理念、品牌架构及品牌家族,讲述“以精神力量引领品牌传承、以使命担当彰显品牌价值、以系统思维绘就品牌蓝图”的东方电气特色品牌建设之路。
随着品牌效能的提高,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汽轮机打造出国家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清洁高效透平动力装备高度定制敏捷智能工厂”,东方电气氢能全产业链应用技术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东方电机建成国家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基于数字孪生的清洁能源发电装备智能工厂”,实现了定制化产品的高柔性生产,推动大型离散发电装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打造世界一流品牌,是国资央企面向未来竞争的必然选择。央企可以加强顶层设计,将品牌贯穿到企业发展战略实施的各层面全过程。同时,加强市场研究,把握用户需求,不断培育对所处产业、品牌发展阶段与市场情况的预判能力,增强对市场与环境的适应性与感知力,提高品牌战略调整的前导性。